WFU

2023/12/09

《虎之霸》屹立於敵國的以色列教會我們何事?


作者:朱健豪 醫師



教孩子自己找答案,而不是直接給答案

以巴問題,彰顯出以色列的團結與強大。以色列和台灣一樣,在歷史上都曾於短時間內接納數量極眾的難民或移民,並努力讓他們融入整個社會裡。一樣面對著模糊與不確定,又缺乏天然資源,還有緊張的政治情勢,以色列卻能把自己打造成高科技王國。

同為處境危險的小國家,以色列是如何辦到的?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以色列人養育孩童的獨特方式。

傳統升學主義掛帥的台灣,父母總是希望孩子好好用功唸書,獲得優良文憑,最終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養家活口。這樣的安全牌固然有其優點,但對於需要創新產業的台灣來說,無疑是一項致命傷。讓我們學學以色列:他們不是告訴孩子們如何成為創業家,而是從小就培養他們成為創業家所需要的能力。

虎之霸精神的教育觀念

這樣的能力不是每天上課考試、又或是補習所能獲取的,以色列讓他們的小孩從廢物場的玩耍、玩火的自由,發揮實驗精神,從中培養觀察、假設並試誤,促進手眼協調,同時學習到人際互動與負責的重要性。

以色列人教育小孩的3大觀念:

1. 賦予責任自負,從小培養責任感

絕大部分的父母都不可能允許自己的小孩玩火,然而在以色列,他們的父母卻鼓勵小孩這麼做,藉由舉辦篝火節,讓孩子們自行決定,從場地挑選、材料準備與流程規劃,大人不會告訴小孩該做什麼、不能怎麼做。

經由這種玩火自由,除了學習到人際互動與活動籌備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傳達責任自負的觀念


2. 培養確切的不確定感


以色列時常面臨鄰近恐怖組織的威脅,面對充滿變數的生活環境,無論情況多遭,日子都還是得照常。

以色列孩子從小就培養了一種確切的不確定感:心理深知每天的生活可能一夕劇變,但也因此變得能適應多變的環境。


3. 獲取知識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有些父母過於保護自己的孩子,認為自己知道什麼是對孩子最好的,如此反而扼殺他們獨立自主的發展。在這樣的環境下,即使成年後,依舊活在他人的期待,總是被告知應該作些什麼,無法主動地思考,也沒能替自己設立目標並行動。


教會孩子一項技能,他們就只是學會一項技能;而以色列人鼓勵孩子培養學習技能的能力,他們就能自行探索並發展出對付未知領域的技能,以適應多變的未來。



後記

不同於我們接受到的填鴨式教育,以色列人認為沒有標準答案,答案仰賴他們從實際動手中去探索獲取。

在我們眼裡,責任是大人專屬的義務,然而以色列父母藉由賦予孩子們責任自負的自由,讓他們學習到負責的寶貴經驗。

面對國家局面的不確定性,以色列人不是選擇自身無助或逃避,而是充分利用這些威脅,視逆境為挑戰,全民極力發展經濟、科技與國防,人民積極主動地參與國家事務,替自己的家園做出實質上的貢獻。

我們的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總是告訴我們標準答案,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去記下這個告知的答案。然而以色列人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教育的重點不在於「知」本身,而是學習過程中的「體驗」。說白了,學習不在於知道了多少、考了幾分,在於如何獲取知識的過程,過程比結果重要。


教孩子自己找答案,而不是直接給答案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

2023/12/05

《巴勒斯坦之殤》從以巴的血淚,我們學到了什麼?


作者:朱健豪 醫師



趁台灣還有時間之前

2023.10.07,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對以色列發動慘無人道的恐怖攻擊,造成大量平民死傷。

兩者的戰爭早已不是第一次,以巴問題其實早在百年前,就已經悄悄開打。

早在上個世紀,以色列復國主義者,對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發起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他們鮮少擊發子彈,卻能逐漸的鯨吞蠶食,而缺乏遠見與團結的巴勒斯坦人,麻木不仁,待意識到之時,他們的家園早已被入侵者所佔據。


殖民主義者發動的入侵

同樣身處全球戰亂最可能爆發地區之一的我們,以巴問題提供我們一些不同角度的思考:

1. 以巴問題就巴方而言,本質是一場殖民戰爭

對於以巴問題,過往的西方主流敘事方式,也是我們常會接觸到的觀點:定調為兩個民族間的衝突。而部份巴勒斯坦激進組織,時不時地對以色列發動恐怖攻擊,導致兩者長期處在動亂狀態。

但要是離開主流西方呈現的視角,改以巴勒斯坦民族的視角解讀,這百年來的戰爭,可以視為一種殖民戰爭。

以色列復國主義者,在西方列強(英美)的支持下,挾帶經濟的影響力,計劃式的屯墾移民,逼迫巴勒斯坦人離開或削弱他們的聲量,有計劃的達成種族清洗,最終建立以猶太人為主的民族國家。

這一過程就如同15-19世紀列強在全球所施行的殖民主義一樣,無視於當地居民的不顧,以經濟甚至武力為手段,只為了滿足殖民者的私利。


2. 巴勒斯坦未能善用國際公眾輿論替自己發聲


在以巴問題上,以色列在國際上之所以能取得優勢,一方面與其經濟實力有關,另一方面也來自於國際社會對於二戰後猶太人遭遇的同情。

然而更有一部分原因在於,以色列積極地贏得國際上的形象,營造出一個再正常不過的民族國家,遭受到來自於非理性的穆斯林民族所威迫,如同我們熟悉隔壁惡鄰居常在做的大外宣。

更重要的是,以色列高層懂得察覺美國公眾輿論與政治運作手段,讓以色列得以獲得美方的支持或默許其行為。


3. 否定彼此民族存在的事實無助於合解


理性的人都能同意,要解決同一塊土地、不同的民族間的衝突,相互廝殺絕對是最為無知、糟糕且不負責任的方式;又或是以思想再教育為名、實際上是計劃性的種族清洗政策,一樣令人噁心憤怒。


唯有建立認同對方的存在,民族間的權利平等,尊重各自文化、歷史等差異的原則下,彼此坐下來討論解決衝突。



後記

縱然不盡相同,巴勒斯坦在國際的尷尬地位,與我們台灣有幾分相似之處,或許也值得我們思考借鏡之處:

1.中共為了鞏固統治地位,對其內部的少數民族施行種族滅絕政策,如在新疆採取了激烈手段。而最近的例子莫過於香港,利用各種手段打壓原本居地的住民,同時大量移入中國群眾,藉此期望消滅香港原有之文化、語言乃至住民。

這樣的政治手段,聽起來是不是挺熟悉的,「留島不留人」。

2.巴勒斯坦未能在國際上有效的發聲、獲取國際認同,一部分與以色列的政經影響力有關,但更有一部分來自於巴勒斯坦領導階級的分裂,未能團結一致地向國際社會傳達強而有力的訊息。

反觀我們台灣,縱然大家有著不同政治光譜,但對於國家主權與未來,若不能達成強而有力的共識,讓美國與國際社會認識到,我們一致捍衛自己民主自由生活方式的決心,自然也難以爭取國際認同,更讓中共獲得更大的介入空間。

烏克蘭之所以能獲得國際社會的大量支持,很大一部分向國際公眾展示人民團結一致,誓死抵抗入侵者的共識與決心,天助自助者。

3.中共不斷的強調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一部分,此舉如同激進派的以色列復國主義者,直接忽視長居於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否定他們在這片土地存在已久的事實,無視他們的文化、語言、歷史。

台灣在中華民國敗退、撤離到台灣之前,這片土地上早有各族的原住民以及中國沿岸各地移民,長期定居生活與此,縱然尚未形成一個獨立國家,但早已發展出專屬我們的台灣文化與歷史,這是無法否認或抹去的部分。

中共單方面的宣示與威嚇,除了顯示其傲慢無知,更是一種統戰言論,一種種族主義的表現。

如同以巴,中共持續對我們發動一場看不見的戰爭,身為弱勢的一方,要是我們持續陷入政治口水戰,在國家未來的議題上分裂、消極被動,命運或許也將如同加薩走廊的居民。趁還有時間之前,積極的讓台灣政黨與國際社會知道,為了捍衛我們自身的生活方式,我們已經準備好付出與犧牲了!


趁台灣還有時間之前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

2023/11/30

《過得還不錯的人生》快樂不等於幸福?


作者:朱健豪 醫師


幸福來自於探索生活的各種意義

只要常常感到快樂,我們或許就能過著幸福的人生了吧?但根據研究結果並非如此:讓人感到幸福的重要元素在於意義。

這樣看來,幸福未免過於沈重?


探索生活意義的5樣技巧

只要是人,都有追求意義的原始渴望。有意義不代表是一些難以企及的偉大成就,而是任何非常微小的感受,都能稱為意義。

社會對於功成名就的鼓吹,導致我們對於意義的理解產生了變質。我們誤以為的意義,應該是各種偉大目標所帶來的成果,可能是「他人期待我們的意義」,或是自己推敲別人覺得自己「應該怎麼做才有意義」。

意義是主觀的,有沒有意義,自己說了算。哪怕再微小的行為,只要自己能從中獲得滿足與成就,那就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獲得幸福,探索生活意義的5樣技巧:

1. 做喜歡但不一定擅長的工作

理想來說,要是自己擅長喜歡的工作,就在理想也不過了,但現實總是殘酷的。那麼喜歡與擅長,該怎麼選擇?

為了幸福,或許我們該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不過這也只是一個大方向。畢竟世界上充滿五花八門的工作,沒有實際投入,又怎麼會知道自己是否喜歡?擅長與否,大部分也是可以藉由經驗累積而克服。

當然時光有限,也必須兼顧生活開銷,我們可以抱持開放的心態,在一定的時空範圍內,嘗試不一樣的工作領域,實際探索自身對於職涯的喜好,而不只是自己憑空想像、又或是僅靠幾張紙上的職涯性向測驗。


2. 選擇自己想而不是應該變成什麼樣子


大部分的人都活在他人的期待之下,比起我想怎麼做,更多時候都是我應該怎麼做,也就是別人怎麼期待我,我就應該這麼做。但我們內心深處,都有個理想的自我,也是發自內心的渴望。

當我們努力縮減「現實的我」與「理想的我」之間的差距,帶著積極正向的心態,替自己帶來意義與喜悅;而當我們努力所減「現實的我」與「應該的我」之間的差距,往往是害怕犯錯的心態,只會獲得壓力與沮喪。


3. 不要比較


人類天生就愛比較,社群媒體的發達讓我們更是無所不比。比較是一種本能,藉由與他人的比較,來修正我們自身的行為已合乎群體。但消極比較容易讓我們產生兩種負面心態:自卑或自傲。


我們可以以積極正向的方式來做比較,「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見到他人優異的地方,可以試著欣賞、讚美,但同時也思考有無需要向對方看齊:或許對方的行為或成就值得讚嘆,但與我們人生的願景與目標吻合嗎?不然無異削足適履,徒增焦慮與壓力。


看到他人不適當的言行,也勿過度嘲諷,應該反思檢視,自己是否也曾有類似的行為?不該以他人更為糟糕的言行,作為自我逃避或放縱的藉口。



4. 相信關係的力量


一趟難忘的旅行,最關鍵的因素除了的旅途中的景物,我們旅伴更是影響了這段旅行的感受。


人生亦同,與我們最重要的人一起度過某些時光,即便沒有著非常好的物質條件,也能從中獲得關係的意義,令人倍感幸福。



5.用錢購買體驗而非裝飾品


關於有錢能不能讓人更幸福,一直爭論不休沒有定論。但研究顯示出,我們用錢的方式也會影響我們所感受到的幸福。


當我們花錢的初衷是為了擁有「物品」時,等待我們的只是稍縱即逝的快感,與隨之而來的空虛感;但要是花錢的初衷是為了獲得體驗,我們便能從中獲得大量的幸福感,並且存放在我們的回憶之中。


當我們購買的是一個體驗,這樣的體驗能為我們創造出故事,而這樣的故事不同於裝飾品,能為我們的生活更加增添色彩,別具意義。



後記

要如何找到自己的意義?意義並不是我們刻意追求就會浮現的東西,意義來自於實踐生活目標的過程中,從中體驗到的感受。

生活中的目標,引導我們邁向自己眼中的「理想我」,而不是他人眼中期待的「應該我」。不需要一些令人讚嘆的目標,經由逐一探索並實踐工作、人際關係與精神層面上的目標,用著自己的步調、踏實的體驗日常生活,意義便油然而生。

意義來自於身體的實踐,反覆的思考並不會產生實質的意義感。先行動後思考,縱然一開始會迷惘、沒有頭緒,但人生的意義,只能藉由親身行動,逐一摸索,不容他人置喙。不真正的做過,又哪能體會一件事情的意義?就像是拼拼圖,從那邊開始都可以,隨著拼上的數量增加,圖像也更加明朗。


幸福來自於探索生活的各種意義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

2023/11/24

《你該殺死那個胖子嗎?》(Would you kill the fat man?) 我們都是雙標仔?


作者:朱健豪 醫師


為了多數的幸福犧牲少數的權益?

一輛煞車失控的電車沿面狂飆而來,鐵路前方被綁著5名路人,要是我們什麼都不做,他們就會被失控的電車奪走性命。

要是我們切換鐵路的開關,電車會走向岔路,5個路人會因此獲救,但卻會撞上岔路上被綁住的胖子。

為了拯救5個路人,我們該殺死那個胖子嗎?

一般情況下,我們都認為傷害、甚至殺害他人是不對的。但有時犧牲極少數人的性命,以換取絕大多數人的生存,卻是可能被默許的。可以這麼說,我們的道德基準,是隨著情境而有所浮動改變。

所以,我們也可以為了群眾的利益,進而犧牲少數的權益囉?這個問題的答案,會不會我們所處的群體(群眾或少數)而有所不同?


道德哲學的3種思考

面對一項道德議題,作為旁觀者的我們,往往能義正嚴詞的說出一番見解。但要是某天自身成為道德議題的主角,在現實的各種變因影響下,直覺做出的選擇,我們很可能會打臉過往的自己。

當我們成為事件行為的主體時,道德基準不見得會與置身事外的我們一致,難怪現實社會總是一堆「雙標仔」,而我們總是難逃這樣的命運。


1. 義務論

主張義務論的哲學家認為,我們的道德意識,應該無論在何時都應該秉持同樣的原則。


2. 效益論


然而主張效益論的哲學家們,則傾向以結果為主,也就是以行為的結果作爲道德的指引,追求多數的利益為皈依。


3. 反思均衡


然而在現實之中,我們多半會採取一種折衷的方式,根據實際的情境下,做出道德上的調整,一種道德意識上的反思均衡。例如我們都知道不能說謊,但萬一說出實情可能會危害多數人時,我們便會做出道德上的修正:除非說實話會造成重大危害,否則不該說謊。



後記

多數的我們都已經習慣民主制度,藉由投票表決,少數服從多數的意識型態。

然而在涉及一些道德議題時,為了大眾的利益,我們是否依然可以如此理所當然?
就如同電車問題裡面的情境,犧牲身為少數的胖子?

道德是一種模糊的概念,不同於法則或定理,不具備嚴格的規範或定義,隨著時空、文化乃至個人背景有所不同。即便同一個人也可能因為不同情境,有著不同的道德標準。

現實生活遠比實驗室來得複雜,有許多必須考量、且不可避免的因素,影響我們的道德標準、並作出回應。

妥協,有時候成了一種選擇。但萬一我們不再是多數,而是變成了電車問題裡的胖子,我們還會覺得胖子該死嗎?


為了多數的幸福犧牲少數的權益?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

2023/11/19

《不當決策》(You're about to make terrible a mistake) 小心!你就要犯下大錯


作者:朱健豪 醫師


真心相信自己不知道所有答案

歷史上,因為領導者作出錯誤決策因而付出重大代價的情況並不罕見,例如本有機會低價收購Netflix股權的影視霸權,卻因為認知偏誤做出不當決策,如今幾乎淡出我們的視線之外,Blockbuster。

這些人並不是拙劣的領導者。這些人是一流領導者,甚至是偉大的領導者,只是他們做出可預測的三流決策。

當我們知道錯誤是什麼時,便可以設法努力避開錯誤;然而認知偏誤卻不是這麼一回事:我們很難意識到本身正陷入認知偏誤的陷阱;即便意識到少數偏誤,依然存在著許多會濳在會影響決策的偏誤;最後為了修正這些偏誤,我們願意付出多少代價?


優質決策3支柱

因此,與其積心處慮地設法避免個人認知偏誤,倒不如直接從改善組織的決策方法著手,關鍵在於合作+流程。藉由有效合作,有些人可以消除其他人的偏誤;透過優化流程,來降低團體迷思。

1. 對話

唯有透過對話,才能促成組織內的合作。組織內的對話不會自然發生,必須透過一些技巧來誘導其他人發言,讓彼此的真心話得以交流。

所有人渴望發表真心意見,前提是對話必須尊重、傾聽必須真誠,而不是表面上的作作樣子,各種虛假對話。


2. 歧異


對話本身並不足以降低偏誤,而是經由對話可以讓我們獲得異見。光是聽到他人提出的不同意見、甚至是挑戰的立場,就足以激發組織內成員去思考其他的可能性,有機會降低團體迷思的形成。

而歧異可以來自於內部,更可以來自於外部,請教適切外部人士的意見,有助於獲得更不一樣的異見。


3. 決策流程


如果一個組織的決策流程會妨礙對話與歧異的產生,那一切都是空談。


組織內僵硬、制式的決策流程,是扼殺對話與歧異的常見兇手。彈性具備靈活的決策流程,必要時適當的冒險,有助於獲得大量有益的想法,作為決策的思考。



後記

雖然本書旨在改善團體的決策品質,但作為個人依然有許多值得借鏡之處。

無論具備多少智慧或知識,只要是人,就存在偏誤,無論多麼謹慎的思考,最終依然可能做出不當的決策。

每當我們必須做出一些重大抉擇時,無論是自己多麼熟悉這樣議題、或是非常有自信的領域,永遠記得還是有無可避免偏誤存在。我們應設法與可能的利害關係人對話,並試圖獲得同溫層之外的異見。

當然,更要記得如果以上這些流程淪為形式,並不是真心想去獲得其他意見,那麼我們還是會犯下大錯。

成功的策略都不相同,失敗的策略都似曾相識。唯有真心相信自己不知道所有答案,才能降低偏誤,做出良好決策!


真心相信自己不知道所有答案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

2023/11/14

《AI未來賽局》(The big nine) AI對人類來說是場災難


作者:朱健豪 醫師




別讓少數科技寡頭定義我們的未來

我們與AI共存的未來會從失去對小事情的控制開始,今天認為理所當然的人性會不斷被侵蝕。

然而事情不一定要這麼發展,趁ㄧ切還來來得及之前。

當我們拱手讓出權力,讓AI為每個人做出決策,而這個系統又是由一小群人所設計的,這時候社會會發生什麼事?

人工智慧具備AI聚落的思想,它們會優先考慮創造者的價值觀、理想和世界觀。但是,它也開始發展出自己的思想。

然而,這些特定的科技巨頭正在開發代表我們所有人利益的自主決策系統。

透過挖掘與整理我們的資料、訓練機器學習演算法的系統和技術,以及優化效果,九大巨頭正大規模地輕推我們的選擇。

它以幾乎難以察覺的方式,漸漸在改變我們的價值觀。


AI發展的3個隱憂

由於AI的訓練模式與其複雜性,寓含了幾點值得我們深思的隱憂:

1. AI僅具備狹隘的價值觀

目前發展AI的巨頭來自於美國與中國。這些科技巨擘內的工作者都有著相似的學經歷、來自類似的家庭、文化,群體迷思作用下,讓他們彼此的價值觀更加極化。

AI的訓練過程中仰賴被餵養的內容,導致無形中AI培養出一套來自於它們創造者的狹隘價值觀。毫無疑問的,這套價值觀顯然無法套用在這世上的其他區域。


2. 科技巨頭的權力壟斷


隨著AI與雲端技術的發展,從個人、企業到政府機構,我們比以往都更加依賴這些數位科技。而這樣的依賴,也將間接導致科技寡頭們的權力膨脹。

當整個社會乃至地球都依賴著他們,我們怎麼又可能期待立法者能對這些科技巨頭有所作為。


3. 逐漸失去人性


我們生活,早已與各種便利的限制性領域AI變得密不可分,舉凡手機常用的便利APP都與之有關。而這其中乃是藉由犧牲一小部分的自主權,來換取更為便利的效益。


日後更為強大的通用AI或是超級AI問世,漸漸得人類把決定權交出,依靠AI幫我們做出決定。然而無論是開發者或是使用者,無從得知這一決策背後是如何運作,皆來自於AI的自我價值觀,而非每個具備著靈魂的人類。



4. 了解更多


一旦前3個步驟能順利達成目標,在26秒內引導讀者閱讀200字以內的文章,便是準備退場的時機。


藉由放置更多的資料來源,讓讀者充分感受到被尊重,既能在簡短的文字獲取必要資訊就此打住,抑或是能輕易的投入閱讀相關內容。



後記

即便不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我,每天也享受來自許多AI相關技術的便利,這也是我們無法抵抗的趨勢。

然而本書道出許多令人不安、而且也實際正在發生的隱憂:人們幾乎無條件的效忠科技巨頭。如果我們任由的這樣的趨勢發展,或許如同魔鬼終結者那一般的末日終將來臨,而我們卻找不到一位如同阿諾史瓦辛格這樣的救世主。

但身為地球公民的我們,任何議題都有個體所能發揮的空間。從今天起,我們該關心AI相關發展,不只是專注於科技巨頭,口沫橫飛地告訴我們AI的便利性。無論一項科技有多創新,我們應該把安全擺在優先地位。

在使用任何科技巨頭提供的便利服務時,花一點時間閱讀,以往3秒滑過、便無腦勾選同意的服務條款。了解一下他們如何運用我們寶貴的使用者資料,發現不對勁時,務必克制自己不去使用。也該花點時間思考,使用各種便利服務的必要性,以及可能對未來的影響。同時也盡可能地讓親朋好友意識到這麼做的重要性。

趁一切還沒太晚之前,起身去了解科技巨頭如何探掘並使用我們的資料,不讓他們定義我們的未來生活。


別讓少數科技寡頭定義我們的未來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

2023/11/09

《常識統計學》(Standard deviation)數據經常欺騙我們


作者:朱健豪 醫師




對於數據應當保持懷疑

人們用數據欺騙我們,我們也經常用數據欺騙自己。

我們生來便有以某種方式理解周圍世界的傾向——發現模式,並且編造出解釋這些模式的理論。我們低估了毫無理由的隨機事件生成幸運或不幸模式的容易程度。

即使能夠得到比較充足的資訊,我們也不會永遠留意數據的偏差和無相關性,或者科學研究的缺陷和誤導性。

現在,面對豐富的資料,研究人員通常不會花費太多的時間區分優質資料和垃圾,或者區分合理分析和垃圾科學。更糟糕的是,我們常常不假思索地認為,我們處理大量資料永遠不會出錯。


辨別數據的4個盲點

數據理想上是為了讓我們生活上有所指引,但無論是有心或無意的採納不恰當的數據,可能會讓我們付出慘痛的代價。

在相信任何數據前,以下4點是我們必須提醒自己的:

1. 我們容易受到模式引誘

人類天生擅長找出模式,一但找出數據背後的模式,我們便深信不已,開始緊盯著支持模式的數據,忽略任何相佐的證據。

當連勝時,我們更加確信自己觀察到的模式是正確的;但在連敗時,我們卻會找出一堆藉口,以便支撐自己的信仰,畢竟,我們相信這就是事實。


2. 忽略了幸存者偏差


絕大部分容易取得的數據,都屬於回朔性的資料。這樣的資料問題在於:看不到淘汰者發生了什麼事。

這樣的數據只能檢視過往,無從預測未來。不能從後視鏡向前看,但偏偏我們都都喜歡這樣做。


3. 充滿障眼法的圖表


視覺化的圖表可以清楚呈現數據要告訴我們的現象,但更可以混淆視聽、幾可亂真。


留意那些間隔不固定、缺乏0點或是兩個縱軸的圖像,對方很可能要欺騙你。



4. 神槍手謬誤


即便是一筆雜亂無章的數據,想要從中找到解釋的人,最終一定有辦法找到解釋。


假冒的神槍手會先射出一堆子彈,找出命中最多的位置再畫出目標,同時抹掉其餘彈孔。


同樣的,我們應該先提出理論,接著使用數據來驗證理論,就像真正的神槍手,先畫出目標再開槍。



後記

在這個講求數據的年代,我們被各種數據所淹沒,學會去懷疑各種提出的數據,跟如何運用數據一樣重要。

提出數據的一方無非是為了證明己身觀點,只要有心,任何人都能從亂數中找出一定模式,從而印證自身觀點。

為了避免被數據所誤導,看到任何數據時,務必試問自己:眼前呈現的數據遺漏了哪些部份?這些數據是否只能回推過往或是極為特定的情境,無法用預測未來或是生活其他場景?

同時也要自我警惕:從數據中發現理論不是新鮮事,唯有把理論放在其他數據內才能獲得驗證。

缺乏理論的資料僅是資料而已,缺乏資料的理論僅是理論而已。


對於數據應當保持懷疑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

2023/11/05

《聰明簡潔的溝通》(Smart brevity)26秒捕抓讀者眼球


作者:朱健豪 醫師




用更少時間分享更多價值

拜網際網路之賜,我們消化資訊的方式已經改頭換面,但是我們現在寫作和溝通的方式卻沒有什麼改變,所以人們才會分心、被資訊淹沒。

如果我們希望重要資訊能在數位世界裡被牢記不忘,需要徹底重新構思(還有重新包裝)傳遞資訊的方式。

大部分人只會掃視或跳過大部分你傳達的內容,因此,你的字字句句都要擲地有聲。

該做的是用直接、內容有幫助、節省閱讀時間的文字,讓你的寫作更有靈魂、更切題。不要省略重要事實或細膩處,不要過度簡化,也不要流俗。


聰明簡潔溝通4核心

大部分人都是先構思他們想要說什麼,然後用含糊不清的文字、長篇大論的告誡以及漫無重點的離題話,掩蓋掉他們想要說的東西。

4個步驟的簡潔溝通法,讓我們用更少時間分享更多價值:

1. 強大的引子(主旨)

根據研究顯示,現代讀者決定要不要研讀一篇文章的時間僅有17毫秒,這意味著要是不能藉由強而有力的標題(引子),我們花費無數精力撰寫的內容將沒人收看。

要立下強大的引子,先從不要開始:不要太多字、賣弄詞彙或搞神秘。並嘗試拋棄傳統的被動式用語,改以主動式的字句抓著讀者目光。


2. 有力的導言(開場)


強大的引子捕抓讀者的目光後,下一步立馬開門見山地講出重點:唯一想要讓讀者記住的內容。

試著精簡再精簡,以一句話直截了當的開場,試問這要是讀者唯一能看到的東西,這正是自己要他們記住的東西嗎?


3. 為什麼重要


在導言告知讀者我們想要讓他們記住的東西後,接著必須把這個東西或想法,放在一個可以消化的脈絡之中,告訴他們再怎麼去思考,就像是引導讀者的指標。


點題後的內容不該是換句話說,必須是直接的陳述句,用以增添觀點,強化開場的導言內容。



4. 了解更多


一旦前3個步驟能順利達成目標,在26秒內引導讀者閱讀200字以內的文章,便是準備退場的時機。


藉由放置更多的資料來源,讓讀者充分感受到被尊重,既能在簡短的文字獲取必要資訊就此打住,抑或是能輕易的投入閱讀相關內容。



後記

網路的普及撤底改變我們吸收資訊的方式,要是我們溝通與表達的方式,依舊停留在上一個世代的觀念,將難以找到觀眾。

將自己精心烹調的美食盛裝在狗碗內,聽起來很荒謬,但這確實是我們平常溝通所做的事:用著多餘且含糊不清的文字來掩蓋打算表達的目標。

這一年多來自己似乎也是陷入這樣的狀況,過於珍惜自己的每個想法,導致大量的文字掩蓋了中心思想,也難怪好是更好的敵人。less is more,老子曰:大道至簡,設法讓複雜的想法與觀念轉化爲簡單,一直是人類社會不變的真理,在這個資訊爆發的年代更為重要,才能讓自己的聲音突破重重砸雜訊,被他人所聽見。


用更少時間分享更多價值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

2023/10/31

《打造第二大腦》(Buildig a secod brain)CODE4步驟打造人生管理系統


作者:朱健豪 醫師




自己經常生活中經常遭遇一個現象:滑手機時看到一篇不錯的文章或資訊,可能來自於社群平台、影音平台或是部落格,順手的就加到書籤、待閱清單或是播放清單。等到某生活上遇到問題,隱約記得在哪看過問題的情境與處理方式,但卻怎麼找也找不到相關資料的存放位置。

甚至有時候往往等到自己好不容易處理完某件專案,才偶然發現自己電腦或手機存放著可以提取並加速完成專案的內容,但礙於沒有良好的知識管理系統因而找不到可用內容,自己默默地「重新發明輪子」。

是時候該改變這現象了。

本書談什麼?


氾濫的資訊常使我們坐立不安,而非賦予我們能力。資訊超載(Information Overload)已變得令人精疲力竭,它耗費掉我們的大腦資源,更讓我們始終處於焦慮狀態,總是掛慮會遺漏訊息而憂心忡忡。儘管我們可取用一切有益於擴展思維的想法,我們的專注力品質卻江河日下。

某些的確和當下休戚相關,而多數則要等到未來某個時間點才會變得有意義,多數時候我們只是「資訊囤積者」(information hoarders),雖然儲存了數不勝數的立意良好的數位內容,最終卻只是徒增焦慮和煩惱。

為了善用珍貴的知識,我們需要一種方法來打包這些資產,好寄送給未來的自己。我們無法僅憑「運用大腦」來儲存所有知識,理當把這個工作外包給智慧型機器。

建立第二大腦,替自己打造專屬的口袋圖書館。





CODE4步驟打造人生管理系統


1. 獲取(Capture)儲存引發共鳴的資訊
只把激發共鳴的資訊保存在你信任且可掌控的地方,並且忽略其餘的資訊。

我們每日經由網路,接觸了非常海量的資訊,深怕遺漏了什麼,卻很少深思這些資訊的未來可用性,導致無形中成了數位囤積者。雜亂無章的囤積各類資訊,只會讓自己耗費了寶貴的時間與精力,而未來的我們更找不到可用的資訊。

我們不該擔心資訊不足而無法行動,而是過多的資訊讓人動彈不得。因此,打造第二大腦的第一步,就是設下獲取資訊的濾網,只讓特定的資訊進入專屬的知識系統網內。

可以藉由幾個問題,來幫助自己篩選出該獲取的資訊:

(1)是否對自己有啟發?

(2)是否派得上用場?

(3)是否與自己息息相關?

(4)是否令自己意想不到?

簡單說來,就是自問這一則資訊是否引起自己的共鳴。一些看似有用但卻無法引起我們強烈共鳴的資訊,代表對我們來說早已是認知內的資訊。既然是我們腦內早已認知的資訊,又何需花心思做出筆記。最該進入我們第二大腦的,是那些能增進自己身心的有益資訊。

獲取資訊的概念,類似GTD(Gettig things done)的捕抓(同樣都是capture),把待辦事項或是資訊,暫時捕捉到收件箱(Inbbox),讓大腦暫時卸載得宜釋出更多記憶體,同時釋放更多專注力。


2. 組織(Organize)著眼可操作性

以資訊的用途去向而非分類來源決定資訊的歸檔位置。


把獲取的資訊放入收件箱後,下一步便是定期清空收件箱,替每個資訊找到專屬的資料夾。

一般我們都習慣將資訊以類別做分類,或是資訊的來源做分類,這麼做的好處顯而易見,但也導致後續資訊尋找的困難,更讓資訊無法互相連結,失去激發創意的潛能。

為了讓獲取的資訊發會最大效果,利用資訊的可操作性來劃分,也就是能發揮功能的地方,而且越快發揮越好,將獲取的資訊以「去向」而非「來源」歸檔。

善用PARA系統來組織資訊,建構第二大腦的核心資訊庫。當我們要把一筆位在收件箱的資訊做歸檔時,逐一的從(1)到(4)評估以決定最好的存放位置:

(1)專案(Project):專案顧名思義是當前的工作,具有時效性,且結束時具備明確的驗收目標,例如今年秋季的周年慶行銷活動。專案有可能是職場上,也可能是專屬自己的私人專案。專案屬於我們優先該完成的任務,因此我們在歸檔任何資訊時,應該先確認這筆資訊對目前任何專案是否有益。

(2)領域(Area):領域不同於專案,沒有明確時效性,是屬於我們個人日常感興趣的領域範疇,無論是否達成目標,都會有我們想維持的結果,例如健康維持、財務維護。雖然不具迫切性,但長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領域擺在資訊歸檔的第二順位。

(3)資源(Resource):顧名思義就是現階段對我們沒幫助,也就是不適用時目前的專案與領域,但可預期未來能為我們創造價值的資訊。許多的資訊大多是屬於此類。

(4)檔案庫(Archive):存放已完成或暫時擱置的事物,待日後遇到類似的任務專案,我們就能直接參考甚至引用已完成的專案檔案,不用從零開始。

從以上可以了解PARA系統與其說是檔案系統,更像是一套生產系統,目的是讓每則資訊盡快找到可發揮的地方。即便短期對我們毫無助益,但藉由這樣的組織,能讓我們在未來資訊的取用上更為便利。此外,隨著我們人生的增長,PARA系統也可以隨著我們做出改變與成長。


3. 萃取(Distill)找出精髓

如果筆記內容過長而使得未來的你卻步,那麼這些筆記將毫無用處。


而當我們把合適保存的資訊,藉由PARA系統做歸檔後,下一步就是要設法萃取這些資訊,找出精華,將資訊去蕪存菁。

在學習新知時,我們會嘗試做筆記,但由於懼怕資訊遺漏,導致做出來的筆記幾乎是原封不動複製整段資訊。 隨著筆記的增長,待日後我們要重新檢視內容時,幾乎要從頭閱讀,失去了當初做筆記的意義。因此,要讓筆記發輝最大價值,必須達到精簡短,讓未來的自己願意買單。

藉由4個步驟,來萃取出資訊中的精華,做出對未來有用的筆記。累進式摘要的4個步驟:

(1)筆記摘錄:摘錄最引起自己共鳴的片段,同時務必保留原文來源以供日後尋找相關細節。

(2)粗體字要點:把先前筆記摘錄的片段以粗體字表示重點。

(3)重中之重:當摘錄的筆記重點繁多或是具備價值時,可以再為筆記加上螢光筆表示重點中的重點。

(4)執行摘要:少數深具價值的筆記,值得我們執行最後一步的摘要。為這則筆記,以自己的口吻寫出摘要,這麼做的好處除了可以加深記憶外,有別於摘錄內容生硬的字詞,自己理解完寫下的摘要,可以讓日後複習時更快進入狀況。

進行摘要時,許多人依然容易掉入做筆記的3個陷阱:

(1)重點過多:整本書都畫上螢光筆時,就沒有所謂的重點。筆記應該是少即是多(less is more),每個精萃完後的內容應該是上個步驟的10-20%。

(2)漫無目的的強調事情:我們經常沒有帶著特定目的去做筆記,導致為了做筆記而做筆記。筆記的目的就是要為我們創造價值,因此做筆記時務必先思考這則筆記對自己用途何在。

(3)把標記重點過度複雜化:避免鑽牛角尖,非得把每個文字進一步作出解釋、分析。筆記應該是一套可以輔助我們生活的系統,試著直覺找出有趣或深具共鳴做出摘要。


4. 表達(Express)秀出你的成果

唯有實際運用才能使資訊成為個人化、具體化和經過驗證的知識。


要讓一則資訊與知識發揮價值,在經過獲取、組織與萃取後,最終必須表達出來,也就是展現結果。時間與精力是每個人最寶貴的貨幣,我們必須投入於創造成果,而非只是盲目地在消費並囤積資訊。

面臨新任務或專案時,可以選擇從零開始,但更好的方式是從第二大腦現有的資料中,找尋可用的相關資訊,要打造一台車,並不意味著必須重新發明輪子,僅需從倉庫中找到現成的輪子來使用。

存在於資料夾中的東西,可能是一個完整的成果,但更多的是中間產物,都是我們花了寶貴時間與專注力所創造而出,不該僅是一次性地被使用。這些中間產物可能是摘錄的筆記、專案的半成品或是暫時未被採納的想法,都可以成為未來其他任務的元素,不斷的被重覆使用。就像是我們玩具盒中的每塊樂高積木,能被我們重覆的拆解與組合,創造出不同的新成品。

這邊要注意的是,我們習慣讓成品接近完整時才展現成果,這麼做會導致失去了許多獲取意見以及改善的空間。資訊永遠不會有完備的一天,我們應該要及早著手創造,產生一些中間產物時隨即展現結果,才能立即獲得回饋並修正,讓最終成果得已更上一層樓。



後記


原來大多數的我們都以不適當的方式使用大腦:單憑大腦就想記住每件事情,然後試著從回憶中腦力激盪,以為創意就會突然蹦了出來。

或許有人會說,生活不需要那麼多的創意也活得下去。但無可否認的是,我們面對的資訊量前所未,同時AI也預期在不久的將來,會取代大量非創意性的工作,如何具備眾人與AI缺乏的創意,就顯得非常重要。

創意不會憑空發生,仰賴的是將各種看似平凡無奇的事物,用不一樣的角度讓彼此連結。要能達到這樣的連結,必須借助一套可靠的系統,存放著自己消化過的資訊,讓大腦得以卸載,騰出專注力,更容易找出事物間不一樣的連結,激發創意。

不同於工業革命的世代,身處資訊革命年代的我們,不再付出大量的勞力,取而代之的是眾多的知識與技能,用於完成職場上的任務,生活上的各面相亦同,嚴格來說每個人都是屬於知識工作者。

其實自己以往吸收新知的方式,都過於自信,想說憑著看過就能記憶在大腦之中。但日後遇到問題,需要學取過的知識來化解問題時,往往都是「好像在哪看過」,到頭來還是得花時間尋找、重新閱讀、理解;又或是剛好有稍微整理,但分散於各個資料夾、平台或APP,光是找到這些資料或知識,已經費勁了大把時間,甚至礙於重點過多,又得再次重新理解。簡單來說,自己就是不斷的消耗寶貴時間與專注力,不斷的去重新「發明輪子」,要是能藉由一套可靠的系統,讓接觸資訊的檔下就妥善處理,無疑可以替自己傑勝無數的時間與專注力。

第二大腦系統,雖然主要目標是打造個人的知識管理庫,但我認為更像是一種人生的管理系統。我們每日生活面臨無數的任務、抉擇與挑戰,這些都需要大量的知識作為後盾。然而我們某天都只有24小時、大腦的專注度有限,因此如何去在有限的時間與專注力下,去獲得大量對自己有益的資訊與知識,是一個急需改善的困境。

打造第二大腦作為可靠的系統,讓我們善用寶貴的時間與專注力,保存對自己是重要的資訊與知識,去除不必要的過多雜訊,並將它們適當的組織歸檔,日後才能反覆使用,讓過往耗費掉的時間,能夠發會最大價值,我們也才更有餘裕去創造新點子。



大腦是用來創造內容而非儲存資訊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

2023/10/27

《被討厭的勇氣》3觀念邁人生自由


作者:朱健豪 醫師




每個人,生命中都渴望著自由,無論是財富的自由、居住的自由、言論的自由等等。

但現實的種種,尤其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們為了獲取他人認可、不讓他人失望或甚至懼怕他人討厭自己,漸漸的失去了生活的自由,過著不屬於自己的生活。

那麼,我們該抱持何種觀念,才能找尋屬於自己的人生自由?

本書談什麼?


沒有一個人是住在客觀的世界裡,我們都居住在一個各自賦予其意義的主觀世界,「我們如何看待事物」的這種主觀就是一切,而且是讓人無從逃避的。

所以,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在於你是什麼樣子。好像你正透過太陽眼鏡在看這個世界,當然會覺得看到的一切都很昏暗。既然如此,你可以不用感嘆這個世界有多黑暗,只要摘下太陽眼鏡就行了。

人之所以不幸,並不是過去或環境造成的,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只是「勇氣」不夠而已。換句話說,就是缺乏「變得幸福的勇氣」。當我們打算改變生活型態時,這對我們的「勇氣」是一大考驗。是要選擇改變、面對「不安」?還是保持原狀、繼續和「不滿」糾纏不清?


答案,不是由誰來告訴你,應該自己親手去找才對。




3觀念培養被討厭的勇氣


1. 割捨別人的課題
「不讓人討厭」或許是我的課題,但「要不要討厭我」就是別人的課題了。

大多數的人都陷入了追求他人認同的生活觀。過度尋求他人認同、在意他人評價,最終過著屬於他人的人生。我們也經常有意無意的介入、干涉他人生活,某方面來說,也是一種自私、不自由的表現。

追求自由的幸福,以課題分離起點,也是改善人際關係煩惱的第一步,不再介入或背負他人的課題,放下重擔解放自我。

所謂的課題分離,指的是眼前有一問題或情況,我們必須去區分這是屬於誰的課題?根據果由誰來承擔,可以清楚的劃分這是屬於誰的課題,越是關係親密,越該學會課題分離。例如父母大都會心想為了孩子好,希望、甚至逼迫孩子用功唸書,然而用不用功唸書,這是屬於孩子個人的課題。

我們可以將馬牽到河邊,卻不能強迫它喝水。能改變自己的,只有自己。我們必須意識到,每個個體不是為了滿足自己期待而活,如同我們也不該為了滿足他人期待而活。

學會不介入他人課題後,才有心力回歸自己的人生,走向一條自己決定出來的道路,這麽做或許會遭來他人的質疑與批判,但他人要如何看待我們的選擇,這也是他人的課題,與我們想要怎麼做決定無關。

我們總會以為人際關係的關鍵掌握在其他因素,然而課題分離的觀念讓我們清楚知道,別人對我們自身的看法是別人的課題,自己的課題是選擇邁向符合自我價值的天空,抑或是深陷他人認同所錮禁的牢籠。


2. 貢獻他人的社會意識

勇於面對現實,接受隨之而來的痛苦,驅策自己朝目標邁進。


改善人際關係的起點是課題分離,而終點則是以社會意識來作為最終目的地。

所謂社會意識,我們每個個體可以分屬無數不同大小的社會,你、我,構成了最小的社會單位。在社會之中,我們不該把他人視作敵人,嘗試以夥伴的觀點,貢獻自我價值,並從中主動找尋自己的安身立命之處。

那該如何與他人成為夥伴關係?建構人際關係時,我們容易自然地演變為縱向關係,也就是帶有上下層級的人際關係。介入他人課題,就是一種常見的縱向關係,其中隱喻著自認比他人優秀,所以介入他人的課題;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給予他人稱讚,可能也隱藏著縱向關係的觀念:我們在稱讚時,可能是在試圖操控能力比自己差的對象。簡單來說,責罰或讚美,就像挑選鞭子或糖,目的都是為了操控他人。

要是連稱讚都可能構成縱向關係,那該如何有效地建立橫向關係?試著理解每個個體都不同,卻是平等的。以鼓勵、援助的方式,大方真誠地表示感謝、喜悅之情。例如前面提到父母擔憂小孩不用功的課題,課題分離不代表父母什麼都不能做,而是試著意識到小孩並非能力不足,只是缺乏面對課題的勇氣,並從中鼓勵、援助小孩,這才是屬於父母合適的課題。

讚許之詞帶有評價的意味,然而藉由鼓勵、感激,能讓他人看到自身為他人作出的貢獻,也不帶有主從、上下的價值批判觀點,建構對等的橫向關係。


3. 接納自我活在當下

願意極度開放,是因為自己真的擔心可能遺漏最好的選擇。


為了養成社會意識,我們必續與他人建立夥伴關係,也就是必須信任他人,才能付出,真正的為他人貢獻自我價值。然而,要做到這點,對許多人來說會產生一個相當大的阻礙:自我懷疑,擔心自己能力不足。

因此,為了實現社會意識的目標,除了信任他人、貢獻他人,還必須要接納自我。比起肯定自我,接納自我更強調的是接受已發生的現實、無能為力的自己,並再著手努力改善或預防,不是一昧的肯定自己、找藉口欺騙自己。

在接納自己的前提下,就有勇氣接受「平凡」的自己。我們總是把平凡歸類在負面詞彙,那只是因為習慣把平凡與無能劃上等號,平凡不等於能力不足,而是沒有必要誇耀優越性。

體認到這樣的概念,我們才能拋開「人生就是要規劃出遠大的目標」這樣的包袱,人生從來不是一條線,而是無數個剎那構成的點。

當我們擅自決定不做出改變,人生看起來當然像一條線;唯有當我們意識到過去的事與當下無關,未來的事也不是當下該考慮的問題,人生的關鍵在於此時、此刻,才能替人生增添真正的意義。

過程中,一定會有人討厭自己,但那是屬於他人的課題,接納自己、信任他人、貢獻他人來達成社會意識,拿出被他人討厭的勇氣,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自由。



後記

阿德勒心理學的基本概念之一,所有人類的煩惱都必定有他人的介入,也就是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雖然聽起來有點過於武斷,但在反覆思索後,確實深具洞見。

如同許多人一樣,自己的生活也是不斷的尋求認同,另一半對關係的認同、患者對於自身專業能力的認同、晚輩對於教學能力的認同,只要有人的地方,不自覺的就會想從中獲取認同。還記得當初在專科受訓時期,常常需要揣摩如何才能獲得師長們的認同,也常因為他人的流言蜚語感到自卑。我們都渴望被認同,害怕被討厭。

往往是這樣的認同需求,讓每個人背負了許多不必要重擔,壓到自己喘不過氣,把自己搞到精疲力竭,卻是為了過著屬於他人認同的人生,真是諷刺極了。這麼做,最終沒有贏家,更是一種自私的表現,我們只想著別人怎麼看自己,總是以自己為中心,壓根沒想到怎麼做才可以真正幫助到他人、貢獻他人。

我們都渴望自由、衷心希望過著有意義的人生,但來自於人際間的煩腦,讓每個人過著拘束、看不到屬於自己意義的人生。不過,課題分離是一個棒的起始點,雖然實際上執行起來困難重重,但若我們想改變自己的人生,就必須拿出面對改變的勇氣,也必須具備被他人討厭的勇氣。

別人要不要討厭我們,那是他們的課題,自己要不要拿出偎他人討厭、改變現狀的勇氣,這是專屬於自己的課題。

被人討厭,是行使自由的標記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

2023/10/16

《你問對問題了嗎?》(What's your problem?)3步驟處理對的問題


作者:朱健豪 醫師





只要每天一睜開眼睛,就得做出各種大小的抉擇。說穿了,生活就是不斷的遭遇並處理問題。

我們都知道處理問題的重要性,但卻鮮少人反思,這個問題值得處理嗎?問題是真的還是另有其他樣貌?

會不會我們的生活,其實都揮霍在處理錯誤的問題上?


本書談什麼?

為了解決錯誤的問題,已經讓我們浪費多少時間、金錢、精力、甚至生命。

面對困難問題時,先別急著找解決方案。我們該做的是把注意力放到問題本身,不僅要分析問題,更要改變思考問題的方式。

改變看待問題的方式(也就是重組問題框架),可以幫讓我們避免去處理「錯誤」的問題、找到創新的解決方案與做出更好的決定。



3步驟處理對的問題


1. 為問題建立框架
我們現在要解決什麼問題?

著手重組問題框架前,必須先確認目前問題的框架。唯有建立出現有框架,我們才能跳脫框架並重組問題。

生活之中面臨的問題,經常屬於以下3者之1 :

(1)說不清楚、講不明白的痛點:釐清問題出在哪裡前,卻已經明確感受到問題(也就是痛點)的存在。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容易急著找出解決方案,導致病急亂投醫的現象。

(2)完全不知道要如何實現的目標:知道問題所在,但對於如何實現卻是一片迷茫。在這樣的情況下,必須想出新點子,而不是緊抓著過往的經驗。

(3)有人莫明迷戀特定解決方案:有時我們會對某個想法迷戀不已,「我要做這個!」,但卻沒有證據顯示這樣做能改善現實的任何問題,也就是「先有方案,再找問題」。

實際上要建立現有問題的框架,我們可以先寫下對於問題的陳述、列出問題相關的利害關係人,根據寫下的內容,自問以下幾個問題:

(1)問題的陳述是否為真?
我們怎麼知道問題是真的?事情有沒有可能不是這樣?

(2)問題框架本身是否自我設限?
目前問題框架本身會不會太狹隘?我們是否對於解決方案添加不必要的限制?

(3)問題框架是否預設某種解決方案?
許多人在提問時已預設特定解決方案

(4)問題夠清楚嗎?
許多時候我們容易把目標寫成問題的模樣,卻沒有點出問題所在

(5)目前認定問題出在誰身上?
觀察我、我們、他們等字眼可以看出當事人看待問題的角度

(6)問題陳述是否帶有強烈情感?
帶有強烈情緒字眼的問題陳述,已經偏離了事實與邏輯

(7)是否帶有錯誤的妥協?
只有幾個選項可選,會讓人產生已經全面通盤的考量、更自由的選擇的錯覺,然而事實上還有更多更好的選擇



2. 重組問題框架

對於這個問題,有沒有什麼不同的觀點?


建立問題框架後,我們可以藉著5步驟來重組問題框架:

(1)跳出框架:
我們在建立問題框架的過程中,往往是仰賴潛意識的運作,不會意識到自己難以看到問題的全貌。

我們必須跳脫自己的專業。以免不熟悉的問題都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處理,當錘子已經明顯沒用了,我們就不該繼續釘下去。

檢視更早發生了什麼事。避免把問題的觀察拘限在狹隘的時空中。

尋找隱藏因素。只因兩件事情一起發生,我們就解讀為因果關係,完全忘了還有其他因素的存在。

尋找情境中不明顯的面向,是否有自己忽略的人事物、動機、情緒等


(2)重新思考目標:
面臨問題與困境時,我們會直覺的思考如何突破眼前阻礙,而不是去思考這樣的目標值得追尋嗎?有沒有更好的目標?

看清楚更高層次的目標。我們在追求一個目標時,經常不只有單一目的。也就是必須仔細思考眼前目標,背後隱含不同層次的真實目標。

挑戰目前的邏輯。我們以為,總是能以客觀且具邏輯的方式看待問題,但事實上這些「客觀」都很可能帶著假設,用著不同價值觀的假設看待問題。這需要外人的提醒以打破假設,讓我們更接近事實。

思考有沒有其他方式能達成那些重要目標。思考過後,釐清可能假設與更高層次的目標,試著思考有沒有達成目標的其他方式。

再明顯的目標,也要提出質疑。即便某些看起來再好的目標,我們也該思考放在大局之中是否依然適用。這類明顯不過的目標,最容易把人引入歧途。

子目標也同樣需要檢視。無論怎樣的目標,都必須找出假設並提出質疑,才能確保自己處理正確的問題。

(3)檢視亮點:
所謂亮點,是指存在於問題中的「正向例外」,也就是在某些情況下,問題沒有那麼嚴重或消失的例外,這樣的亮點也可能隱藏著解決方案。

是否曾解決過類問題。試著從平凡但並非特例中尋找亮點,回想過往是否有類似的問題但卻依然感到輕鬆自在,甚至有著特別順利迎刃而解的情境,也可能藏著亮點。

誰是群體中的異數或是還有誰會處理類似問題。認識的人之中有誰處理過或解決過類似的問題。

能否把問題公告周知。把問題公開,離開同溫層獲得集思廣益的機會,能讓問題的亮點會更顯而易見。

(4)照照鏡子:
我們很難看清自己,更別說要去承認在問題中的責任或角色。因此在分析問題時,必須暫時拋開自尊,照照鏡子,檢視自己在問題之中所扮演的角色。

探討自己在其中的貢獻。問題通常不會只來自單一因素,人人都有責。把問題視作一個系統,找出自己在這之中的「貢獻」而非責任,這樣的態度有助於找尋問題點以突破改進,而非著眼於「咎責」。

把問題規模縮小到「我」的層級。我們很習慣把問題拉到很複雜的層級,造成疏離感,讓自己與問題築起一道高牆,這麼做無疑是鼓勵自己逃避問題。試著把問題縮小到個人層級,再大的問題,我們總能試著做些什麼小事。

全面了解自己。對於自己,我們通常是一知半解,熟悉內在認知的自我,但對於外在察覺的自我卻十分陌生,也就是不熟悉他人看我們的樣子,權力越高者這種現象越是明顯。試著獲取組織內部中立人士、甚至外部人士來增加外在自我察覺,找尋另一部分的自己。

(5)以他人觀點思考:
在思考完自身對問題的貢獻後,更要針對在「建立問題框架步驟」時列出的利害關係人,以他們的角度思考。這邊的思考有別於同理心,是以觀點取替的方式,不是只有考慮到當下他人對於問題相關的情感,更包含了他人的背景脈絡與世界觀。

記得真的要去實行。執行觀點取替最常犯的錯是沒有去實行,往往還是以自己的觀點出發思考。

放下自己的情緒。人經常受到情緒而做出不理性的行為,真正實行觀點取替的第一步,是放下自己的情緒,才能有機會去思考他人的觀點。

尋找合理解釋。我們的情緒常是因為被他人看似不合理、愚蠢或粗暴言行所激起。但以觀點取替的角度來說,我們必須積極地找尋每個言行背後的合理解釋,大部分的人都是「心存善念」想要做好事,只是礙於個人相異的世界觀與情境脈絡,才做出我們看似不裡的言行。


3. 前進

問題解決專家會設法證明這個框架有問題。


大費周章的重組問題框架後,許多人就會急切的開始擬定並測試解決方案。然而,要是急著測試解決方案,反而容易把我們帶往另一方向,忽略了問題本身是否合理。重組問題框架後,擬定與測試解決方案前,我們必須測試問題,設法證明目前的問題框架是否有誤。

向利害關係人描述這項問題。驗證問題框架最符合效益成本的方式,就是把問題描述給相關人士聽,目的不是說服他們,而是觀察這樣的問題框架能否引起他們的共鳴,聚焦在他人想解決的問題,而不是自己想出的框架。

尋求外部人士協助。無論再怎麼小心,我們還是很容易帶著預設立場去重組問題框架,而當身處同溫層時,這樣的困境就更難突破。此外,藉由外部人士的意見,也有機會發現雖然問題框架大致正確,卻從中發現其他細節或亮點,讓問題框架能獲得更好的修正。

設計實地測試。驗證問題時,除了要確認問題是否實際,更是要確認問題的重要性、是否值得處理,讓利害關人是真心想要解決這個問題。許多人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問題、或是想要的是什麼,因此在問題驗證的設計上,要盡可能地讓利害關係人可以吐露真心答案。



後記

自己在遭遇問題時,除非問題看似過於複雜或令人厭惡,都會非常直覺地想要馬上得出解決方案,就像拿到測驗卷立馬套入公式並寫上答案。

然而生活與考試不同,並不從存在著標準答案,但我們依然會因為各自的知識與價值觀的差異,無形中為問題裝上了框架。一但我們自認這就是問題所在,自然也會採取相對的解決方案,往往最後才發現成果不如預期,甚至根本浪費了寶貴時間,處理不重要或根本存在的問題。

作為醫師,如同許多專業工作者,每天的日常就是協助病患處理問題。有時候,患者的感覺到的問題,跟我看到的問題,可能有著極大的出入。身為醫師,有必要告知專業客觀上的發現,但更為重要的,也要試著跳出專業框架、試著以他人的觀點思考,探究患者主觀的問題點,找出更好的問題,達到醫病雙贏。

作為人類,我們具備理性思考的能力。但出於祖先、演化遺留下來的爬蟲腦部分,也容易受到強烈情感的驅使,誤把我們看到的問題信以為真,忘了要先退一步冷靜的邏輯思考。所謂生活中的問題,其實都是一件件事實,只是依據套用濾鏡的不同,導致每個人看到的都不同,也就是問題的框架有所不同。

無論是自己或是他人提出一個問題時,在埋頭鑽研解決方案前,不妨先不退一步,質疑這個問題,嘗試重組問題框架,藉機找出更好的問題,才有機會得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改變看待問題的方式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

2023/10/06

《調校心態》(The high 5 haits)3個突破困境的擊掌精神


作者:朱健豪 醫師



生活總是充滿各種狗屁倒灶的人事物,我們被迫壓抑情緒,無時無刻都顧忌他人眼光,迎合他人,人生似乎變成一齣與自身關的舞台劇。

這樣扭曲的心態,只會讓自己的人生掉入泥澇,越陷越深。

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調整心態,跟自己擊掌!

本書談什麼?


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就會如何看待世界。

當我們可以優先讚美自己,幫別人歡呼、加油時,就會更響亮,朋友、同事、家人、鄰居和伴侶,都會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不先為自己付出,就不可能真的為別人付出。


基於某些預設的想法,以致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很負面,跟自己的關係始終惡劣、無法支持自己,所以我們要改變的是這些預設想法。


自我擊掌不是被動的口頭讚美,而是主動的肯定,當我們跟自己擊掌,是在向大腦證明「我是會幫自己加油喝采的人。


鼓勵自己的時候到了,因為我們當之無愧,也因為我們需要。




3個突破困境的擊掌精神


1. 把嫉妒變為優勢
在我們展開行動的那一秒,妒意便消失了

每當在社群平台看到誰又分享了「日常」,總是讓人又愛又恨,既是羨慕對方,又是帶有嫉妒心態,更甚者開始質疑、或酸言酸語。

羨慕或嫉妒是人之常情,但如果放任這樣的情緒恣意增長,無異是放棄了自己,對自己渴望的理想與目標說不,任由嫉妒進駐心理,看不到自己追尋成功的能力。眼見他人達成自己渴望的目標,會讓我們感到痛苦,但大部分的人放任這份痛苦,困住自己,陷入無限的死亡循環。

阻饒自己追尋渴望的高牆,莫過於自己。這個世界可沒有對我們說「這個不能給你」,反而是自己對自己說「這個我辦不到」。不知道怎麼做不到,並不是不去追求渴望的藉口。唯有展開行動、做出改變,才有嫉妒的權利。縱然行動與改變不是成功的保證,這樣的勇氣也足矣榮耀自我!

是時候把嫉妒的痛苦化為自身動力的時刻了!嫉妒與好奇心相同,是專屬自己的導航工具,把我們帶向人生渴望的方向。讓自己羨慕與嫉妒的對象,成為人生中的燈塔,把他們看做盟友。請求他們的協助,或是學習他們的經驗,照亮自己的路徑,待自己達到理想目標時,也別忘了為他人照亮路徑。


2. 讓罪惡感不再是絆腳石

當自己把他人作為第一優先,這樣導致失望、傷心的往往是自己。


群體生活,讓我們為了生存,總是時時刻刻地把他人需求作為優先,討好他人,深怕他人對自己失望,這樣的罪惡感無時無刻都蠢蠢欲動,準備讓自己一刀斃命。

協助達成他人需求是一種美德,但當這樣的需求,必須讓我們背叛自身需求時,就成了一個大問題。害怕讓他人失望的罪惡感侵蝕著我們,影響著生活的一舉一動,無非是為了迎合他人,過著不屬於自己的人生。

然而這樣的罪惡感,本質上與他人無關,與自身的不安有關。我們該學會即便讓他人失望,真正愛我們的依然愛著我們。當自己把他人作為第一優先,這樣導致失望、傷心的往往是自己。

正視自己的需求,並擺在第一優先,向這樣無益的破壞性內疚說再見。當自己又感到罪惡時,練習建設性內疚:停止說抱歉,取而代之的是以謝謝為回應,感謝為了自己需求相挺的人,感謝自己肯定了自己的需求,也替自己擺脫罪惡感,取回了力量。

說謝謝,也意味著自己與生活中的他人一同慶祝,生活又往自己理想的方向跨出了一步。


3. 告別拖延與完美主義

鼓起勇氣去追求夢想,遠遠比實際達成夢想更重要。


對於自身夢想,許多人做過唯一的一件事,就是說出一堆理由來告訴自己無法擁有它。

世上可以簡單分為兩種人,看到阻礙的人與看到機會的人。追求成功與夢想的過程,我們容易產生拖延或是完美主義的心態,眼裡看到的都是各種阻礙,忽略了哪些是自己可以把握住的機會。

而拖延與完美主義的背後,往往代表著我們對於失敗的不安與恐懼,這樣的不安與恐懼,讓自己開始相信生活的各種蛛絲馬跡,都在暗示自己不適合追夢,例如誰誰誰也失敗了、自己已經不年輕了、缺乏某某能力等。

調校心態,鼓起勇氣去追求夢想,遠比實際達成夢想更重要,藉由實際嘗試的行動,哪怕沒有達成目的,這樣的行為足矣榮耀自己的真性情。

試著替自己的目標與夢想,設定一個明確的截止日期,同時紀錄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徵兆-那些宇宙到處留給自己追求夢想的暗示,這麼做可以強迫大腦開啟天線,主動的去尋任何完成夢想所需的證據與機會。原先看似充滿阻礙的過程,也會變得處處是機會等待自己。



後記

人類大腦預設立場與成長過程的經歷,導致我們許多人的預設想法往往過於負面。過於負面的想法讓人裹足不前,畏懼做出改變與行動,這又加深了生活的困境,漸漸的生活就這樣卡在無限迴圈之中,令人動彈不得。

自己生活之中也經常面臨嫉妒、罪惡感與拖延這3大困境,在養成閱讀習慣、有機會接觸心態的轉變前,總是放任這些情況的增長,讓自己的人生變得窒礙難行,甚至一度令人窒息的邊緣。羨慕嫉妒某些人的生活與成就,相較之下自己期待平淡無奇的未來;總是為了不讓師長或後輩失望,這樣的罪惡感驅使自己,過著不屬於自己渴望的生活;明知道平日刻苦的學習,才能有朝一日獲得一番成就,但卻想盡各種理由試圖合理拖延。

幸好我們大腦的網狀活化系統(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 RAS),可以有效地找尋我們「想要看到」的東西,這也是我們心態置之所以能調校的原因,或是一般常聽到的轉念。總是抱持負面想法,生活看起來處處是危機;而保持著夢面的想法,我們會更容易看到轉機。藉由這樣心態的調校,把我們大腦網狀活化系統的天線轉向正面,尋找生活更多值得讚賞與追尋的良善。

當然,如果只是每次口頭鼓勵「自己很棒」這樣空泛的話語,那跟心靈雞湯無異,因為這樣的話語連自己都不相信。每當有負面念頭閃過腦海時,首先,我們要試著打斷它,告訴自己不能這麼想。接著,用具有意義的正向言語告訴自己,取代負面言語。最後,同時也必須採取與正面言語相符的行動,這樣的目的是在向大腦展現,我是這樣正向的人,經由行動改變思維,思維又推進行動,形成如此的正向循環。

現在,我們該把鎂光燈中心聚焦於自己,唯有先替自己喝采,才能真心的讚美他人,也才值得他人的歡呼。

跟自己擊掌,做自己最強的啦啦隊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

2023/09/29

《懂錢滾錢》(Get good with money)3觀念打造健全財務


作者:朱健豪 醫師



為了財富自由與退休,投資理財是不可或缺的環節。講到投資理財,相信腦海中閃過的畫面就是許多股市名嘴教我們在股海大發勢利、看著一片紅通通向上的折線圖,遙想不用再工作的那一天。

許多人的理財教育省略了很多步驟,急著先從「投資」開始,而不是先把其他基本功練好。

投資講求的是有規律的長期習慣,才能從中獲利。要是沒有穩健的財務基礎,往往容易變成投機行為,更甚者妄想一夜致富。


本書談什麼?


「聰明理財」代表的是熟練理財的基礎,這並不是魔術。而且,重點不在於快速致富,而是轉變成我所謂的「財務健全者」。

無論你目前的收入、存款、債務是多少,你都可以達到這個狀態!你還是能夠聰明理財。

財務健全,它破解的是如何擅於運用金錢、讓你在經濟上更安心的密碼。



3個讓財務穩健的觀念


1. 建立個人預算表
變有錢的第一步,積極、主動的去管理你的預算。

要讓自己的金錢能有所增長,必須先釐自己有多少錢以及錢都跑到哪去了。聰明理財的第一步就是替自己建立個人預算表。

建立個人的預算表,像是為我們自身的財務做出診斷,並從中擬定相對應的治療計畫:

(1)列出收入清單:除了薪資外,其他包含各種補助、副業收入等都要納入計算

(2)列出支出清單:支出清單可說是最重要的一部分,如實根據單據,以每筆消費做紀錄,而不是仰賴記憶,以月支出這樣籠統的紀錄費用。除了紀錄金額,更重要的是記載消費的內容,日後才能回顧分析消費情況

(3)管控支出:前2個步驟讓自己清楚的知道每個月的剩餘金額後,下一步就是要替支出項目貼上標籤,並開始嘗試管控支出。第1個標籤為一般性支出,屬於目前每月的固定開銷,沒有按時繳交會有法律上的問題,例如房貸、車貸、房租等;第2個標籤為公用事業機構支出,費用隨使用量有所變動,例如水、電;第3個標籤為現金支出(前2類之外的花費),屬於自己可控度高的消費內容。

我們總是過度關注自身收入多寡,缺往往忽略了支出控制也一樣重要,替支出貼上標籤可協助我們做出診斷:究竟是薪資太少,還是消費過多?要是一般性與公用事業機構支出過高,那代表可能薪資過低;而如果是現金支出過多,則可能是消費過多。

(4)依用途區隔資金:大部分的人習慣把所有金錢存放在同一個戶頭(通常為薪轉帳戶)。這樣容易造成預算管理不當,我們可以依據資金的用途,分別開立帳戶以利資金的管理。

薪資/支出帳戶,作為收入存放處,也是用來繳納標籤為現金支出的消費戶頭;繳款帳戶,專門存放一般性與公共事業機構支出的資金;緊急預備金帳戶,用來存放至少6個月基本開銷的預備金;目標儲蓄帳戶,類似我們的存錢筒,用來存下各種目標所需金額的帳戶。

有了這樣的戶頭設置,我們就可以更清楚地知道資金的分佈,也可以避免自己過度消費,確保每個帳單都有足夠的資金繳交。

(5)設定自動扣款:如同許多事情一樣,有人為的部分就容易出差錯。設定自動扣款,在薪資一進到薪轉帳戶時,將固定的金額轉入其他對應的帳戶,可以避免我們的惰性,確保每張帳單能被繳納。看著薪資/支出戶頭金額的減少,也能讓我們消費前三思。

以上的方式讓我們可以清楚知道每月可用的儲蓄金額,並從中做出管控。剩餘的金錢讓我們得以邁出下一步:開始儲蓄以達成各個目標。


2. 學會像松鼠一樣儲蓄

如果你把存款花在「非民生必需物品」上,並不代表你真的懂得「聰明儲蓄」!


松鼠在夏日時會開始儲備大量果實,以因應嚴冬;而人類卻有著相反行為,放肆地享受風光明媚,以為未來都會永遠如此美好。

順遂的時光會讓我們以為暴風很遠,又有誰能了想到前幾年的COVID-19疫情,對全球造成了全面性衝擊,導致我們的日常難以運行。撇開這樣影響深遠的劇變,我們也可能因意外、疾病或被裁員等情況,導致生活陷入困頓。

為了讓自己順利度過這樣的險境,我們要向松鼠看齊,在承平之時便要做足準備,儲存緊急預備金以應急。根據先前一般性支出與公共事業機構支出,再加上部分必要的現金支出,得出自己平均所需的金額,即為每月基本開銷,也就是每個月讓自己生活下去的最低開銷。一般建議至少備妥6-12個月的緊急預備金,而實際上可能也要根據自身工作專業而定,例如相較求職困難的職業,可能要根據平均待業情況準備相對應的預備資金。

緊急預備金,相當於替自己裝上了保護網,其餘的資金就可以用來儲蓄額外的目標。支出減少,相對能用於儲蓄的金額就隨之上升,因此,我們可以嘗試有意識地花錢,來增加自己可儲蓄的資金。

根據每筆花費對我們自身的效用,花費可以區分為:

(1)需要(Needs):為了維持基本所需的花費,問問自己沒有這筆消費,是否會對自己產生健康甚至安危的影響?如果是,那就屬於需要層次的花費。

(2)熱愛(Loves):這樣的消費,即便過了好幾年,是否依然能替自己帶來樂趣與喜悅?

(3)喜歡(Likes):在過了幾個月後,這筆花費一樣能給自己快樂?

(4)想要(Wants):這類的慾望僅帶來短暫的快感

找出支出清單上的喜歡與想要,並試著降低花費金額,替自己的熱愛與需要爭取到更多的預算。每當自己對喜歡與想要的消費說No,就是在對需要與熱愛說Yes。在這過程中,也可能意外發現,自己熱愛的事物其實不需要過多的花費。

儲蓄的金錢除了讓我們用於中短期目標外,更為重要的是許多人的長期目標,也就是為了退休所做的準備。


3. 開始計畫「為退休而投資」

照顧未來的自己,責任在於現在的自己。


現今,許多人追求財富自由,期待及早退休,以找尋人生的其他美好事物。然而要是把大量金錢存放在銀行帳戶,低利率與高通貨膨脹的作用下,只會讓自己的血汗錢越來越貶值,也讓我們更負擔不起退休這件事。

要能享受退休生活,同時兼顧當下的生活,投資為必要的選擇。人類非常不擅長規劃久遠的未來,但可以藉由幾個簡單的步驟,規劃為了退休的投資計畫:

(1)確認要為退休準備多少錢:假定以65歲為退休年齡,考量到目前因醫療進步所延長的生活餘命、過往股市與債市的投資報酬率以及通貨膨脹,退休金額以自己平均年支出的25倍作為起始目標。

這樣的假設目標是退休後每年提領的金額,相當於退休金的4%,低於我們預期未來的投資報酬率(6-8%),理論上足以支應到我們入土為安的那一天。

(2)選擇合適的投資工具:開始投資前必須知道,我們之所以能從中獲利,是因為承擔了風險,沒有任何投資是零風險的,但也不該為了獲利而承擔過多不必要的風險。

較適合一般大眾的投資包含共同基金、股票與債券,不需要非常高專業的知識也能享受投資帶來的利益。許多人目光被獲利的帳面數字所迷惑,卻忽略了隱含成本。不少玲琅滿目的投資工具,往往伴隨著高成本的管理費用,讓自己的獲利就輸在起跑點上。

為了退休,選擇低成本的指數型基金才是較為穩健的方式,不以勝過大盤為目標,而是以追求接近大盤的獲利為目的。

(3)選擇投資組合/資產配置:一般建議以股票加上債券混搭,以分散風險,甚至有可能因此提高報酬率。至於股票與債券比例如何分配,端視個人風險承受度為主,股票雖然獲利高,但也伴隨著較高的風險,而債券則是相反。

配置比例可以年紀為基準,自己年紀的十位數的數字作為債券比例,例如35歲的人債券配置以3成為目標;另一種做法是將110-減去年紀,獲得的數字就屬於股票的比例。

這麼做的意義是我們在年輕時,還有許多工作潛力,可以承受較高風險以換取較高報酬;然而隨著年紀增長,人力資本下滑,越靠近退休,越無法承受風險,此時提高債券比例是比較安全的做法。

(4)開始投資:除非確認自己的緊急預備金充足,有足夠的資金繳納帳單,且短期內不會動用到這筆投資資金,才能開始進行投資。

投資獲利仰賴的不是高超的知識,而是嚴格的紀律。股票的獲利來自於中長期的成長,我們要學會忽略短期的震盪,避免烙入買高賣低的窘境。



後記

就像許多人一樣,剛踏入職場時,對於金錢沒有太多的執念與想法。金錢對自己來說,只是為了生活所需,過一天是一天,關於未來規劃、甚至退休,壓根沒想過。

你不理財,財不理你。直到某天意識到繳完保費後,我的戶頭幾乎見底,又剛好適逢準備到新醫院任職的空窗期,雖說住院醫師的薪水不多,但還真的沒想到自己會陷入這樣的財務危機。從那起開始鑽研投資理財,但嚴格來說,主要著重在於投資,沒有挹注太多心力於理財。

在看完許多投資理財書籍後,正當準備開始實戰時,看著戶頭的數字,竟回想不起,這幾年的薪水到底都跑到哪去了?到頭來,在進入投資前,我根本沒有建立穩健的財務基礎,完全只著眼薪資收入的數字,以及未來的投資標的與預期報酬率,忽略了支出的管控,自然對於自己可用的金錢毫無概念。

為了達到財務健全,開始強迫自己養成記帳的習慣,起初也是記得零零落落,但隨著記帳的數目增加,回顧時那種一目瞭然的暢快與成就感,讓自己為之一振,同時也更了解自己的消費習慣,得以做出調整。就在今年,為了開始規畫已久的退休金投資計畫與買房準備金,每分金錢都倍顯重要,改用Notion來讓記帳更為詳細。

藉由這樣的方式,讓自己清楚的知道每月各種類別的消費,類似書本提到替支出貼標籤的概念,進而可以與另一半討論哪些類別的花費可以減少,讓更多的金錢得以投入退休金,讓更多的錢來替自己滾錢。

此外,設立買房與退休金這樣的中、長期目標,讓自己有更為明確、可想像的目的地,不再像以往只是賺取薪資,把錢放在銀行裡,毫無目標的花費與儲蓄。同時這麼做也帶來好處,自己在消費前會比較有意識地思考,這筆消費值得我從未來退休的自己預支嗎?買這樣東西會讓我未來的家少掉某樣實用家電?

務必記得,照顧未來的自己,責任在於現在的自己。


未來自己會是什麼樣子,
取決於自己現在所做的每個決定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

2023/09/15

《最有生產力的一年》(The productive project)3元素提高產能解放時間


作者:朱健豪 醫師


 The men who succeeded are efficient few.


我們每個人生活之中充斥著無數的代辦事項,任憑再多的時間,似乎沒有完成的一天。

我們投入了大量時間與精力,也看似完成了許多任務,但卻依然感到悶悶不樂。

這都可以歸咎於我們的生產力低落。

但明明看似花費了大量心力、也產出了許多成果,為什麼還會說是生產力低落?

本書談什麼?

生產力技巧存在的目的,是為了幫助你用較少的時間,完成你所有必須做的事情,好讓你空出更多的時間,追尋人生中真正重要、有意義的事情。一個人有沒有生產力,也決定了他在一天結束時會是耗盡時間和體力,還是會剩下大把時間和精力,隨意投入到任何想要的事物上

人們在努力提高生產力的過程中,常會犯一個很大的錯誤,那就是持續「自動化」工作:眼前有什麼任務就做什麼,絲毫不假思索。在今日大多數工作裡,光有效能已經不夠了。當你有比以往更多的事情要做、時間更少,但你做事的方法卻有著前所未有的自由度和靈活性時,生產力指的不再是你的工作效能。此時,生產力指的是你「成就」了多少。

生產力,包含我們必須管理的3元素:時間、精力、專注力。



3元素提高生產力


1. 時間
害怕做某件事所耗費的時間和精力,比真正做那件事本身還要多。

構成生產力的第一個元素是時間。

一個人常說自己「沒空」做某件事,是世上最大的藉口。沒空,實際上代表的意涵是這件事比起其他手頭上的事情,不具備太多的吸引力。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我們對特定事情就是會有所拖延,即便我們知道是重要的事情。

當一件事物具備越多以下特質,我們就越容易拖延:

(1)無趣

(2)令人受挫

(3)毫無條理或不夠明確

(4)缺乏個人意義

(5)缺乏內在報酬

(6)困難

當意識到自己開始拖延時,嘗試以這6點去分析自己可能在抗拒什麼,制定出翻轉的策略。

除了拖延的抗拒心態,我們更容易受到誘惑而揮霍光陰。以目前而言,手機與網路無疑是奪取我們時間的最大兇手,試著每天從用餐時間開始,脫離手機與網路的誘惑,奪回失去的時光。


2. 精力

瞭解自己一天有多少精力和專注力,並且決定想要完成的任務之後,時間管理才會變得重要。


嚴格來說,時間並無法管理,畢竟一天就只有24小時,時間流逝的快慢也不會因為我們做了什麼而有所不同。那麼為什麼許多書本還是以時間管理為號招?就生產力而言,時間的管理應該是先了解到每天該完成的任務後,配合我們每日不同時段的精力與專注力來安排時間的運用。優先管理每日有限的精力與專注力,時間只是我們在作業時的背景而已。

換個角度來說,藉由安排行程,我們可以決定要投入多少精力與專注力在任務上。只要安排妥當,發揮合適的精力與專注力,以少量時間提升我們的生產力,而不是掉落生產力陷阱:投入更多的時間以完成工作。花更多時間工作,並非意味著自己有很多工作要做,很可能只是自己無法明智地善用精力與專注力罷了。

此外,生產力的另一項陷阱就是:我們會聚焦在忙碌程度,而不是達到多少成就來評估生產力。簡單來說,就是瞎忙。將不重要的任務從每日行程移除,才能真正解放我們的時間、精力與專注力,提高生產力。每當我們對這些低影響力任務說「No」時,也代表我們對高影響力任務說出「Yes」。

如何善用精力?除了睡覺休息的時間,我們每個時段的精力旺盛度各有不同。要有效地增加生產力,必須善用精力旺盛的時段,執行高報酬任務來產出最大成果。藉由一週每日紀錄各個時段的精力自覺分數,找出自己精力最為高昂的「生理黃金時段」,空出來給自己,決不輕易地交出給他人去執行低報酬任務。


3. 專注力

將心中想做的事情轉化出來,寫成文字,這樣它們就不會占用我們短期記憶的空間。


影響生產力最為顯著的莫過於專注力,但也是3者裡面最難以克服的元素。生活之中總是有太多的資訊與事件,試著搶奪我們有限的寶貴專注力。

根據蔡格尼效應(Zeigarnik effect),一件未完成或中斷的任務所產生的壓力,大過於已經完成的任務。我們腦中每天都會閃過上千個想法,這些想法要是沒有設法「搞定」就會一直困擾著自己,自然無法專心致志的完成當下任務。是時候來幫腦袋大掃除,讓我們找回專注力。

這樣的大腦掃除概念,我們可以參考管理大師David allen《搞定》一書提出的GTD概念:大腦是用來製造想法,而不是儲存想法的。藉由捕抓腦中的各種想法:寫在紙本或是打字皆可,根據這些補抓出來的想法,為它們安排後續合宜的行動。如此我們大腦才能將這些揮之不去的壓力放下,騰出空間讓我們專心從事任務。

掃除大腦的空間後,我們依然必須嚴防外來的各種提醒轉移注意力。其中大量來自於手機APP的提醒、通訊軟體訊息轟炸、令人不堪其擾的電話。手機與電腦設備最初是為了增加自己的生產力與便利性,不是方便那些要中斷我們工作的人。當它們反過來削弱我們的專注力,導致生產力下降時,必須思考如何去阻斷它們所產生的困擾。

此外,務必隨時留意多工處理的陷阱。多工處理會讓我們大腦獲得更多的獎勵,比起只做一件事,同時處理許多任務讓我們感覺更有趣,營造了更高生產力的錯覺。專心只做一件事!

專注力如同肌力,可以藉由後天的鍛鍊來強化。在日常生活中有許多鍛鍊專注力的機會,例如閱讀、傾聽或用餐時。藉由把專注投入這些過程中,並留意自己思緒漂移的瞬間,嘗試把專注拉回,反覆鍛鍊專注力。

正念冥想,也是非常有益專注的行為。藉由正念冥想,讓我們內心更為平靜、快樂,只要每天試著花個5分鐘,並不需要大把的時間,就能產生正面影響。或許,一開始我們的大腦會抗拒,但隨著練習並克服抗拒,我們也就更能從容專注工作!



後記

一直以來我自己的時間管理,採取一同許多人採用的方式,以眼前的代辦事項作為行程的安排。這樣的成果往往都處在追趕進度、永遠做不完的感覺,更多時候也是想到什麼就做什麼,處在忙碌的假象,不去檢視實際產出以評估自己的生產力到底有多少。

但在今年閱讀了許多關於時間管理、專注與生產力的書籍後,開始有了不一樣的想法。想要提高生產力,毫無疑問的就只能提高時間運用的效率。然而我們往往只會優先考慮到以時間來換取成果,卻忽略了時間的使用效率,以及精力與專注力的寶貴性,導致花了無數的時間在「瞎忙」。

我們都很努力工作,但只所以生產力低落,往往是因為我們從未能有實踐去執行真正重要的事情。生活之中帶多的低報酬任務佔據了我們大把時間、精力與專注力。最重要是,在我們打算提高生產力時,必須先問自己一個更重要的問題:為什麼要提高生產力?

如同學習,要是我們不先釐清學習目標,自然話再多時間學習效果也非常有限。唯有探索這一原因,我們才能知道自己為何而忙,意識到並非每件事都一樣重要後,哪些是重要的高報酬任務,也就呼之欲出。了解到自己提高生產力的最根本原因後,才能真正的善用時間、精力與專注力,持之以恆,堅持下去。

提高生產力的初衷,往往是為了追求幸福,但不具個人意義的生產過程,總是背道而馳,讓我們離幸福越來越遠。要是能以正確的方式追求生產力,幸福自然到來,而這樣的幸福也會持續推動生產力,形成一個正向的循環。


做正確的事取代做更多的事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