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3/12/09

《虎之霸》屹立於敵國的以色列教會我們何事?


作者:朱健豪 醫師



教孩子自己找答案,而不是直接給答案

以巴問題,彰顯出以色列的團結與強大。以色列和台灣一樣,在歷史上都曾於短時間內接納數量極眾的難民或移民,並努力讓他們融入整個社會裡。一樣面對著模糊與不確定,又缺乏天然資源,還有緊張的政治情勢,以色列卻能把自己打造成高科技王國。

同為處境危險的小國家,以色列是如何辦到的?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在以色列人養育孩童的獨特方式。

傳統升學主義掛帥的台灣,父母總是希望孩子好好用功唸書,獲得優良文憑,最終找到一份穩定的工作養家活口。這樣的安全牌固然有其優點,但對於需要創新產業的台灣來說,無疑是一項致命傷。讓我們學學以色列:他們不是告訴孩子們如何成為創業家,而是從小就培養他們成為創業家所需要的能力。

虎之霸精神的教育觀念

這樣的能力不是每天上課考試、又或是補習所能獲取的,以色列讓他們的小孩從廢物場的玩耍、玩火的自由,發揮實驗精神,從中培養觀察、假設並試誤,促進手眼協調,同時學習到人際互動與負責的重要性。

以色列人教育小孩的3大觀念:

1. 賦予責任自負,從小培養責任感

絕大部分的父母都不可能允許自己的小孩玩火,然而在以色列,他們的父母卻鼓勵小孩這麼做,藉由舉辦篝火節,讓孩子們自行決定,從場地挑選、材料準備與流程規劃,大人不會告訴小孩該做什麼、不能怎麼做。

經由這種玩火自由,除了學習到人際互動與活動籌備能力外,更重要的是傳達責任自負的觀念


2. 培養確切的不確定感


以色列時常面臨鄰近恐怖組織的威脅,面對充滿變數的生活環境,無論情況多遭,日子都還是得照常。

以色列孩子從小就培養了一種確切的不確定感:心理深知每天的生活可能一夕劇變,但也因此變得能適應多變的環境。


3. 獲取知識的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有些父母過於保護自己的孩子,認為自己知道什麼是對孩子最好的,如此反而扼殺他們獨立自主的發展。在這樣的環境下,即使成年後,依舊活在他人的期待,總是被告知應該作些什麼,無法主動地思考,也沒能替自己設立目標並行動。


教會孩子一項技能,他們就只是學會一項技能;而以色列人鼓勵孩子培養學習技能的能力,他們就能自行探索並發展出對付未知領域的技能,以適應多變的未來。



後記

不同於我們接受到的填鴨式教育,以色列人認為沒有標準答案,答案仰賴他們從實際動手中去探索獲取。

在我們眼裡,責任是大人專屬的義務,然而以色列父母藉由賦予孩子們責任自負的自由,讓他們學習到負責的寶貴經驗。

面對國家局面的不確定性,以色列人不是選擇自身無助或逃避,而是充分利用這些威脅,視逆境為挑戰,全民極力發展經濟、科技與國防,人民積極主動地參與國家事務,替自己的家園做出實質上的貢獻。

我們的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總是告訴我們標準答案,而我們要做的就是去記下這個告知的答案。然而以色列人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教育的重點不在於「知」本身,而是學習過程中的「體驗」。說白了,學習不在於知道了多少、考了幾分,在於如何獲取知識的過程,過程比結果重要。


教孩子自己找答案,而不是直接給答案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

2023/12/05

《巴勒斯坦之殤》從以巴的血淚,我們學到了什麼?


作者:朱健豪 醫師



趁台灣還有時間之前

2023.10.07,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對以色列發動慘無人道的恐怖攻擊,造成大量平民死傷。

兩者的戰爭早已不是第一次,以巴問題其實早在百年前,就已經悄悄開打。

早在上個世紀,以色列復國主義者,對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發起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他們鮮少擊發子彈,卻能逐漸的鯨吞蠶食,而缺乏遠見與團結的巴勒斯坦人,麻木不仁,待意識到之時,他們的家園早已被入侵者所佔據。


殖民主義者發動的入侵

同樣身處全球戰亂最可能爆發地區之一的我們,以巴問題提供我們一些不同角度的思考:

1. 以巴問題就巴方而言,本質是一場殖民戰爭

對於以巴問題,過往的西方主流敘事方式,也是我們常會接觸到的觀點:定調為兩個民族間的衝突。而部份巴勒斯坦激進組織,時不時地對以色列發動恐怖攻擊,導致兩者長期處在動亂狀態。

但要是離開主流西方呈現的視角,改以巴勒斯坦民族的視角解讀,這百年來的戰爭,可以視為一種殖民戰爭。

以色列復國主義者,在西方列強(英美)的支持下,挾帶經濟的影響力,計劃式的屯墾移民,逼迫巴勒斯坦人離開或削弱他們的聲量,有計劃的達成種族清洗,最終建立以猶太人為主的民族國家。

這一過程就如同15-19世紀列強在全球所施行的殖民主義一樣,無視於當地居民的不顧,以經濟甚至武力為手段,只為了滿足殖民者的私利。


2. 巴勒斯坦未能善用國際公眾輿論替自己發聲


在以巴問題上,以色列在國際上之所以能取得優勢,一方面與其經濟實力有關,另一方面也來自於國際社會對於二戰後猶太人遭遇的同情。

然而更有一部分原因在於,以色列積極地贏得國際上的形象,營造出一個再正常不過的民族國家,遭受到來自於非理性的穆斯林民族所威迫,如同我們熟悉隔壁惡鄰居常在做的大外宣。

更重要的是,以色列高層懂得察覺美國公眾輿論與政治運作手段,讓以色列得以獲得美方的支持或默許其行為。


3. 否定彼此民族存在的事實無助於合解


理性的人都能同意,要解決同一塊土地、不同的民族間的衝突,相互廝殺絕對是最為無知、糟糕且不負責任的方式;又或是以思想再教育為名、實際上是計劃性的種族清洗政策,一樣令人噁心憤怒。


唯有建立認同對方的存在,民族間的權利平等,尊重各自文化、歷史等差異的原則下,彼此坐下來討論解決衝突。



後記

縱然不盡相同,巴勒斯坦在國際的尷尬地位,與我們台灣有幾分相似之處,或許也值得我們思考借鏡之處:

1.中共為了鞏固統治地位,對其內部的少數民族施行種族滅絕政策,如在新疆採取了激烈手段。而最近的例子莫過於香港,利用各種手段打壓原本居地的住民,同時大量移入中國群眾,藉此期望消滅香港原有之文化、語言乃至住民。

這樣的政治手段,聽起來是不是挺熟悉的,「留島不留人」。

2.巴勒斯坦未能在國際上有效的發聲、獲取國際認同,一部分與以色列的政經影響力有關,但更有一部分來自於巴勒斯坦領導階級的分裂,未能團結一致地向國際社會傳達強而有力的訊息。

反觀我們台灣,縱然大家有著不同政治光譜,但對於國家主權與未來,若不能達成強而有力的共識,讓美國與國際社會認識到,我們一致捍衛自己民主自由生活方式的決心,自然也難以爭取國際認同,更讓中共獲得更大的介入空間。

烏克蘭之所以能獲得國際社會的大量支持,很大一部分向國際公眾展示人民團結一致,誓死抵抗入侵者的共識與決心,天助自助者。

3.中共不斷的強調台灣是中國不可分割一部分,此舉如同激進派的以色列復國主義者,直接忽視長居於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否定他們在這片土地存在已久的事實,無視他們的文化、語言、歷史。

台灣在中華民國敗退、撤離到台灣之前,這片土地上早有各族的原住民以及中國沿岸各地移民,長期定居生活與此,縱然尚未形成一個獨立國家,但早已發展出專屬我們的台灣文化與歷史,這是無法否認或抹去的部分。

中共單方面的宣示與威嚇,除了顯示其傲慢無知,更是一種統戰言論,一種種族主義的表現。

如同以巴,中共持續對我們發動一場看不見的戰爭,身為弱勢的一方,要是我們持續陷入政治口水戰,在國家未來的議題上分裂、消極被動,命運或許也將如同加薩走廊的居民。趁還有時間之前,積極的讓台灣政黨與國際社會知道,為了捍衛我們自身的生活方式,我們已經準備好付出與犧牲了!


趁台灣還有時間之前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

2023/11/30

《過得還不錯的人生》快樂不等於幸福?


作者:朱健豪 醫師


幸福來自於探索生活的各種意義

只要常常感到快樂,我們或許就能過著幸福的人生了吧?但根據研究結果並非如此:讓人感到幸福的重要元素在於意義。

這樣看來,幸福未免過於沈重?


探索生活意義的5樣技巧

只要是人,都有追求意義的原始渴望。有意義不代表是一些難以企及的偉大成就,而是任何非常微小的感受,都能稱為意義。

社會對於功成名就的鼓吹,導致我們對於意義的理解產生了變質。我們誤以為的意義,應該是各種偉大目標所帶來的成果,可能是「他人期待我們的意義」,或是自己推敲別人覺得自己「應該怎麼做才有意義」。

意義是主觀的,有沒有意義,自己說了算。哪怕再微小的行為,只要自己能從中獲得滿足與成就,那就是一件有意義的事情。

獲得幸福,探索生活意義的5樣技巧:

1. 做喜歡但不一定擅長的工作

理想來說,要是自己擅長喜歡的工作,就在理想也不過了,但現實總是殘酷的。那麼喜歡與擅長,該怎麼選擇?

為了幸福,或許我們該選擇自己喜歡的工作,不過這也只是一個大方向。畢竟世界上充滿五花八門的工作,沒有實際投入,又怎麼會知道自己是否喜歡?擅長與否,大部分也是可以藉由經驗累積而克服。

當然時光有限,也必須兼顧生活開銷,我們可以抱持開放的心態,在一定的時空範圍內,嘗試不一樣的工作領域,實際探索自身對於職涯的喜好,而不只是自己憑空想像、又或是僅靠幾張紙上的職涯性向測驗。


2. 選擇自己想而不是應該變成什麼樣子


大部分的人都活在他人的期待之下,比起我想怎麼做,更多時候都是我應該怎麼做,也就是別人怎麼期待我,我就應該這麼做。但我們內心深處,都有個理想的自我,也是發自內心的渴望。

當我們努力縮減「現實的我」與「理想的我」之間的差距,帶著積極正向的心態,替自己帶來意義與喜悅;而當我們努力所減「現實的我」與「應該的我」之間的差距,往往是害怕犯錯的心態,只會獲得壓力與沮喪。


3. 不要比較


人類天生就愛比較,社群媒體的發達讓我們更是無所不比。比較是一種本能,藉由與他人的比較,來修正我們自身的行為已合乎群體。但消極比較容易讓我們產生兩種負面心態:自卑或自傲。


我們可以以積極正向的方式來做比較,「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見到他人優異的地方,可以試著欣賞、讚美,但同時也思考有無需要向對方看齊:或許對方的行為或成就值得讚嘆,但與我們人生的願景與目標吻合嗎?不然無異削足適履,徒增焦慮與壓力。


看到他人不適當的言行,也勿過度嘲諷,應該反思檢視,自己是否也曾有類似的行為?不該以他人更為糟糕的言行,作為自我逃避或放縱的藉口。



4. 相信關係的力量


一趟難忘的旅行,最關鍵的因素除了的旅途中的景物,我們旅伴更是影響了這段旅行的感受。


人生亦同,與我們最重要的人一起度過某些時光,即便沒有著非常好的物質條件,也能從中獲得關係的意義,令人倍感幸福。



5.用錢購買體驗而非裝飾品


關於有錢能不能讓人更幸福,一直爭論不休沒有定論。但研究顯示出,我們用錢的方式也會影響我們所感受到的幸福。


當我們花錢的初衷是為了擁有「物品」時,等待我們的只是稍縱即逝的快感,與隨之而來的空虛感;但要是花錢的初衷是為了獲得體驗,我們便能從中獲得大量的幸福感,並且存放在我們的回憶之中。


當我們購買的是一個體驗,這樣的體驗能為我們創造出故事,而這樣的故事不同於裝飾品,能為我們的生活更加增添色彩,別具意義。



後記

要如何找到自己的意義?意義並不是我們刻意追求就會浮現的東西,意義來自於實踐生活目標的過程中,從中體驗到的感受。

生活中的目標,引導我們邁向自己眼中的「理想我」,而不是他人眼中期待的「應該我」。不需要一些令人讚嘆的目標,經由逐一探索並實踐工作、人際關係與精神層面上的目標,用著自己的步調、踏實的體驗日常生活,意義便油然而生。

意義來自於身體的實踐,反覆的思考並不會產生實質的意義感。先行動後思考,縱然一開始會迷惘、沒有頭緒,但人生的意義,只能藉由親身行動,逐一摸索,不容他人置喙。不真正的做過,又哪能體會一件事情的意義?就像是拼拼圖,從那邊開始都可以,隨著拼上的數量增加,圖像也更加明朗。


幸福來自於探索生活的各種意義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

2023/11/24

《你該殺死那個胖子嗎?》(Would you kill the fat man?) 我們都是雙標仔?


作者:朱健豪 醫師


為了多數的幸福犧牲少數的權益?

一輛煞車失控的電車沿面狂飆而來,鐵路前方被綁著5名路人,要是我們什麼都不做,他們就會被失控的電車奪走性命。

要是我們切換鐵路的開關,電車會走向岔路,5個路人會因此獲救,但卻會撞上岔路上被綁住的胖子。

為了拯救5個路人,我們該殺死那個胖子嗎?

一般情況下,我們都認為傷害、甚至殺害他人是不對的。但有時犧牲極少數人的性命,以換取絕大多數人的生存,卻是可能被默許的。可以這麼說,我們的道德基準,是隨著情境而有所浮動改變。

所以,我們也可以為了群眾的利益,進而犧牲少數的權益囉?這個問題的答案,會不會我們所處的群體(群眾或少數)而有所不同?


道德哲學的3種思考

面對一項道德議題,作為旁觀者的我們,往往能義正嚴詞的說出一番見解。但要是某天自身成為道德議題的主角,在現實的各種變因影響下,直覺做出的選擇,我們很可能會打臉過往的自己。

當我們成為事件行為的主體時,道德基準不見得會與置身事外的我們一致,難怪現實社會總是一堆「雙標仔」,而我們總是難逃這樣的命運。


1. 義務論

主張義務論的哲學家認為,我們的道德意識,應該無論在何時都應該秉持同樣的原則。


2. 效益論


然而主張效益論的哲學家們,則傾向以結果為主,也就是以行為的結果作爲道德的指引,追求多數的利益為皈依。


3. 反思均衡


然而在現實之中,我們多半會採取一種折衷的方式,根據實際的情境下,做出道德上的調整,一種道德意識上的反思均衡。例如我們都知道不能說謊,但萬一說出實情可能會危害多數人時,我們便會做出道德上的修正:除非說實話會造成重大危害,否則不該說謊。



後記

多數的我們都已經習慣民主制度,藉由投票表決,少數服從多數的意識型態。

然而在涉及一些道德議題時,為了大眾的利益,我們是否依然可以如此理所當然?
就如同電車問題裡面的情境,犧牲身為少數的胖子?

道德是一種模糊的概念,不同於法則或定理,不具備嚴格的規範或定義,隨著時空、文化乃至個人背景有所不同。即便同一個人也可能因為不同情境,有著不同的道德標準。

現實生活遠比實驗室來得複雜,有許多必須考量、且不可避免的因素,影響我們的道德標準、並作出回應。

妥協,有時候成了一種選擇。但萬一我們不再是多數,而是變成了電車問題裡的胖子,我們還會覺得胖子該死嗎?


為了多數的幸福犧牲少數的權益?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

2023/11/19

《不當決策》(You're about to make terrible a mistake) 小心!你就要犯下大錯


作者:朱健豪 醫師


真心相信自己不知道所有答案

歷史上,因為領導者作出錯誤決策因而付出重大代價的情況並不罕見,例如本有機會低價收購Netflix股權的影視霸權,卻因為認知偏誤做出不當決策,如今幾乎淡出我們的視線之外,Blockbuster。

這些人並不是拙劣的領導者。這些人是一流領導者,甚至是偉大的領導者,只是他們做出可預測的三流決策。

當我們知道錯誤是什麼時,便可以設法努力避開錯誤;然而認知偏誤卻不是這麼一回事:我們很難意識到本身正陷入認知偏誤的陷阱;即便意識到少數偏誤,依然存在著許多會濳在會影響決策的偏誤;最後為了修正這些偏誤,我們願意付出多少代價?


優質決策3支柱

因此,與其積心處慮地設法避免個人認知偏誤,倒不如直接從改善組織的決策方法著手,關鍵在於合作+流程。藉由有效合作,有些人可以消除其他人的偏誤;透過優化流程,來降低團體迷思。

1. 對話

唯有透過對話,才能促成組織內的合作。組織內的對話不會自然發生,必須透過一些技巧來誘導其他人發言,讓彼此的真心話得以交流。

所有人渴望發表真心意見,前提是對話必須尊重、傾聽必須真誠,而不是表面上的作作樣子,各種虛假對話。


2. 歧異


對話本身並不足以降低偏誤,而是經由對話可以讓我們獲得異見。光是聽到他人提出的不同意見、甚至是挑戰的立場,就足以激發組織內成員去思考其他的可能性,有機會降低團體迷思的形成。

而歧異可以來自於內部,更可以來自於外部,請教適切外部人士的意見,有助於獲得更不一樣的異見。


3. 決策流程


如果一個組織的決策流程會妨礙對話與歧異的產生,那一切都是空談。


組織內僵硬、制式的決策流程,是扼殺對話與歧異的常見兇手。彈性具備靈活的決策流程,必要時適當的冒險,有助於獲得大量有益的想法,作為決策的思考。



後記

雖然本書旨在改善團體的決策品質,但作為個人依然有許多值得借鏡之處。

無論具備多少智慧或知識,只要是人,就存在偏誤,無論多麼謹慎的思考,最終依然可能做出不當的決策。

每當我們必須做出一些重大抉擇時,無論是自己多麼熟悉這樣議題、或是非常有自信的領域,永遠記得還是有無可避免偏誤存在。我們應設法與可能的利害關係人對話,並試圖獲得同溫層之外的異見。

當然,更要記得如果以上這些流程淪為形式,並不是真心想去獲得其他意見,那麼我們還是會犯下大錯。

成功的策略都不相同,失敗的策略都似曾相識。唯有真心相信自己不知道所有答案,才能降低偏誤,做出良好決策!


真心相信自己不知道所有答案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

2023/11/14

《AI未來賽局》(The big nine) AI對人類來說是場災難


作者:朱健豪 醫師




別讓少數科技寡頭定義我們的未來

我們與AI共存的未來會從失去對小事情的控制開始,今天認為理所當然的人性會不斷被侵蝕。

然而事情不一定要這麼發展,趁ㄧ切還來來得及之前。

當我們拱手讓出權力,讓AI為每個人做出決策,而這個系統又是由一小群人所設計的,這時候社會會發生什麼事?

人工智慧具備AI聚落的思想,它們會優先考慮創造者的價值觀、理想和世界觀。但是,它也開始發展出自己的思想。

然而,這些特定的科技巨頭正在開發代表我們所有人利益的自主決策系統。

透過挖掘與整理我們的資料、訓練機器學習演算法的系統和技術,以及優化效果,九大巨頭正大規模地輕推我們的選擇。

它以幾乎難以察覺的方式,漸漸在改變我們的價值觀。


AI發展的3個隱憂

由於AI的訓練模式與其複雜性,寓含了幾點值得我們深思的隱憂:

1. AI僅具備狹隘的價值觀

目前發展AI的巨頭來自於美國與中國。這些科技巨擘內的工作者都有著相似的學經歷、來自類似的家庭、文化,群體迷思作用下,讓他們彼此的價值觀更加極化。

AI的訓練過程中仰賴被餵養的內容,導致無形中AI培養出一套來自於它們創造者的狹隘價值觀。毫無疑問的,這套價值觀顯然無法套用在這世上的其他區域。


2. 科技巨頭的權力壟斷


隨著AI與雲端技術的發展,從個人、企業到政府機構,我們比以往都更加依賴這些數位科技。而這樣的依賴,也將間接導致科技寡頭們的權力膨脹。

當整個社會乃至地球都依賴著他們,我們怎麼又可能期待立法者能對這些科技巨頭有所作為。


3. 逐漸失去人性


我們生活,早已與各種便利的限制性領域AI變得密不可分,舉凡手機常用的便利APP都與之有關。而這其中乃是藉由犧牲一小部分的自主權,來換取更為便利的效益。


日後更為強大的通用AI或是超級AI問世,漸漸得人類把決定權交出,依靠AI幫我們做出決定。然而無論是開發者或是使用者,無從得知這一決策背後是如何運作,皆來自於AI的自我價值觀,而非每個具備著靈魂的人類。



4. 了解更多


一旦前3個步驟能順利達成目標,在26秒內引導讀者閱讀200字以內的文章,便是準備退場的時機。


藉由放置更多的資料來源,讓讀者充分感受到被尊重,既能在簡短的文字獲取必要資訊就此打住,抑或是能輕易的投入閱讀相關內容。



後記

即便不喜歡嘗試新鮮事物的我,每天也享受來自許多AI相關技術的便利,這也是我們無法抵抗的趨勢。

然而本書道出許多令人不安、而且也實際正在發生的隱憂:人們幾乎無條件的效忠科技巨頭。如果我們任由的這樣的趨勢發展,或許如同魔鬼終結者那一般的末日終將來臨,而我們卻找不到一位如同阿諾史瓦辛格這樣的救世主。

但身為地球公民的我們,任何議題都有個體所能發揮的空間。從今天起,我們該關心AI相關發展,不只是專注於科技巨頭,口沫橫飛地告訴我們AI的便利性。無論一項科技有多創新,我們應該把安全擺在優先地位。

在使用任何科技巨頭提供的便利服務時,花一點時間閱讀,以往3秒滑過、便無腦勾選同意的服務條款。了解一下他們如何運用我們寶貴的使用者資料,發現不對勁時,務必克制自己不去使用。也該花點時間思考,使用各種便利服務的必要性,以及可能對未來的影響。同時也盡可能地讓親朋好友意識到這麼做的重要性。

趁一切還沒太晚之前,起身去了解科技巨頭如何探掘並使用我們的資料,不讓他們定義我們的未來生活。


別讓少數科技寡頭定義我們的未來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

2023/11/09

《常識統計學》(Standard deviation)數據經常欺騙我們


作者:朱健豪 醫師




對於數據應當保持懷疑

人們用數據欺騙我們,我們也經常用數據欺騙自己。

我們生來便有以某種方式理解周圍世界的傾向——發現模式,並且編造出解釋這些模式的理論。我們低估了毫無理由的隨機事件生成幸運或不幸模式的容易程度。

即使能夠得到比較充足的資訊,我們也不會永遠留意數據的偏差和無相關性,或者科學研究的缺陷和誤導性。

現在,面對豐富的資料,研究人員通常不會花費太多的時間區分優質資料和垃圾,或者區分合理分析和垃圾科學。更糟糕的是,我們常常不假思索地認為,我們處理大量資料永遠不會出錯。


辨別數據的4個盲點

數據理想上是為了讓我們生活上有所指引,但無論是有心或無意的採納不恰當的數據,可能會讓我們付出慘痛的代價。

在相信任何數據前,以下4點是我們必須提醒自己的:

1. 我們容易受到模式引誘

人類天生擅長找出模式,一但找出數據背後的模式,我們便深信不已,開始緊盯著支持模式的數據,忽略任何相佐的證據。

當連勝時,我們更加確信自己觀察到的模式是正確的;但在連敗時,我們卻會找出一堆藉口,以便支撐自己的信仰,畢竟,我們相信這就是事實。


2. 忽略了幸存者偏差


絕大部分容易取得的數據,都屬於回朔性的資料。這樣的資料問題在於:看不到淘汰者發生了什麼事。

這樣的數據只能檢視過往,無從預測未來。不能從後視鏡向前看,但偏偏我們都都喜歡這樣做。


3. 充滿障眼法的圖表


視覺化的圖表可以清楚呈現數據要告訴我們的現象,但更可以混淆視聽、幾可亂真。


留意那些間隔不固定、缺乏0點或是兩個縱軸的圖像,對方很可能要欺騙你。



4. 神槍手謬誤


即便是一筆雜亂無章的數據,想要從中找到解釋的人,最終一定有辦法找到解釋。


假冒的神槍手會先射出一堆子彈,找出命中最多的位置再畫出目標,同時抹掉其餘彈孔。


同樣的,我們應該先提出理論,接著使用數據來驗證理論,就像真正的神槍手,先畫出目標再開槍。



後記

在這個講求數據的年代,我們被各種數據所淹沒,學會去懷疑各種提出的數據,跟如何運用數據一樣重要。

提出數據的一方無非是為了證明己身觀點,只要有心,任何人都能從亂數中找出一定模式,從而印證自身觀點。

為了避免被數據所誤導,看到任何數據時,務必試問自己:眼前呈現的數據遺漏了哪些部份?這些數據是否只能回推過往或是極為特定的情境,無法用預測未來或是生活其他場景?

同時也要自我警惕:從數據中發現理論不是新鮮事,唯有把理論放在其他數據內才能獲得驗證。

缺乏理論的資料僅是資料而已,缺乏資料的理論僅是理論而已。


對於數據應當保持懷疑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