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10/14

【閱讀心得】《看穿假象、理智發聲,從問對問題開始》(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批判思考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作者:朱健豪 醫師


確認以下的圖表,哪裡有問題?
 

數據試圖證明的事,往往不是表⾯上看到的那樣。


本書談什麼?

「雖然我不是數學家,但這聽起來不錯對吧」

相信部分的人應該對此不陌生,前一陣子出現在Youtube的洗腦廣告,說服大眾藉由電商可以發大財。

又或是最近沸沸揚揚的學歷論文爭議,多方爆料資訊,試圖說服我們候選人的學歷造假,進而影響投票的行為。

社群平台與網路媒體,充斥各種光怪陸離的內容,各行各業乃至於你我,藉由社群平台與眾人溝通交流,如果不具備批判思考能力,將陷於飽受不理智溝通與假新聞的陷阱之中,無形之中蒙受重大損失 。

手機與網路,我們面對著海量資訊,絕大部份都隱含說服人的意圖。往往其中的內容都是訴諸情感而非理性,忽略了理由與證據的重要性,比的不是誰的邏輯推理較嚴謹,而是誰的聲音比較大聲。

所幸,我們可以藉由發問,從問對問題開始,協助自己判斷資訊的「含金量」,同時也培養自身的批判思考能力。唯有經過批判思考,我們才能決定是否接受對方所傳遞的觀點。


圖片來源:商業周刊

問對問題才能得到答案
我們必須堅持⽽理性地掌握信念與結論。否則無論遇到何⼈,都會淪為他們的⼼靈奴隸。我們都得仰賴他⼈,前提必須是經過精挑細選。

面對一則新聞、社群媒體上的言論或是廣告,我們可以藉由幾個自問自答,協助我們看穿假象、理智發聲!以下擷取部分問題與大家分享:



1. 論述裡是否有曖昧不明的地方
如果我們接受作者的論述,卻不要求他釐清哪些曖昧不明的措辭,那麼我們根本不了解⾃⼰到底同意了什麼事

|確定關鍵語彙和措辭的位置|
必須先釐清這些詞彙的意義,才能決定是否同意溝通者的結論。

用以確定關鍵詞彙的線索:
(1) 留意越是抽象的字詞或措辭,越有可能出現多種解釋 
(2) 利⽤⾓⾊互換法,抱持和作者相反的立場,如果可以⽤不同的⽅式去詮釋某些語彙或措辭,就可能找到曖昧不明的詞彙


情境脈絡與曖昧不明

作者和說話者很少定義他們使⽤的詞彙,因此,通常得從字詞所處的情境脈絡去推斷。



2. 推理有無謬誤?
謬誤是⼀種推理「詭計」,作者可能⽤來說服你接受他的結論。

一則論述從理由推導到結論的過程中,常常伴隨著推理的謬誤,以下為常見的推理謬誤:

⼈⾝攻擊謬誤

抨擊或污辱⼀個⼈,⽽不是就事論事,直接論及那個⼈提出的理由。

滑坡謬誤

假設同意某項⾏動之後,將引起⼀連串不好的事情發⽣、⼀發不可收拾。

追尋完美解決⽅案謬誤

是⽤某種解決⽅案之後,若部分問題還存在,便認為不該採⾏那個解決⽅案。

訴諸群眾謬誤

利⽤廣⼤群眾共通的情緒,企圖⾃圓其說,誤以為⼤眾喜歡的事都是好的。

訴諸可疑權威謬誤

引⽤權威的話來⽀持某個結論,然⽽該權威對於眼前的議題缺乏專業知識。

訴諸情緒謬誤

運⽤容易引發情緒的⾔語來讓讀者或聽者分⼼,使其忽略相關的理由和證據。普遍受到操弄的情緒包含恐懼、希望、愛國主義、憐憫和同情⼼

稻草⼈謬誤

扭曲對⼿的觀點,使其成為容易攻擊的箭靶,因此,我們抨擊的觀點實際上並不存在。

⼆選⼀謬誤

以為只有兩個選擇存在,實際上選擇可能多於兩個

光彩奪⽬的泛泛之論謬誤

運⽤含糊不清、訴諸情緒的歌功頌德詞彙,引導我們傾向於認可某件事,卻不仔細檢視相關的理由。



3. 證據的價值?:證詞或訴諸權威
打算說服我們的一方,總是會使用他人證詞(如代言人)或訴諸權威的方式迷惑我們,此時我們更應謹慎的檢視對方所提出的證據


|以證詞為證|

我們不該理會個⼈證詞,除非對證詞證據提到的專長、利益、價值、偏⾒要有更深入的認識:

(1)選擇性:發表證詞的⼈,往往都是選擇性注意,總是特別關注能證實他們信念的資訊
(2)個⼈利益:證詞來⾃於可因作證⽽受益的⼈
(3)資訊遺漏:證詞極少提供充分的資訊,作為判斷的基礎
(4)⼈的因素:提出的⼈老實厚道、值得信賴,不由得「想」相信他們

以訴諸權威為證

為什麼我們應該相信這位權威?

(1)就溝通的主題⽽⾔,權威⼈⼠具備多少專長與學識
(2)權威⼈⼠是否關係良好,能透過特殊管道取得相關的事實資料
(3)我們有沒有好理由相信權威⼈⼠不受「扭曲影響」?



4. 證據有多好?:研究報告
現今各種資訊內容,尤其是產品廣告往往喜歡利用研究報告作為理由,說服我們相信廣告方「想要傳遞的內容」。

|有偏差的調查和問卷|

解讀調查與問卷的意義時,要非常⼩⼼謹慎:

(1)由於種種理由,⼈們往往掩飾事實真相,⼝頭表述未必能準確反映真實的態度
(2)調查問題的⽤字遣詞明確與否,影響不同⼈對問題的解讀
(3)調查的⽤字遣詞或情境脈絡是否有偏差。問問題的⽅式改變,可能會對回答問題的⽅式產⽣很⼤的影響

|研究報告的可信度|

當溝通者訴諸研究調查為證據來源,牢記以下各點:

(1)研究報告的品質差異很⼤
(2)研究報告經常互相抵觸
(3)研究報告並沒有證明結論(頂多⽀持結論)
(4)研究⼈員也有期待、價值觀和需求,難免有所偏頗
(5)作者或說話者經常扭曲或簡化研究結論
(6)研究事實會隨著時間⽽改變(甚⾄推翻)
(7)研究報告的⼈為⼲預比重不⼀
(8)研究⼈員也是⼈,很難完全保持客觀(尤其牽扯利益的時候)



5. 是不是有對立成因?
對立成因是⼀種合理卻不同於作者的解讀,能夠⽤來解釋某種結果發⽣的原因。

對立成因普遍存在

找出對立成因讓我們在⾯對因果關係時,可以做出更好的回應。

|「唯⼀成因」或「成因之⼀」|

因果關係過度簡化謬誤:解釋⼀件事時,所⽤的因果關係因素,不⾜以說明事件發⽣的來龍去脈,或者過度強調⼀或多項因素的重要性。

|混淆因果關係與關聯性|

⼈有⼀種與⽣俱來的傾向,對於互有關聯或者「⼀起出現」的事件,能從中「看出」由某些事件造成其他的事件。但是這種思考⽅式往往⼤錯特錯。 

混肴因果謬誤:混淆事件的「因」和「果」,或者未能認清兩件事可能互相影響。

忽視共同成因謬誤:未能認清兩件事之所以有關係,可能是受共同的第三項因素影響。

|混肴「在這之後」和「由於這件事」|

因為⼈有強烈的傾向,相信如果兩件事差不多同⼀時間發⽣,那麼⼀定是先發⽣的事造成後發⽣的事,犯了「後此謬誤」(Post hoc fallacy)。

|解釋個別事件或⾏為|

「基本歸因錯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我們在解讀別⼈的⾏為時,往往⾼估個⼈傾向相對於情境因素的重要性。我們傾向於認為他⼈⾏為的成因,來⾃於內部(個⼈)多於外部(環境)



6. 統計數字可信嗎?
數據能騙⼈,⽽且頻率很⾼。數據試圖證明的事,往往不是表⾯上看到的那樣。


|混肴平均值|

看到「平均值」⼀詞時,⼀定要問:「選⽤平均數、中位數或者眾數,會有差別嗎?」。此外,確定全距與分布⼀樣重要。

!圖表!

|以遺漏資訊的⽅式⾏騙|

看到統計數字,⼀定要問,還遺漏了哪些相關資訊?:

(1)盡你所能,了解統計數字是怎麼來的
(2)對於內⽂所說的平均值,要設法尋求更精確的定義
(3)利⽤統計數字證實⼀件事,並進⽽證明另⼀件事時,要提⾼警覺
(4)依據結論⾃⼰反推要怎樣的數據,進⽽與作者提出的證據比較
(5)根據統計數字提出你⾃⼰的結論,如果你的結論和作者不符,那其中⼀定有什麼不對勁
(6)特別留意遺漏的數字和百分率,以及遺漏的數字對比



7. 找出任何可能的合理結論?
作者和說話者的論述,經常會把我們受限在二選一的框架,讓我們看不清楚議題的真相。

⼆分思考:考慮多種結論的絆腳⽯

重要的問題,很少能以簡單的「是」或「否」的⼆分法回答。要避免⼆分法思考,可以把結論定性化,將結論放到某個情境脈絡中去討論,也就是視情況⽽定,有條件的「是或否」

|灰⾊思維:兩⾯或多⾯|

灰⾊思維⽬的在替複雜的問題找出「是非」以外的答案。⿊⽩思維只給兩個答案,塑造快⼜令⼈滿意的假象。

「如果」的好處

使⽤「如果」⼦句,得出某個結論時,我們不必假裝⾃⼰對某個論性議題懂得比實際上還多。表⽰對於沒把握的議題,根據特定的主張或假設得出某⼀結論。 

「如果」可以讓我們多⽅考慮結論、擴⼤可能的結果清單,好讓⾃⼰從中選擇意⾒。「如果這樣的狀況下,我認為應該…」。



後記

在閱讀此書之前,一直沒有機會接觸邏輯思辨的相關資訊,從前對於專業外的資訊也鮮少以批判性的思考來解讀,也因此對於一些似是而非的資訊感到困惑,卻又無從突破,無形之中就被牽著鼻子走了。

但在閱讀此書後,有了不一樣的情況。以台灣常見的政治攻防手法來說,某些政治人物常以「訴諸群眾」、「訴諸情緒」甚至「人身攻擊」等推理謬誤操作議題;部分媒體使用「統計數字」與「遺漏資訊的方式」來吸引點閱率;而各種氾濫的廣告以來源不明的「研究報告」、「可疑的專家」或是「網紅證詞」等手段來達到行銷目的。這些都是我們日常所面臨的挑戰,每天數以萬計的資訊,都試著要迷惑我們、欺騙大腦。隨著科技與資訊的發達,將日益惡化嚴重。

面對這樣的威脅,所幸,我們可以藉由簡單的自我提問:理由是什麼?理由到結論的推理正確嗎?數據報告可信嗎?有無其他可能的原因?,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相信對方,進而看穿假象、理智發聲,奪回自身大腦主控權。

提問是跨越假象的康莊大道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