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3/04/30

【閱讀心得】《從內做起》(Developing the leader within you) (上)4堂課喚醒內在領導力


作者:朱健豪 醫師


 領導力就是博取人來跟隨你的能力 

我們在日常之中,都是分屬於各種團體的一份子:家庭、班級、社團或公司行號,在這些團體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管理階層下達指示,部屬接受並執行命令。

可能大家也會有類似經驗,同樣的決策,經由不同的上司傳達或執行,下屬卻可能產生天壤地別的反應。有些上司,我們心甘情願的為其效力;反觀有些上司,光想到就令人作嘔。

很大部分的原因可能來自於領導力的差異,造就了管理者與領導者的不同,管理者使用權勢驅使部屬,而領導者發揮信任帶領跟隨者。


本書談什麼?

許多人卻認為領導力與自己無關。或許,那是因為他們有以下這些先入為主的觀念:

我不是「天生的領導者」,所以我無法領導;


頭銜和資歷自動會使我成為領導者;


工作經歷自動會使我成為領導者;


等到我身居要職,再開始發展自己的領導力。


實情卻是:領導力是潛藏在每個人體內的一項超能力,仰賴後天每日刻意的訓練


沒有人「一開始」就是領導者,但人人都可開發自己的內在領袖!




喚醒內在領導力基礎的4觀念


1. 領導力的定義:影響力
影響力是領導力的真實開端。

|老闆驅使員工,領袖則會指導他們

領導力就是影響力,吸引他人追隨的能力。領導力可以分為5個層次:

(1)職位:擁有職位頭銜的人握有一定的「權利」,但這個階層的領導者影響力只限於他職權範圍,也就是說在工作之外這樣的人毫無影響力

職位型領導者常見的特徵包含:他們的安全感來自於頭銜,並非仰賴他們自身的才幹;在職務之外無法使他人跟隨自己,甚至在職務內必須依靠上司來發揮對他人的影響力

(2)認可:獲得認可的領導者,也具備較多的影響力。人們若無法與你相處,又怎麼可能與你同行?藉由滿足團隊成員們的期待,建立良好「關係」,獲得信任,增進影響力

(3)生產:藉由協助團隊成員獲得成就,甚至讓他們協助彼此獲得成就,一起製造成果。在認可層級的「關係」上,加上生產層級的「結果」,可以讓我們創造一個強而有力的團隊

(4)立人:協助他人激發潛力,甚至成為領導者,也就是一個「複製」的概念。優秀的領導者除了自身能力外,更具備培育他人的意願與能力。如此一來,人們會對我們自發的尊敬與忠心,也讓組織更加強大

(5)顛峰:僅有少數領導者能達到的境界,藉由「聲望」,讓自己的影響力擴展到組織之外

領導力的層級是互相累積堆疊的,並不會隨著進入下一個層次就失去了原有層級的影響力。但值得注意的是,領導力的層級是需要與時俱進的,有著跌落原有階層的風險。


2. 領導力的關鍵:優先次序

成為智者的技巧就是,知道什麼是可以忽略的事。


優秀的領導者深知時間是寶貴的資源,因此各種事務的選擇—優先次序就是關鍵。

(1)聰明工作:我們都知道要努力工作,但努力不代表會獲得相對應的收穫,甚至只是在浪費時間。領導者必須學會善用一般人浪費掉的時間

(2)不能「全部都要」:什麼都想要顧及的情況下,常常都是「全部都沒有」

(3)「好」是最好的「敵人」:為了最好,有時候必須犧牲「好」的選項

(4)積極主動:代表是一種選擇,而不是「消極被動」的等待虧損。試著從「我是否有事做」過渡到「我該做什麼以達到效果」

(5)做「重要的事」:我們日常被「急迫的事」所填滿,以至於我們看不到什麼是
「重要的事」,尤其是不急迫且重要的事情,往往會影響我們整個人生

|當小需求太被關注,大問題就會產生

知道了概念,那實際上該如何做出優先次序的決定?我們可以這樣試試:

(1)帕累托法則:或稱80/20法則,20%的關鍵少數會決定80%主要成果。我們也該把心力投注在關鍵少數上

(2)3R決定法:要求(Requirement)、效益(Return)和報償(Reward)。把任務與3R對齊,自己應該做的、做得好的、以及喜歡做的,找出屬於自己的優先要務

(3)保留餘裕:在滿滿的行事曆空出一些時間,讓自己有餘裕可以思考與恢復精力。過於忙碌的人無法成為優秀的領導者




3. 領導力的終極考驗:創造正向的改變

要進步就要改變,要完美就經常改變。


我們都深知改變很困難,但事實是人不會天生抗拒改變,而是拒絕「被」改變。我們忘記生命本身就是一連串的交易,導致許多人緊抓著擁有的,抗拒交易去獲取其他東西—包含進步。協助他人產生正向改變,克服抗拒的心態,正也是領導者的義務。

|得到的每一個東西都會讓你失去某些東西

為了克服跟隨著抗拒改變的心態,身為領袖的我們,必須把改變時可能的恐懼考慮其中,同時給予足夠的時間,盡量讓每個人都能搭上改變的列車。要記得這些改變,不是為了自己。領袖自己能走多遠不是重點,重點在於能帶領別人跟著自己走多遠。


我們可以藉由「提早規劃」(PLANAHEAD)來引導跟隨者,創造正向改變:

(1)預先決定需要的改變(Predetermine the change that is needed):昨日的成功是明日要成功的最大敵人。我們很容易習以為常,自然就看不見問題所在

(2)編排步驟(Layout your steps):越大的改變,需要越多的步驟去達成

(3)調整優先次序(Adjust your priorities):改變的另一道難題在於由內而外的改變,身為領袖必須避開表面改變的陷阱

(4)通知關鍵人物(Notify key people):在爭取更多人同意之前,領袖必須指認出改變的必要關鍵人物,並爭取他們的認同

(5)給人時間來接受(Allow time for acceptance):宣布改變經常為團隊帶來困惑、恐懼,領袖務必給予團隊充分時間消化接受

(6)進入行動(Head into action):我們無法等待所有人同意再
進行改變。獲得大部分關鍵人物的同意後,便可進入行動。一項遠見會把人區分開來,行動可以讓我們發現誰是哪一種人

(7)預期問題(Expect problems):許多時候跟隨者的擔憂來自於自己知道的比領袖多,認為領袖對於改變可能造成的問題還沒做好準備。因此我們必需先主動指出可能最糟的結果是什麼,以安撫人心

(8)總是指出大大小小的成功(Always point to the successes):漫長的改變過程,需要經由各種成功來激勵人心,即便看似微不足道

(9)每日檢視進展(Daily review your progress):在真正達成改變前,團隊很容易回到老方式做事情,每日檢視團隊進展可以防止類似的情形


4. 領導力的捷徑:解決問題

務實會讓人把別人視為問題的事視為機會。


身為個體,只要處理自己的問題。而當作為領導者時,則必須處理種人的問題,然而問題不一定是問題,除非我們視之為問題,畢竟問題對領導者而言,是有許多的潛在益處,因此解決問題變成了獲得領導力的捷徑:

(1)問題讓我們認識自己:藉由處理問題,從中獲得的經驗,可以讓自己變得更好的領導者。而根據期望值理論,我們越相信自己能找到答案,就更有動機的努力找到答案,便可以創造更多的成功,如此正向循環

(2)問題讓我們認識別人:經由他人對問題的反應,可以了解到對方的為人,是遇到問題就放棄?還是製造出更多的問題?抑或是把問題視為墊腳石?領袖不能永遠代替他人解決問題,但可以陪同並訓練他們解決問題

(3)問題讓我們認識機會:當我們把問題套用機會的濾鏡來分析時,我們便會從中看到許多機會。學會在問題成真前,辨識出潛在的問題並制定計劃,除非一開始就計畫好,否則問題的情況很少會變得有利;藉由把模糊困難的問題,化為具體簡單的問題,任讓我們看清問題

|困難當中藏有機會

身為領導者,更要避免因問題帶來的情緒或雜訊讓我們失焦,看不清問題。試著用一些問題或系統來協助自己釐清並歸納方案:

(1)問自己問題:

誰與問題最接近?
這些人通常知道該怎麼做,只是缺乏資源或許可

誰知道我必須知道的?
哪些人可以給予我們建議或協助

誰願意去做?
除了有能力,意願較高的人相較之下可以做得更好

解決方案影響多大?
影響範圍越大,需要同意的人就越多

改變所需的信任是否足夠?
就算解決方案很好,沒有信任也無法獲取大家同意

(2)問題解決框架:

領導:這個問題如何影響我們?

人力:我們有合適的解決人選?

時機:現在是解決問題的好時機?時間是否充足?

遠見:這個問題會如何影響我們的目標?

優先:問題是否把我們偏離了優先事項?

價值:我們的價值是否因為問題而面臨妥協?

(3)強調以合作來解決問題:
最會解決問題的人不會單打獨鬥。領導者會用10%的心力來替大家定義問題,花80%的心力聆聽並協助團隊的思考激發點子,最後10%才是加上領導者的經驗增加價值

這一切,都仰賴我們,創造一個讓大家有話說出來的環境,鼓勵、提問、引導的方式,任何點子都能被尊重


探討解決方案固然重要,但沒有採取行動一切都是紙上談兵,武器再怎麼仔細瞄準,沒有發射終究是空談。隨著行動,有時更好的方案也可能因此進入視野。希望或等待不能解決問題,行動才能克服問題。

此外,身為領導者,更要在每次的問題中積極尋找,看見別人沒能看見的機會與教訓,讓自己的團隊更好。



後記

無論自願或是被迫,在人生的各個階段,我們都有機會肩負領導的職責,如班代、幹部、父母等,如何領導自己的跟隨者,儼然成為一輩子的議題,但對於領導我們可能都有類似的誤解。

我以為許多檯面上的領導者,藉由天生的魅力,自然而然便能吸引眾人追隨,成就一番事業。但原來領導力如同其他能力,都是潛藏在每個人的身體內,是需要後天刻意喚醒並加以培養。如本書書名所揭示--從內做起,要成為領導者,我們必須先從自己的內在做起。

市面上許多商業管理的書籍,強調系統性的方式來達到「管理」,固然有其效益,但會讓我們停留在「管理者」的思維與作風,想要更上一層樓的成為領導者,則必須要有更不一樣的影響力,號招跟隨者與自己前行。

自己從學生一路至今,大部分都是處在部屬的地位居多,主觀感受來說,絕大部分的上位者都停留在於「職位」階層的領導力:針對組織內的「優先次序」、「創造正向改變」、「解決問題」等議題,無法有效的與大家建立關係,產生眾人樂見的結果,自然也無法提升為「認可」或「生產」階級的領袖。

經由對事務優先次序的安排、創造組織內正向的改變,以及解決各種問題等外在行為,從中獲取自己對他人的影響力,是培養領導力的入門捷徑。但如果要讓我們自身的領導力更上一層樓,唯有從最根本內在做起,才能自然而然的「以身作則」。




領導他人,從內做起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

2023/04/22

【閱讀心得】《我想跟你好好說話》4步驟練習同理心


作者:朱健豪 醫師



 常用哪一種語言,就會造就哪一種人際關係、哪一種命運 

人生中的許多難題,都跟溝通脫不了關係,無論是職場中與上司或同事的摩擦、難解的婆媳問題、夫妻失和、親子關係疏離等。

成也溝通敗也溝通,溝通的重要性已不言而喻,卻也是非常困難得一項技巧。

但如果我們從人的本性思考,會發現除了少數別有用心的情況下,沒有人說話是為了要讓別人討厭自己、痛恨自己。當開口跟對方溝通,肯定都是希望達到自己想要的某種結果,卻在過程中變了調,變成了一場情緒導向的輸贏遊戲,溝通的初衷就這樣掩蓋在各種謾罵猜忌之中。

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讓這個堵死的「溝」得以清「通」呢?

本書談什麼?

每一個人天生都是友善、溫暖的,不會沒事就開口罵人、講出難聽的話,把自己搞得沒人愛。漸漸長大後之所以會說出傷人的話,使用上述這些暴力型語言,往往是後天學來的習慣。

事實上,即便爭端真的是因對方而起,但也與我們的回應方式有關。

全世界——無論哪個種族、哪種文化——都有兩種不同的人。一種人很在乎「誰對誰錯?」(Who is right and who is wrong),在人際相處上,這種人常因生活中的不如意而耿耿於懷、容易有攻擊傾向。另一種人則不那麼重視對與錯,他們追求的是更美好的人生,關心的是該做什麼、說什麼,能讓自己的人生更美好。


非暴力語言就像長頸鹿一樣,有更高更廣的視野及高度,還有一顆強大的心,願意聆聽與包容;而暴力語言則像豺狼,領域性、控制欲及攻擊性強,習慣自我防衛,凡事總要爭個輸贏。


藉由簡化的4步驟,讓我們以具備建設性的溝通方式,練就非暴力溝通,展開健康的合作,讓人生更美好。




非暴力溝通的4步驟


1. 觀察
具體的說出看到與聽到的事實,不帶有評斷。

在與他人溝通的過程中,我們很容易因為對方不經意的一句話,因而觸動敏感的神經,引發內心的防衛機制,甚至怒火中燒,也導致溝通注定以失敗收場。

會有這樣的反應,主要是對方的話語中,夾帶著評論,內心的警報系統自然響起準備應戰。例如「每當另一半問我為什麼沒洗碗,誰都知道不是字面上的意思」你怎麼這麼懶惰。

因此,作為非暴力溝通的第一步,我們必須學會觀察,觀察哪些事情引起了自己的情緒反應,並以不帶評論的方式敘述事實,就像監視器一樣完整的把事發經過呈現出來。例如「你對我很冷淡」改成「我發現今天吃飯時你都在滑手機」。

藉由這樣的觀察,可以讓雙方把焦點放在溝通的目的而非情緒上,釐清是那個部分引發了自己的情緒。同時不帶評論的方式,也讓對方更能接受到我們想傳遞的訊息。

分隔情緒與事實作為溝通的第一步,不去計較輸贏,專注達成最終的友善溝通。也就是說,我們可以從選擇玩「誰對誰錯」的遊戲,改成「如何讓自己過得開心」的遊戲。


2. 感受

當下內心的感受,與過往無關


這裡的感受,指的是自己內心狀態的陳述,而非對他人言行產生的評價

唯有透過感受,探索自己內心的聲音,才能釐清自己有哪些需要被滿足。而當我們能分辨自己的感受與需要時,才能去了解他人的感受與需要,也才能同理,促進良好的溝通。

如同上一步觀察,我們很容易把「感覺」與「評價」混為壹談。我們無法替他人感覺,只能感覺自身情緒。例如「我生氣」是一種感受,「我感覺你在生氣」則是一種評價,這樣的表達方式除了沒有表達自己感受外,更是一種對他人行為的評斷,無助於溝通。

待我們養成觀察自我內心的習慣後,我們也會更擅於觀察對方的感受,自然也會「同理對方」,而非總是說出一些沒有同理心的言論,例如給對方建議甚至「規勸」。建議與規勸,意味著對方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

藉由觀察與感受,讓我們釐清溝通該著眼的問題點,而不是深陷在情緒的泥淖之中,非得爭個你死我活。


3. 需要

經由觀察與感受,協助自己探索未被滿足的需要。


每個人所有行爲的背後,都是為了滿足某種的自我需要

很多時候,當一個人對自己的需要沒有充分理解時,就會處在一種不滿意的狀態,也會對他人不滿意。內心深處有著渴望,需要獲得滿足,但卻無法具體的告訴外人,變得只能以迂迴的方式,以對他人批判的方式來表達這股渴望。也就是說,自己對於他人的批評與不滿,其實是間接的表達自己未受滿足的需求。

難怪我們總是把自己憤怒的原因,歸咎於他人的行為,但最根本原因乃是自己的需要沒有獲得滿足。

因此,在我們經由觀察並感受到自身後,該著手尋找自己需要被滿足的需求是什麼。當然,這樣的溝通方式有違直覺,我們習慣用不恰當的方式表達需要:告訴對方我們「不要」什麼,而不是自己要「什麼」。例如「家長請小孩不要看手機,結果小孩放下手機去看電視」

當我們學會了探索自身需要,自然也會擅長去探索對方的需要。如果他人以具體的問題指責我們,代表對方有著待釐清的需要;而如果是沒有針對單一問題,恣意的指責、東扯西扯,那代表對方目前需要發洩,有待我們更近一步的去釐清背後隱藏的需要。

4. 請求

根據需要,明確具體告訴對方,希望採取的行動。


一個適當的請求,是藉由開口請對方滿足自己的需要,同時也邀請對方提出請求,尋求一合作的方式來成全彼此。

而請求的最大問題在於:我們總是自尊心過於強烈,以至於我們很難低下頭來開口請對方協助。此外,更加要留意的是,很容易將「請求」與「要求」混為壹談。

真正的請求,必須是讓對方真正理解,同時容許對方拒絕或自願性的同意。請求也要具備3項元素:明確、正向、具體。例如「你可以給我一段時間安靜一下嗎?」

當我們鼓起巨大勇氣,終於跟對方提出請求時,要是得到了「不」的回應,那該如何是好?別灰心,更多時候對方只是還不知道如何回應,藉由說不,讓自己騰出一些空間,讓想法沈澱、消化後作出決定。



後記


要達到良好有效溝通,說起來簡單,就是拿出同理心即可。然而在現實中,卻格外困難。以我自身為例,關於談判、溝通、與改變他人的書籍也看了好幾本,但每當在面臨需要溝通的場合時,乘著情緒與直覺,對話於是就變了調:

對於較為親密的親友給起了建議,甚至否定對方的感受,「沒有這麼嚴重啦」、「你這樣做就好啦」

對於晚輩開啟說教模式,抑或是說自己的故事來「勝過對方」我更慘啦

對於另一半,開始進行冷靜分析,試圖理性剖析整件事情

而對於陌生人的挑戰,批判指示對方,「我的專業建議你這麼做」

以上完全是同理心的反面教材。

一個具同理心的溝通過程,應該是要讓對方「渴望被理解」的需要獲得滿足。如何知道對方實際上渴望什麼(當事人甚至也不清楚),唯有借助對方言談中透露的蛛絲馬跡,每一句話都是一道線索。就是要對方能夠在安全的情況下,說出內心的感受,而不是要隨時為自己的話語辯解、做出反駁。

也難怪「聆聽就是最好的溝通」,藉由耐心聆聽,感同身受,找出待滿足的需要,就是最好的同理心展現。

而我認為,訓練同理心的方式就如同書中提及的4步驟,先練習同理自己,讓自己成為高大友善的長頸鹿,用非暴力溝通包容他人。具同理心的非暴力溝通方式,不只是一種技巧,更是協助我們梳理自我身心,再與他人交流互動

溝通的價值,在於彼此的心聲都能被聽見、交流,即便最終結果不是自己所要的方向。

要從舊有的溝通模式轉換並不容易,但幸好我們有一輩子的時間來練習,多給自己一點同理心,開始用更友善的方式與這個世界互動。


It's wiser to find out than to suppose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

2023/04/16

【閱讀心得】《美國的決斷》台灣人應該知道的美國外交思維與決策


作者:朱健豪 醫師



 The strong do what they can and the weak suffer what they must. 

以上的文字對於身處台灣的我們在貼切也不過了。

面對日漸強大、蠻橫的中共,要抵禦這樣的獨裁強權,無可否認的我們非常需要美國的協助。


至於美國的協助會不會發生?會協助到什麼程度,常聽到的大致可分為兩派:

疑美甚至反美者認為,美國他們只在乎自身「國家利益」,根本不可能為了台灣與中共發生衝突。

而另一派的人則認為,台灣具有第一島鏈的關鍵戰略地位,同時也是東亞民主的象徵,也握有晶片重要科技,美國會出手相助台灣。

兩者各有理由,但在進一步認同前,我們必須了解「美國的利益」為何,才能推論美國的決斷可能為何。一個國家的利益,絕非簡單以「民主VS專制」、貿易經濟或是軍事力量等作為決斷。更何況美國是目前唯一的世界霸權,也導致利益自然更為複雜、宏觀,我們也不該以島國的觀點視之。


本書談什麼?

台灣人對美國的外交和軍事決策的形成機制與過程,以及形成這些機制的歷史,其實並不太了解,這可能來自於台灣過去的政治氛圍、或是因為台灣特殊的國際地位。

從美國建國後如何發展出獨特的國際觀,進而拓展領土開始講起,探討兩次世界大戰美國參戰的經緯、對戰爭策略的擘畫、戰後如何進行冷戰、對世界秩序的設計與引導,以及冷戰結束後如何面對世界新秩序。

美國的國家利益更複雜的建構過程,決策過程更受到理性決策、組織行為和政府政治三大因素的影響,不能單純的擬人化,更不宜以台灣政治的習慣去解釋。

了解美國對台政策產生的原因,其實有助於我們更理解台灣過去和現在的真實面貌。這是我們為什麼要了解美國的原因。

美國看台灣的態度,其實是台灣一面很好的鏡子。



藉由歷史與原則分析美國的決斷


1. 美國的外交史

美國作為近代第一個民主共和的國家,了解美國的歷史,有助於我們對其外交策略決斷的了解。

美國在建國初期,倚著「昭昭天命」(Manifest destiny)的理論,除了購地擴張外,併吞他國領土也可以自我合理化,認為藉此把理想的政治制度與自由帶給新領地上的居民。

到後期此一思想演變為美國的道德外交思維,及美國有義務協助其他國家抵禦歐洲殖民者(雖然美國本身也是列強之一)、共產主義、極權或恐怖主義。

一戰後,美國威爾遜總統提出的民族自決,雖然某部分也是考量到美國位於美洲的利益,但也反映出美國外交決策的一大思維:以土地上民族的自我意願為前提,也可說是道德外交的展現。

而在二戰後,美國不同於一戰的英法瓜分戰敗國的領土,反而是藉由馬歇爾計畫援助受創的西歐各國與日本、協助德國與日本建立民主政體,並推動聯合國等全球體制的建立,致力建立戰後的世界秩序,屬於國際關係理論中的自由主義(重視國際合作與集體安全)

而在美蘇冷戰中,美國把蘇聯視為頭號目標,致力發展國防武力,也實為國際關係理論中的現實主義(重視國家地位、強調軍事力量),北約也是基於現實主義與自由主義所催生的國際組織。

但也由於蘇聯崛起的關係,美國為了聯中抗蘇的需求,不得討好中共,也導致美中台三著間的關係也起了變化。

經歷韓戰與越戰的美國,更確立了軍事行動「減少傷亡,縮短戰爭」的行動原則。

雖然綜觀歷史,美國多次對外發動軍事行動,但絕大部分行動都提交聯合國,並獲得國際上的支持為基礎而採取的行動(伊拉克戰爭除外),這或許可以作為破除部分疑美論者的一項有利證據。

而從反恐戰爭中,美國為了爭取中國支持,因此近一步改善了美中關係,促進中國的壯大。
而美國也從反恐戰爭中,深切感受到在軍事行動中,來自於鄰近國家的支持程度,會大大影響行動中的軍力投射受限程度,間接也導致後續出兵協防台灣的意願產生變數。


2. 美國的決斷原則


關於萬一中國對台發動軍事行動,美國會如何協助台灣,一直以來都一個熱門的問題,100位專家可能會有100個觀點,眾說紛紜。隨著時間,美中台三者的關係、美國的民意基礎、乃至世界局勢都會變化,正也是大眾所說的美國利益,讓美國決斷的產生變數。

但如果我們可以用國際關係理論為主,以歷史為輔,這樣對於美國對台決斷,就能有一個較為系統化的觀點,並能有所應對。

(1)外交優先:攸關兩國以上的利益衝突,美國會優先採取外交手段,以進行斡旋,盡量避免衝突的發生,同時保有強大的軍事力量作為外交的最強大後盾

(2)道德外交:美國身為目前全球最強大的霸權,無可否認也是目前最願意為道義而戰的國家,具體展現在美國對於其他政權獨裁統治與侵略式行動時,所採取的應對措施

(3)現實主義:在現實的世界中,每個國家為了生存與安全,必須採取各種行為努力捍衛自身權益,尤其是軍事力量的強化

(4)自由主義:每個國家除了互相競爭外,更應該試著合作,共同打造彼此的利益,甚至一同團結來制裁秩序破壞者,創造集體安全


因此,我們可以這麼設想:

從歷史經驗,以及道德觀、現實主義與自由主義的揉和,形成了美國的決斷



後記


我們無法預測美中關係會有如何的演變,自然無法精確得知美國會做出何種決斷,更也無法得知中共最終是否以及何時侵略台灣。

但我們可以決定我們自身的應對,做好準備,無論美國是否協助台灣。此時地球的彼端,烏克蘭飽受極權入侵的慘劇,生靈塗炭,也是讓我們台灣人藉此反思的一個大好時機 - 為了捍衛在這座島嶼的生活方式,我們願意付出多少的代價

烏克蘭自從2014的克里米亞入侵後,開始積極備戰,強化國防。在戰事爆發後,軍民一心,舉國為了國家展現出令全球敬佩的決心,誓死抵抗極權入侵,因而獲得美國及北約盟友的各種協助,打出動人的衛國戰爭。

身處全球最可能爆發戰事的台海,我們有此覺悟嗎?
還是依然天真的以為只要我們「不挑釁」,中共就不會侵犯我們?


羊與狼做朋友,依然改變不了自己在食物鏈的地位。


萬一美國最終作出不協助台灣的決斷,那此時我們僅能依靠自身來抵禦中共,我們做好準備了嗎?

或許答案不會如此悲觀,但必須得反思的是,憑什麼讓美國犧牲他們的國民,來打一場與他們無關的戰爭?

無可否認,身處民主國家,關於國防自主或是軍購採備,一定會有不一樣的聲音。但更為重要的是,這些聲音傳遞給美國與國際社會的意義:要是連我們自己都不在乎了,那憑什麼要國際社會來協助我們?

國防軍備是一門非常專業的領域,仰賴眾多的軍人與專家協助運作,但也非常仰賴國民的支持,烏克蘭已替我們做了一個非常良好的示範。目前國防部也試著推動一連串的改革,包含因地制宜的採購軍備、各種戰備演習、發展國防自主、義務役的改革、教育招集等全民國防的推動,而這些改革,勢必會造成部分的民生困擾以及社會資源的排擠,但身為國民的我們必須了解為了國家的安全,這是屬於必要的犧牲。國防部改革的決心值得我們鼓勵,但更需要擺脫部分專業人士的傲慢,以及陳舊的觀念與陋習,多多傾聽民眾的心聲,與社會進行更多的互動與交流,自然獲得國民的支持,才能真正有效達成軍民一心,同島一命。

此外,我們也該積極拉攏潛在盟友,建立良好關係,以獲取戰時更大限度的支持。

以我們的鄰居日韓為例,經常性的與美國進行軍事演習與交流,同時在國內都有美軍基地。兩國也積極採購美式裝備,意味著他們願意和美國承擔同樣的國防負擔,同時也能在必要時和美國並肩作戰,在這樣的彼此默契之下,也可以大大增加美國做出軍事協助的意願與程度。

客觀的是最需要美軍來助戰的地方對於美軍來助戰的準備是最不足的。台灣一定要竭盡所能強化自身的防衛力量,其次是要有協助美軍援台的準備。

以色列人在歷史上多次亡國,從奔出埃及、巴比倫之囚、亞歷山大的迫害到二戰的大屠殺後,流亡全球的以色列人終能建利自己的國家。然而在建國之初,在穆斯林國家的包圍下,且無法獲得美國的支持中,舉國團結一致,經歷多次滅國危機,在付出許多血淚下保家衛國。也是因為這樣的獨立自主,讓美國在中東政策上能有更多的彈性,在不需直接軍事介入下,進而獲得美國大力的協助。

現今的烏克蘭,也是採取類似的模式獲得北約為首的援助。但反觀2014年的烏克蘭,親俄勢力的領導人,最終引發了一場被強權併吞領土的悲劇。但跟國土廣大的烏克蘭不一樣 - 我們無路可退

強者為所欲為,弱者承受一切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

2023/04/11

【閱讀心得】《一流的人如何駕馭自我》(The passion paradox) (下)3個觀念駕馭自我熱情


作者:朱健豪 醫師


 沒有人願意庸碌一生,但也沒必要追求「完美」

熱情。

這兩個字無論是在學校的畢業典禮、名人給出的建議或是勵志書籍乃至心靈雞湯的文章,早已成為老掉牙的論調了。

大家都知道要找尋並發揚自己的熱情,但,更多時候,熱情如火反而會引火自焚。


本書談什麼?

所有人都要我們發掘熱情所在,卻沒人告訴我們怎麼做,更別提如何與熱情共存。大多數的熱情一開始都是積極正向的作為,但接下來往往會變質。成也熱情,敗也熱情。

聽起來有點矛盾,對吧。

我們所認定的成癮受害與熱情有成之間,經常只是一線之隔。若未主動經營熱情,可能反過來遭遇危害。要是能主動經營熱情,那麼與熱情共存有助於促進健康、幸福與整體生活滿足感。

上一篇提到了那些聞名世界的一流企業家、運動員,他們是如何培養出適當、和諧的熱情呢:

(1)按部就班的挖掘與實踐熱情
(2)避免外在成就與恐懼驅動熱情
(3)養成專精習慣與和諧熱情共存

而本篇則是進一步分享,在培養出和諧的熱情後,要如何進一步調整甚至駕馭熱情



駕馭自我熱情的3觀念


1. 不平衡才能活出一流人生
人生偏重一端不一定有害,各有側重的生活有許多好處。

我們的時間、精力有限,對一件事情越熱情投入,就越難分出心力顧及其他事物,因此熱情與生活平衡,基本上難以並存。

也就是說為了熱情,無形中我們勢必做出一些犧牲。然而問題不在於犧牲,而是在投入並體驗熱情的過程中,我們會因為慣性而持續邁進,進而無法意識到在這過程中,自己到底因此犧牲了什麼

那怎麼做才是比較好的方式?理想的人生不在於虛妄的平衡,而是不平衡。倚賴「自我察覺」與「和諧熱情」兩者的結合,藉由不斷地自我察覺來衡量,各有側重的人生熱情,意識到生活必須有所取捨。察覺為了熱情必須捨棄什麼,意識到生活的不平衡,才能與熱情共存。


2. 用自我察覺來掌握熱情

一旦眼界小得只剩自己的熱情,人便無從選擇怎樣過活


在實踐熱情的路上,我們容易受到體內化學物質的影響,不斷地受熱情驅使,成為魁儡。要抵抗熱情造成的巨大慣性,我們需要借助自我察覺的力量,再三衡量是否從現階段的熱情抽身以及何時抽身,把命運掌握在自己手中。

但遺憾的是,我們往往對自己都過於陌生,沒能真正的瞭解自己內心深處的想法,自然也難以有效自我察覺。但可以藉由以下幾種方式,不斷練習讓自我察覺更容易:

(1)自我抽離:簡單來說,就是把一件事情中的「感情自我」排除,並以不帶情感的旁觀者角色,重新敘述事件,藉此降低情緒的影響,獲得新觀點,寫日記或是把親身經歷改成朋友作為主角,都是可行的辦法

(2)開拓視野:藉由開拓視野,無形中可以使自我思慮澄明,甚至經由見證自然與文化藝術之美,引發敬畏之心,讓我們跳脫一己之熱情,放長眼光

(3)冥想:冥想的目標,不外是坐下來與吐納合一,任憑情思起落,處在體情察思中,不去評斷好壞

(4)反思人生終局:思索自己終有一死,提醒自己生命無形中的悄然流失,最能確保過著自己想要的人生


3. 用自我敘事放下熱情開創新生涯

人生敘事牢牢操之在手,自己來寫,放下舊有熱情,邁向新目標


當我們經由自我察覺,最終決定或礙於情勢被迫放下熱情時,無形之中也可能喪失了自我認同,想想因傷被迫放棄比賽的奧運選手,就能理解這箇中的嚴重性,從此可能鬱鬱寡歡,致癮害己。該如何適當放下熱情,又不至於失去自我?

關鍵在於改變自我敘事。每個人透過一套內在的自我敘事,來認知自我,理解並探索世界。簡單來說,就是面對同一件事情,我們可以換個不一樣的內在敘述方式,去影響隨後產生的感受,進而改變行為。

到了必須放下熱情時,藉由掌握自我敘述,不僅僅只是拋開過去的熱情與自我,應該坦然認清並接納這個事實,並整合到後續新建的自我敘述,用著積極有所期待的面相。

例如被迫從自己熱愛的公司離職,但從中學習到的管理與溝通技巧、人脈,也可以為自己的下一段人生創造出驚人的價值,同時也可以利用這個機會,好好檢視這一生真正想要的事物,修補關係、或是休閒嗜好等。

這樣的自我敘事改變,類似《心態致勝》裡提及的成長心態。經由開放的心態,可以更容易找到更多意想不到的機會以實現自我。同時間藉由這樣的敘事,也可以釐清上一段熱情之中,自己的喜好為何、獲得了怎麼樣的經驗與技能,以及未來打算追尋什麼。整合以上的洞見,能幫助自己踏上新的豐滿人生,追尋下個目標與熱情。

而同樣重要的是,我們無法改變他人對過去自我的認同。即便再怎麼不堪,我們無法拔除舊有的標籤,外人永遠會平刻板印象來理解我們。但關於我們如何自我理解,是操之在我們身上,營造了怎樣的自我敘事,生涯就會有對應的發展。



後記


本書某方面解答了我存在內心許久的一個疑問-一流人士是如何在熱情與生活上取得平衡的?原來是不平衡才能達到一流的境界。想要平衡生活卻有保有高度熱情,無異緣木求魚,畢竟,高度熱情需要我們投入大量的時間與精力,勢必得犧牲了其他生活面向。

當然,平衡的生活沒什麼不好,是眾多人生中的一種選項,但更多時候我們往往不甘這樣的單調人生,於是選擇投身熱情的行列。在體驗到熱情激發的多巴胺成癮,加上社群媒體激發的比較心態,越發渴望、貪婪,淪為有害熱情的打手,犧牲眾多寶貴人事物而不自知。

所幸可以藉由自我察覺來終止有害熱情。經由這樣自我抽離的方式,來透索內心最深處的想法,釐清自己想要的事物,而不是自己推測他人認為自身需要的事物。從而比較為了熱情產生的不失衡,是否呼應這股最真實的聲音,抑或是來自於外在成就或恐懼所驅動的有害行為。

而當我們決定或是被迫放下熱情時,為了填補這股空虛失落感,可能導致自己過快投入另一項不熟悉的熱情,抑或是從此否認自我並以有害的方式應對。面對這樣的情況,較為合適的做法是用積極正面的角度來改寫這段故事,也就是掌握自我敘事。危機就是轉機,從放下過往熱情到進入下一段熱情,這中間的戲法如同馬戲團當鞦韆的空中飛人一樣,才是重點所在。以熱情為基礎更上層樓,將從中得來的生命體驗和能鼓動熱情的深層人格特質融入下一個目標。

熱情有可能成為一股賦予人活力的奇妙動能,也有可能捲起風暴,吞噬生機。至於熱情是天賜福分還是天降災禍,大致操之在自己。

駕馭熱情,從察覺自我開始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