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3/05/31

【閱讀心得】《跨能致勝》(Range: Why Generalists Triumph in a Specialized World) 破除阻礙成功的4迷思


作者:朱健豪 醫師



 If all you have is a hammer, everything looks like a nail 

1977年,一位2歲的男童開始拿著高度到脖子的球桿,一路將球推向遠方。1984年便拿下首座冠軍,那年他才8歲。成年前,這位“神童”早已多次囊括高球冠軍。在1997年後登上世界第一並連續佔據長達650週,創下高爾夫球的史上紀錄,Eldrick "Tiger" Woods

類似這樣的神童範例,是媒體試著告訴我們、也是我們深信不疑的成功方程式:盡早投入專業,贏在起跑點,堅忍不拔的反覆練習。

諷刺的是,隨著現代社會越來越多元,我們心中對於成功的途徑依然異常的狹隘。儘早、效率、堅持與鑽研,看似正面的元素,但卻扭曲了我們對成功的看法,甚至讓世人深受其害。

另一位傳奇球星,從小爸媽鼓勵他接觸各種運動,想得到的運動都嘗試過,效率低落。在青少年時期,等到他對網球產生濃厚興趣時,早已落後他的同儕多年,也就是「輸在起跑點」。多年之後,他依然主宰網壇,見見Roger Federer。

誰說成功只有一條路徑!

本書談什麼?


如今世界愈趨錯綜複雜,愈趨競爭激烈,所以我們統統得更加專業化才行,而且得盡早起步。根據這個如今眾所周知的「定律」,無論在何種領域,專業能力只來自長期的高度專業化訓練。

而這類對過度專業化的提倡,有時變成一種龐大的行銷機器,成功推波助瀾。資歷優秀的專家可能變得眼光狹隘,經驗反成阻礙,卻還日趨自滿,這著實危險。

當科技把世界變成環環相扣的複雜系統,人人只能管窺一隅,有些領域無疑需要老虎伍茲這樣及早起步的人,這樣專心致志的人,但我們也需要更多費德勒:立足寬廣,經驗多元,觀點多樣,足以跨能致勝的人才。



破除阻礙成功的4迷思


1. 立竿見影的學習,反而欲速則不達
考出高分不等於進步。

現今的學校教育、職場的繼續教育,乃至人生的學習,過於強調分數、評量等制式化方式,以求立竿見影之效,卻忽略了學習最根本的目的。

學習根本目的本應著眼於長期的自我成長,但在功利主義掛帥下,導致社會過於強調短期的測驗或表現結果,分數彷彿唯一圭臬。縱然強調立竿見影的制式化教育,可以讓我們立即看見進步,但更多時候這樣的學習效果,更可能只是曇花一現,欲速則不達。

如果我們能避開當下進步的假象,避免盲目追求分數,思考學習最終的目,追求知識的實踐運用,改用有益的考驗來換得長遠的學習效果與未來的進步,採用開放式的交錯訓練學習,一反傳統的封閉式重覆練習,才能融會貫通,讓知識真的為我們所用,以因應未來的新問題。


2. 毅力與堅持,有時讓我們陷入僵局

為了堅持而堅持,反而會成為阻礙。


我們都深知毅力與堅持的重要性,但也可能深受其害。

現代社會這條極具效率的輸送帶,馬不停蹄的把每個人推向專業這條窄路。在這過程中,我們往往來不及反應,便開始邁向專業之路,然後,就要我們堅持下去,努力鑽研,成為專家中的專家,持之以恆。

如果我們喜愛、熱衷自己的專業,那毅力自然成為我們最強大的盟友,但問題是,現今的教育體系與社會框架,沒能讓我們有太多機會去探索自我喜好,趕鴨子上架,踏入了一個專業窄門,咬牙堅持下去,這時候毅力就成了問題,我們變得為了堅持而堅持。

知道何時該退出,比知道如堅持更重要。我們可能對喜好、興趣一無所知,但可以藉由多方嘗試,快速獲得資訊,再決定堅持或退出。如此反覆地找到自己合適的人生方向。

乍看之下是種糟糕的生活方式:不知道自己何去何從、缺乏長遠計畫、生活毫無目標。但缺乏探索與嘗試,我們又怎能知道喜好?

退出或放棄,並不是無法堅持,更多時候是我們經由多方嘗試與探索,對自身有了更多的認識與想法,進而做出的明智抉擇。


3. 贏在起跑點是一種死板目標

人生就是一條自我探尋的曲折道路。


隨著人生閱歷增加,生理與心理都為之改變,我們更為成熟、謹慎,更知道自己喜歡與不喜歡什麼。因此,我們的職涯與人生目標也應當跟著改變。

現實中,我們被迫成長。在還沒足夠地探索自我、缺乏時間去尋找契合度的情況下,立即倉促地踏入專業領域。等同是武斷地去揣測一個人的專業領域契合度,一個「尚未存在」的人,這麽做無疑是故步自封。

作出長遠計畫固然重要,但成功人士往往是在探索期結束後,才確立他們的遠大計劃。我們時間有限,無法充分體驗各種情境,導致過往經驗不足,在這樣的前提下,難以制定理想的人生計劃。

傳統的「規劃實踐」理論,告訴我們先打造長遠計畫,接著努力行駛於軌道,邁向目標。這樣的模板也是媒體最愛歌頌的神童故事,「先思考後行動」。

而「試驗學習」理論正好相反。我們是透過生活之中來認識自己,透過實踐認識自己,而不是藉由理論。如同《破匡能力》作者所言,「先行動後思考」。

新的自我與工作身份不會一夕形成,與其打造好高騖遠的計畫,不如嘗試快速的實踐,並從中獲得經驗,然後再接著下個嘗試。

一個人非得嘗試才知道自己有何能耐。


4. 越專業,越容易墨守成規

太過仰賴熟悉工具,因而造成慘烈悲劇。


現代社會高度分化的專家們,或許掉入了「過度學習行為」的坑洞內:反覆做同樣的事(或是工具)來因應同樣的挑戰,形成習慣,甚至忘了這些行為或工具只是特定情況下才適合使用的。

面對不熟悉的難題,專家難以放下他們熟悉的工具,越是經驗老道,越難放下熟悉的工具:放下工具,等於要專家忘記自己是專家的身分。看看美國多起森林大火的罹難消防員就能略知一二,他們到逃生到罹難前,依然緊抓著工具不放,平常賴以為生的工具,關鍵時刻卻成了奪命累贅。

專家不擅長做出調整,以應對不熟悉的難題,反倒是把不熟悉的情況設法扭轉成熟悉的舒適圈。即便習慣的決策方式令自己感到困惑,他們依然緊守著習慣的方式。

放下收悉的工具不代表忘掉自己,而是代表一個適當的調整適應、靈活應對。為了面對不熟悉的挑戰,沒什工具是不能放下、調整用途的。

除了個人,組織更容易遭受專業的垂直思考所苦。為了維持團體運作,系統性的流程與規範有其必要性,但過於僵化的垂直思考體系,不利應對非尋常的挑戰。講究階級的團隊會因指揮系統受益,但也受害於單向溝通管道導致問題被掩蓋。

加入更多的彈性,非正式的個人主義,鼓勵每個人提出異議,促成跨領域溝通,達成集體與個人主義的平衡,才是健全的團隊文化。不採用單一工具,而是著手打造完整的工具盒,並適時彈性挑選工具,攻克棘手問題。



後記

初次閱讀本書時,內心最根本的信念受到挑戰。對於成功,自己也曾是如此的深信不疑,儘早贏在起跑點,取得高分及良好文憑,投入大量心力於專業,堅持到底。

媒體大肆追捧宣揚神童的現象,扭曲了大眾對於成功的理解,或許是因為它提供了一條邁向成功的簡便道路,降低了不確定性,並提高了效率。我們變得更為偏執、瘋狂,盲目的畫出終點線,要每個人儘早起跑,埋頭咬牙向前飛奔,並理所當然的衝過終點線,登上頒獎台接受喝采。

高度分工的現代社會,隔行如隔山早已不足以形容,同行內的專業分工細緻到讓人難以置信的地步。我們都試著在各自的壕溝深掘,卻忘了抬頭看看隔壁壕溝內的人在做些什麼。

我們忘了人生的目的。擴展個人與職業之路需要時間,還時常得放棄贏在起跑點這件事,卻相當值得。

我們忘了學習的目的,學習本身最好慢一點,知識才能扎根,雖然會在衡量立即學習成效的考試上表現不佳。

作為一名訓練有素的專科醫師,我該在追求專業之餘提防框架,以框架外的角度檢視,彈性解決問題。

作為一名潛在的父母與前輩,我該放下對於分數與文憑的扭曲心態,鼓勵兒女與後輩勇於探索自我。

作為一名有志的社會中堅份子,我該積極的追求廣泛的學識與多元的觀點,以促進社會公眾利益。

作為一名生活的實踐家,我該抱持著實驗心態,多方嘗試探索,不為堅持而堅持,找到生命的意義。

生命從來不會是一條百米賽跑,漫長、蜿蜒曲折,也正因為這些曲折的經驗,替未來的我們帶來力量。我們該比較的是今日與昨日的自己,而非那些社群媒體上的某某某。起步慢並不意味著落後,每個人行走的速度大不相同,可能也不清楚未來的確切方向,但只要我們願意不停學習並隨時調整,甚至在有所需要時,放棄先前的目標並改變方向,畢竟,專屬自己的未竟之地沒有公式可以依循,重大突破和謬誤一開始看起來都很雷同。

贏在起跑點被過度高估,追求早期專業化,只是一種生活手段,取巧讓我們省去試驗的時間。然而,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假設並探索的旅程,經由充分的反覆試驗認識自己,藉由過程朔造自我,延後踏入專業的時間,找到專屬的生命之路。

人生就是個實驗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

2023/05/20

【閱讀心得】《金錢心理學》(Dollars and sense) 破除5個不當的花錢心態


作者:朱健豪 醫師


 智者有自知之明,愚者毫不懷疑地打開荷包 

大家都知道花錢消費,購買服務或產品,是每日的必須行為,再平常不過。

但在我們打開荷包付款前,我們可曾想過,為什麼我們會願意付出一個金額,抑或是心不甘情不願的付出血汗錢,在這之中是什麼決定了價格?又是什麼決定了我們心裡認定的價格?

如果說我們是仰賴直覺做出消費決定,那可想而知這並不是一個太理想的舉動。究竟在這背後的心理運作是如何影響我們對於金錢與價格的考量?我們又該如何理性消費?


本書談什麼?

做出糟糕的金錢決策是人類的普遍特徵,我們非常善於搞砸財務。

在理性理想的情況而言,在做財務決策時,我們應該考慮機會成本,應該考慮選擇現在花錢,就是放棄哪些其他選擇。

但由於金錢的複雜性,加上非常多的外部誘因,試圖要我們花更多錢、試圖讓我們不正確地評估產品或服務的真實價值,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懶惰的大腦便會訴諸種種心智捷徑。

許多這類的思考捷徑能夠幫助我們應付金錢的複雜性,卻未必能夠幫助我們以最有益或理性的方式思考金錢的使用方式,而且往往導致我們錯誤的評估。

我們評估價值的方式,經常與價值無關。



價格評估的5個心理謬誤


1. 過度仰賴相對性
打折似乎讓我們變得愚蠢。

當我們難以評估商品價值時,相對性為我們提供一條簡單的路徑,因為我們大腦傾向選擇簡單的決策。

這也是商人慣用的策略,使用「特價」或包裝成「百分比」,造成相對性,來誘使我們的比較心態,進而做出購買決定。

商品特價時,我們不該只是看到省了多少,而是要思考支付這個價格會有哪些機會成本,買了一件原價10000元降價為6000元的外套,不代表我們省了4000元,而是花了6000元。

而當看到價格以百分比呈現時,例如購屋佣金、基金手續費等,我們要小心的換算成實際金額,1000元就是1000元,不管是來自100000元的1%,或是10000的10%。


2. 逃避痛苦

付款變得太容易,以至於我們沒有察覺到自己正在花錢。


我們都愛消費,卻不愛付錢。付錢會產生痛苦,痛苦的程度與付錢的時間點有關。

採用預付模式,這也是許多商人的慣用伎倆,我們感受到的痛苦最少,也因此更願意消費,
最成功的例子莫過於Amazon prime,預先購買會員就可以享購物免運費,買越多賺越多,聽起來是不是很划算?

如果採取當下立即付費模式,我們會意識到金錢的流逝,而產生最大的花錢之痛,進而迫使我們節制。

隨著網路科技越加發達,信用卡與電子支付的普及,讓我們感受不到真正金錢的流失,消費的當下,對我們而言只不過是數字上的減少,便可立即獲取消費的快感,等到下個月收到帳單,也只需扣款繳費。而這樣的距離感,更讓我們難以記得自己花了多少錢、感受不到金錢的實質流失。

而這一切過於便利,讓我們難以察覺自己正在花錢這件事,也難怪研究發現,使用信用卡消費時,人們消費更多、更快做出購買決定。

唯有讓自己察覺付款這件事,我們才能感覺到痛,才能去評估花錢的機會成本。試著使用現金當下付款,增加消費的摩擦力,讓自己理性用錢。


3. 過度相信直覺

我們傾向做容易且熟悉的決定,而這些決定往往受到定錨效應的影響。


當我們在做決策時,會過度倚重自己先前取得的資訊(也就是所謂的錨點)作出決定,即使這些資訊與自己要做的決策毫無關連。

這樣的定錨效應,也會持續地影響我們的消費行為,無論錨點是自己或他人所訂下,甚至只是一組隨機數字。當我們不熟悉一項事物,自然難以定價,此時就更容易受到定錨效應的影響。

因此,我們要小心他人訂出的價格,尤其是次高的價格,因為最高的定價無形之中已經替我們產生了錨點,這會讓次高價顯得很便宜,也是商人的詭計。

更要小心自己訂出的價格,每天購買一杯動輒70、80元的手搖飲料,或是每個月各種影音平台的訂閱,這一切只是因為我們習慣這麼做,無形替自己設下的錨點。然而這樣的花費是否值得?


4. 過度高估自己擁有的事物

一旦我們「擁有」某樣東西,評價就會提高,變得更難捨棄。


我們對一件事物的所有權,會影自己響對此事物的評價,即便評價的方式與實際價值沒有太多關聯。

我們投入越多,擁有越久,就會產生較高的所有權,讓我們只聚焦在於事物的優點,甚至還摻入了感情,也就提高了自己對這件事物的價格,也就是敝帚自珍的現象。

隨著投入的心力增加,我們也就更容易受沉沒成本影響,更不願放棄,而陷入損失規避的效應之中。

商人們也看準了這點,提供免費試用以及訂閱模式,引誘我們踏入陷阱。試用讓我們產生所有權,進而認為這項產品或服務更有價值,變得難以割捨。

因此,我們在做出消費決策時,目光應該投向「未來的價值」與機會成本,而非著眼已經付出但無法回收的過去花費,無論是金錢或時間。


5. 過度關注公平性

別糾結於某樣東西的價格公平與否,只須思考它對我們值不值得。


我們無論在職場或其他場合,在遭遇不公平的對待時,大部分會感到委屈、不甘;而對於消費,也有著類似關於公平性的追求:以公平的價格購買產品或服務。

我們心裡的公平價格,除了會受到前面幾點心理因素所影響外,更多時候我們傾向無意識地把費力程度與價格結合,往往導致我們用了更高的價格,去支付能力較差者費力耗時地完成簡單的工作。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弔詭現象?其實就是內心公平性在作祟,我們只是看到一項「似乎」不怎麽困難的工作,卻要為此付出大筆金額,著實令人大喊不公。

機靈的商人,當然也不會放過這樣大好的機會,藉由透明化的概念,他們展示產品或服務必須投入多少的步驟與心力,如此才能引誘我們心甘情願的「公平」付費。

因此,身為聰明消費者的我們,該試著放下內心對價值公平性的糾結,去思考這項花費對自己所產生的價值,或是可能產生的機會成本。



後記

縱使面臨外界的許多誘因,到頭來最大的敵人還是自己 - 非理性消費。

自己最常陷入相對性的陷阱,原本只是前往百貨賣場吃個飯,結果到一回到家卻多出好幾袋商品,特價的商品總是令人難以抗拒,信用卡更減少了花錢之痛,等到下個月收到帳單才驚覺原來亂買許多東西。而隨著持有的時間增加,即便不常使用,卻因為敝帚自珍的效應,捨不得釋出,如此的循環發生。

平常購物時,往往選購次高的商品,才意識到自己也被商人定錨影響多年。而更讓自己羞愧的是,偶爾在尖峰時期發現Uber 車資過高,不公平的心態導致自己反覆進出app,並期待較低的車資,最後卻因此趕不上高鐵。

沒想到在思考較為理性的自己,在金錢的心理層面也是如此衝動。小至遊戲中的選擇。大至人生做出抉擇,我們都知道要停下來,想一想。現在,再打開荷包前,也該練習這麼做。

從前,我只是因為東西可以買而花錢;現在, 我會思考購買可以帶來多少快樂;未來,我該思考同樣的這筆錢,還能拿來做什麼?

除了金錢,人生也該倚著同樣的標準審視。任何的花費,與任何的選擇,都伴隨著相對的機會成本,也就是潛在的損失。如果持續盲目地用著直覺、非邏輯的方式作出抉擇,得出不當的價值判斷,人生可能如同戶頭的金錢一樣,消失殆盡。

停下來,想一想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

2023/05/14

【閱讀心得】《藝術顧問寫給職場工作者的「邏輯式藝術鑑賞法」》5種架構看懂藝術


作者:朱健豪 醫師


 藝術是人類的天性 

談到藝術,可能也有許多人跟我一樣,那就是幾乎沒有什麼概念。尤其從小教育過度強調智育,導致對於藝術的素養又更加匱乏,在如此背景下,要去欣賞藝術作品,甚至能說出一番感想心得,無疑是天方夜譚!

不少書籍都強調培養藝術的重要性,藝術可以提升個人的觀察力、想像力與創造力,這些技能也都是現代社會必備的生存能力。

一般非相關科系的我們,又該如何看懂藝術,培養感性能力?

本書談什麼?

要深入理解藝術,必須天生具備感性這項「才能」,或是常說的「藝術感」。更多人以「藝術要用感性理解,不需要任何資訊與知識」。

此外,現今的藝術主流為西洋藝術,身為東方文化的我們,在社會經濟歷史等因素的差距下,讓西洋藝術對於我們來說,又著實隔了許多層面紗,難以理解。

幸好,「藝術感」是可以後天培養的。之所以看不懂藝術品,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我們都停留在表面,以直覺觀賞藝術品。如果能以邏輯式的架構,協助我們完善藝術品相關的背景資訊,以更立體的角度去欣賞藝術品,這番反覆的累積經驗,「藝術感」也隨之形成,自然也看得懂藝術!



5架構輸入解讀藝術


1. 3P
歸納整理,理解作品。

鑑賞藝術的3P架構包含:

(1)Period(時代):這是出自何時的藝術作品,一般西洋繪畫的真正發展都是在文藝復興之後

(2)Place(地點):作品是在何處創作、發表的?藝術的發展與地點有很大的關聯,通常主要來自於富裕的地方

(3)People(人物):創作者的背景,屬於何種藝術風格

一件優秀的作品,必須具備天時、地利與人和,所以我們藉由3P去了解到,組成一件作品的基本架構與背景,讓我們對藝術作品有初步了解,以便進一步鑑賞。


2. 故事分析

追溯藝術家的生命軌跡。


如同閱讀書籍,先了解作者的人生,會幫助我們更了解其創作背後的心路歷程,有助於我們深入作品的內容。

故事分析就是去研究一位藝術家的人生旅途,如何開始與結束。經由5個步驟探索藝術家的人生:

(1)如何踏上藝術家之路:什麼樣的理由與情境下,踏上藝術的道路

(2)與藝術導師、人生導師或夥伴又怎麼樣的際遇:如何深受這些人物的影響,進而產生藝術技巧與心境上的轉變

(3)人生最大的試煉:遭遇到人生大魔王,阻礙人生前行,藝術家又是如何克服?

(4)試煉的結果如何:經過人生最大試煉後,藝術家有什麼樣的改變或進步?

(5)藝術家的使命是什麼:綜觀藝術家的人生,我們必須自己提問「這位藝術家的使命是什麼?」有助於我們深入理解藝術家的角色

藉由故事分析的架構,讓我們經由了解藝術家的生平,更了解所創作的作品,更可以看見其中寓含的生活智慧。


3. 作品鑑賞表

掌握作品實相。


沒有受過藝術訓練的我們,在觀賞一件作品時往往都是根據一個主觀的直覺感受,做出評價,因此也很容易去忽略一些細節。

如果可以藉由一個有架構的檢核表,來檢視每件作品,除了可以培養我們藝術欣賞的特質,同時也可以幫助我們察覺到原本遺漏的細節

作品鑑賞檢核表包含以下項目:

(1)題材:作品的主題、人物、物品與整體情境為何?

(2)色彩:作品主色是什麼?除了主色,有哪個顏色是自己難忘的?

(3)明/暗:作品整體的明暗度為何?

(4)簡單/複雜:作品整體來說複雜度為何?

(5)大小:觀賞作品當下或考慮到作品實體本身的大小

(6)喜歡/討厭:根據上述5點,做出一個綜合喜歡的程度評分


4. 3K

掌握藝術業界的結構


使用3K架構鑑賞藝術的最大好處是,經由突顯作品的創立背景,讓觀看藝術作品的方式由靜態轉為動態。

3K取自3個羅馬拼音的日文字:

(1)Kakushin(革新):當時發生了什麼樣的革新?對藝術界造成什麼樣的變化?

技術或產品的創新,都會對當時的社會產生變動,尤其是發展餘富裕地區的藝術

(2)Kokyaku(顧客):作品的顧客都是哪些職業階層的人?顧客購買的目的為何?

如同商場的供需法則,作品要出售勢必要迎合顧客的需求。傳統西方的藝術作品以宗教為主,後續因富裕階級的興起,作品改為裝飾住所或炫耀個人財富為主

(3)Kyousou(競爭、共創):當時藝術圈的派系為何?彼此間的互動如何?

在名留青史的藝術家出現前,當時藝術圈會存在著所謂的主流派,而這些流派的大師們,彼此的交流互動,都會對藝術圈與後世造成影響

我們可以使用簡報製作的PREP架構來整理3K內容:「Point(結論)—>Reason(原因)—>Example(例子)—>Point(原因)」。

把3K的3種觀點連結,就能讓我們理解某種特色的藝術風格是如何產生,也能看出當時活躍藝術作品的發展與背景。


5. A-PEST

從時代背景理解藝術史。


A-PEST架構用來分析藝術風格與當時整體大環境的關聯,能讓我們以更全面的角度,如同穿越時空般的,更深入的體驗過去。

(1)Art(藝術):想要分析的作品或藝術家是什麼樣的風格,又是如何產生的?

(2)Politics(政治):當時該地區施行怎樣的政治體制?是否有戰爭?與其他國家或區域的關係如何?

(3)Economics(經濟):當時景氣如何?造成當時景氣的主要因素?經濟與藝術有著密切關係

(4)Society(社會):當時的社會背景與造成的原因為何?把焦點集中在「人口變動」、「公共基礎設施」與「宗教」3項與藝術變動較有關的部分

(5)Technology(科技):哪些發明與進步帶來便利與財富?



後記

書中所提的5種架構,可以組合運用在不同場合的藝術欣賞。

A模式:以藝術家為中心3P × 故事分析  × A-PEST = 了解藝術家的生活方式!
就是用「3P」概觀整體之後,再用「故事分析」發掘藝術家的人生軌跡,然後用「A-PEST」理解藝術家生存的時代與所處之地,深入探討該藝術家所處時代的樣貌。

B模式:以作品為中心3P × 作品鑑賞檢核表 × 3K = 深入解讀作品!
就是先用「3P」概觀整體,再用「作品鑑賞檢核表」仔細觀察作品,然後用「3K」探討作品創作時的藝術業界。

運用書中的架構,強迫自己去找尋相關資料,並留意作品中的細節,最後將所有資訊串起,無形之中除了累積我們的各種學識,藉由組織串起資訊,也是在培養我們的邏輯思考、觀察與想像力。

而在這過程中,我覺得最有意思的莫過於,去想像自己身處於藝術家的年代,那樣的社會宗教環境,與人生經歷的各種波折下,懷著種種心思,創造出一件件的曠世巨作,在當下或許未能造成關注,但注定將流傳後世,成為眾人景仰的千古名人,為世世代代提供了精神上的皈依。


透過藝術,讓我們活得像人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

2023/05/07

【閱讀心得】《從內做起》(Developing the leader within you) (下)4堂課昇華內在領導力


作者:朱健豪 醫師


 領導力就是博取人來跟隨你的能力 

我們在日常之中,都是分屬於各種團體的一份子:家庭、班級、社團或公司行號,在這些團體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管理階層下達指示,部屬接受並執行命令。

可能大家也會有類似經驗,同樣的決策,經由不同的上司傳達或執行,下屬卻可能產生天壤地別的反應。有些上司,我們心甘情願的為其效力;反觀有些上司,光想到就令人作嘔。

很大部分的原因可能來自於領導力的差異,造就了管理者與領導者的不同,管理者使用權勢驅使部屬,而領導者發揮信任帶領跟隨者。


本書談什麼?

許多人卻認為領導力與自己無關。或許,那是因為他們有以下這些先入為主的觀念:

我不是「天生的領導者」,所以我無法領導;


頭銜和資歷自動會使我成為領導者;


工作經歷自動會使我成為領導者;


等到我身居要職,再開始發展自己的領導力。


實情卻是:領導力是潛藏在每個人體內的一項超能力,仰賴後天每日刻意的訓練


沒有人「一開始」就是領導者,但人人都可開發自己的內在領袖!




強化內在領導力進階的4觀念


1. 領導力的加分:態度
生活有10%在於臨到我們的事,90%在於我們對事的反應。

我們無法改變昨天,也無法改變別人就是會有某種行為,更對無法避免的事情無能為力,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為自己負責:替自己的態度負責。以上或許是作為領導者態度的最佳寫照,尤其是面臨問題時,抱持著全力以赴的心態,替團隊排除障礙以獲取勝利果實。

身為領導者,最該具備的態度正是積極主動。而積極主動的態度可以表現在幾個不同的面向上:

(1)捨棄無助感:遭受損失時,一般人容易產生受害者心態:相信自己別無選擇,只能哀嚎,等待他人做出救贖。領導者會反過來問:自己還能做些什麼?答案掌握在自己手裡,而非總是被動的等待解答降臨

(2)不畏艱難:我真正想要什麼?這需要花多少代價?我是否願意付出代價?我該什麼時候開始付出代價?這是領導者該有的決心與態度。另外,要是無法回答最後一個問題,前三個答案都是空談

(3)禁止抱怨:我們都有感覺不好的時候,但卻不該讓這種感覺阻擋我們。這時候,感激就對了,對任何事表達感激。根據認知失調理論,我們大腦會讓自己盡量維持「言行一致」,強迫自己說出感激,讓我們心生感激;大腦會選擇性的「看見」我們內心相信的東西,學會感激,自然會讓我們發現生活中更多值得感激的事

(4)換個角度:說穿就是具備同理心,「穿一天他們的鞋」。當我們了解別人的觀點,弄懂他們想要做什麼,十之八、九會發現他其實想做正確的事。身為領導者,在發掘他人潛力時,除了問自己「他們能嗎?」,更要問自己「他們願意嗎?」

|從來不失敗的人就是從來不嘗試的人

那麼領導者對於成長抱持何種態度?又是如何面對成功與失敗的呢?

自我是失敗最大的敵人,失敗會引起各種反應:
(1)否認,讓我們無法設法導正的最大原因
(2)追回損失,試圖掩蓋失敗的過程中反而會造成更多損失

成功的代價就是失敗。失敗是成功的一種標誌,代表某些新的、不同的東西被試過了。沒能達到自己想要的,也常是把我們帶到不同、甚至超乎想像的。成敗並非總是黑白分明,比較像是繽紛的色彩,克服失敗,能讓成功顯得五彩繽紛。

唯有當無法從錯誤中學習,那才是真正的失敗。如果我們決心不再犯錯,那這樣很愚蠢;如果因為錯誤而膽怯,這樣會很致命;如果從錯誤中學習,我們會成果豐碩。

藉由錯誤,讓自己學習進而成長,從內心形塑自我,以此為基礎向上建造,活出新的生命。

任何現有系統都會不自覺地圖謀維持現狀,領導者必須時時刻刻挑戰並保持成長,總是問自己:「我會變成什麼?」



2. 領導力的心態:服務他人

如果你幫助人得到他們想要的,他們會幫助你得到你想要的。


傳統的領導,都以為是要帶著他人去完成大事。然而真正的領導,應該是藉由服務他人,讓他人的需求優先被滿足,是所謂的「僕人領導」,領導者的成功是以增加他人的多少價值而定。如此,領導者的價值除了轉移到他人,也同時成為他人效法的模範。

我們可以藉由一些問題,來讓自己成為一名服務他人的領導者:

(1)增加價值的問題「我能為他人做些什麼事以幫助他們?」:把別人的成功定義為自己的成功

(2)每日的問題「每日他人需要我的什麼,且是他們不想開口要求的?」:一般的領導者是他人有什麼需求,可以來開口要求,門總是開著的;更積極的領導者是走出自己的門,在他們開口前主動給他們需要的

(3)改進的問題「我該從哪方面努力,使我能更好地服務他人?」:自己沒有的東西,就無法給別人

(4)評估的問題「我怎麼知道我對他人服務的好?」:問問題讓領導者知道被帶領的人情況如何?他們期待是什麼?眼中的勝利又是什麼?如果自己服務他人時不評估自己的表現,很可能是自己沒有做該做的事

(5)盲點問題「跟我一起工作感覺像什麼?」:領導者的層級越高,越容易只聽到領導者自己想聽的話,而不是應該要聽到的實話。身為領導者應該要有兩點假設。第一,假設自己會有盲點。第二,他人會害怕,不一定會協助自己克服盲點

(6)尊重的問題「我如何以服務來增加他人價值時,自己也增加價值?」:我們在服務他人時失去自己,就能發現自己的生命與喜悅

(7)天賦的問題「我最擅長做什麼以致我能把他人服務得最好?」:自己最擅長什麼,就是自己最該用來服務他人的天賦

(8)榜樣的問題「我如何服務他人使他人受激勵再去服務?」:讓自己謙卑,從自己的位子上走下來服務他人

絕大多數的人都是自私的,我們都需要努地發展僕人之心,服務他人。


3. 領導力的要件:願景

如果你要拉我一把,你需要站在更高之處。


許多一成不變的日常,看似漫無目的,但要是我們能套用願景的濾鏡,就能發現另一個不一樣的世界,混亂也將變成循序漸進。

人無法走到自己看不到的地方,領導者無法帶領他人到自己也看不到的地方,更何況領導者必須看到別人無法看到的地方。

看到什麼,並採取對應的行動,決定了我們是怎麼樣的人:

看不到願景的人,注定是人生的流浪者,漂流於人生的汪洋大海;

看到了願景,卻不去追逐的人,是跟隨者;

看到了願景,採取行動去追隨的人,是成就者;

而看到了願景,除了自己追逐,更協助他人看到並追逐願景,這就是領導者

身為領導者,有責任在名為人生的礦場,盡力去挖掘,尋找與自身存在相關的黃金與鑽石。

現在,我們都知道願景的重要。但另一個問題是:我們只會看到自己預備要看到的。意思是說,作為領導者,要比別人看的更多更遠。如何找到看得比別人多、遠的願景呢?

(1)觀看內心:一個良好的願景要打動別人,勢必要先打動自己。發自內心的願景,才能帶著強而有力的信念,經的起外來的消磨,打動他人

(2)觀看過去:過去的經驗中,無論是失敗或成功,自己學到了什麼,也都必須一一納入願景之中

(3)觀看周圍:對於周圍的他人,我們是否累積了充足的信任?他人會先認同你這個人,然後才會認同你的願景。此外,他人是否做好準備?好的願景只有在人準備好時,才會成為偉大的願景

|願景是將來的一幅圖像,會使人產生熱情|

找出了願景,更重要的是採取行動。偉大的願景,像是一幅壯麗的風景畫,通常必須包含以下的元素:

(1)地平線:人的世界受到限制,領導者藉由指出新的地平線,拓展他們的視線

(2)太陽:每個人都需要擁抱光明,領導者必須畫出光明的未來

(3)山:欺騙他人沒有挑戰是毫不明智的,但領導者會保證帶領眾人一起攻克高山

(4)鳥:老鷹翱翔於山間振奮人心,領導者也需要激勵眾人

(5)花:遠大的願景需要大量的精力與努力,領導者需要讓眾人可以放下腳步,駐足觀賞花朵

(6)路徑:領導者必須提供方向,指出道路邁向願景

(7)自己:領導者作為嚮導與榜樣,協助引領眾人

(8)他人所愛的事物:人們會被自己喜愛的事物吸引,領導者必須善用,作為啟程的動力來源

一個領導者除了具備影響力外,更需要規劃出良好的願景,才能把領導力發揮到極致。


4. 領導力的代價:自律

做你該做的,在你該做的時候做,不論你想不想做。


領導者必須先管理自我,才能領導他人。我們能帶領自己走多遠,才能領導別人走多遠。

習慣可以造就我們,也可以打碎我們。我們總是習慣傾向路挑輕鬆的走,也就是安逸的走下坡,短期看似輕鬆,長遠來說對人生有害。人生中許多有價值的事都是上坡,無法不勞而獲。而養成自律習慣,讓自己改為對上坡的盼望。

生活之中存在著一條鴻溝,介於「聽起來很好」與「做得很好」之間,而自律就是用來跨越條鴻溝的橋樑,讓自己聚焦並前往我們想去的地方。

在挫敗的的當下,情緒的力氣大過於邏輯,以致於我們無法用邏輯望向更長遠的目標思考及行動,養成自律可以協助自己避開情緒的波動,邁向持久的成功。

養成自律習慣的領導者,會在各方面表現的前後一致,而這樣的前後一致會替自己贏得好名聲,讓跟隨者獲得安全感,成為他們的楷模,自然跟上腳步。

好消息是自律可以藉由後天的培養發揮,可以先從自己擅長的地方開始。自己做得好事情,通常會激勵自我與他人,為自律保持燃料。

如果只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永遠不可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後記

面對生活,我們該抱持著積極主動的態度。事情順利時,我們的態度或許不會顯得格外重要;然而在逆境之中,態度可能就會造成天壤之別。面臨逆境時,受害者性格會在我們不注意時悄悄上身,開始的消極使用各種藉口,畢竟要承認自己無能或是犯了錯,可是會嚴重損害自尊心的。或許,我們都該試著換個心態,每個人永遠都只能決定自己的態度,也必須為自己的態度負責。當不好的事情發生時,我們該問的是:是不是能有我做得更好的地方?當然,對於自己無能為力的事情,就坦然的選擇放下。

每個人都可以偉大,因為都可以服務他人。而這之中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藉由自己擅長的技能,去協助他人,甚至也讓他人學會這項技能。這樣無形之中,除了可以讓自己從教學中學習,經由對方的回饋發現盲點,更能建立彼此的信任,累積影響力,讓彼此的價值都得以提升,甚至激勵對方,以自己為模範的推己及人,讓團體更加成長茁壯。

生活缺乏願景,就如同失了魂的身體,行屍走肉。在生活之中,我們經常覺得空虛迷惘,沒有值得努力的目標,或許是來自於內心缺乏願景。願景看似抽象,但我們可以試著閉起眼,想像20、30年後理想的生活。而當有了一個自身嚮往的畫面,自然就可以回推專屬的短、中與長期目標。有了目標,就有了努力的方向,自然就不在如此空虛迷惘。甚至在我們面臨人生的交叉入口時,以願景作為指南針,自然也就能讓選擇有所憑依。

自律,是即使在不想做事的時候,繼續做該做的事,一種意志力的展現。心態會決定我們的行為,而行為會決定我們的習慣,而習慣會決定我們的成就。習慣的養成仰賴自律。無奈重覆的行為會產生無聊,而挫敗會影響意志,而生活各種事物都會引誘我們鬆懈,他們都是自律的大敵。唯有認知到,生命中有所價值的事物,都是需要以大把心力為代價,唯有努力攀上巔峰,才能獲取絕世美景。自律是有所成就的必要代價。

總括來說,要成為領導者,必須從內做起:我們無法給出自己沒有的東西。養成積極主動的態度、管理事務的優先次序、規劃個人願景,在以自律監督自己,先讓自己成功。自己行有餘力後,以雙贏的角度來處理問題、服務他人的精神提升彼此價值,進而讓團體產生正向改變,累積影響力,促進團體成功,領導力自然隨之而來。


自己沒有的東西,無法給別人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