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10/25

【閱讀心得】《開口就說對話》(Crucial conversations)掌握關鍵對話,「話」險為夷!


作者:朱健豪 醫師


書籍圖片來源:麥格羅.希爾出版社

本書談什麼?

書本原名為"Crucial conversations",關鍵對話。當我們日常對話牽涉到以下3種情形:

(1)利害關係
(2)意見相左
(3)情緒失控

即屬於關鍵對話。關鍵對話往往是我們難以開口的棘手情況,但又會對我們生活造成重大影響的關鍵。無論是「請朋友還錢」、「針對上司的行為表達意見」或是「與自家叛逆青少年的溝通」,都是常見不過的關鍵對話。

遺憾的是,由於人體設計上的缺陷,我們總是搞砸關鍵對話,越重要越容易搞砸。所幸,針對這樣的缺陷,我們可以技巧性的來彌補,掌握關鍵對話,「話」險為夷!

掌握關鍵對話的原則



1. 填滿共享語意庫

對話的關鍵在於語意的自由流通。兩⼈以上展開關鍵對話時,彼此有意⾒信念不同,並未享有同⼀「語意庫」。擴⼤共享語意庫有兩個好處:

(1)共享語意庫越⼤,團體的決策也能更為明智,做出更好的選擇,所謂「集思廣益」

(2)藉由參與分享語意,團體中的個⼈更能全⼼全意地去實踐團體做出的決策,降低成員口服新不服的現象



2. 專注在你真正想要的
當遭受批評或攻擊時,我們開始忘了追求擴⼤共享語意這個⽬標,轉⽽變成⼀⼼求勝、報復對⽅,贏得爭論的⼼態。

我們開啟對話的動機,常常不知不覺中在關鍵對話裡就改變了 - 當發現⾃⼰開始屈服、冷漠以待或是動怒時,藉由以下幾個問題幫助⾃⼰專注於對話⽬標

(1)我希望⾃⼰得到什麼?

(2)我希望這段關係得到什麼?

(3)我該如何做以達成以上兩的目標?



3. 拒絕「笨蛋⼆選⼀」

當思考⾃⼰想要什麼時,容易陷入「非A即B」的笨蛋⼆選⼀裡,藉由以下兩個問題避開陷阱 :

(1)⾃⼰想要什麼?

(2)⾃⼰不想要什麼?

綜合以上兩個問題,思考有無雙贏的選擇。



4. 察覺並維持對話安全感
在對話時,除了留意「內容」更要留意「狀況」。觀察對話開始轉壞的那⼀刻,能迅速反應。

|學習尋找安全問題|

夠安全,我們才能暢所欲⾔。當對話不再安全,⼈們便開始:

(1)沈默不語:不加意⾒到語意庫

(2)⾔語暴⼒:強加意⾒到語意庫

維持對話的安全性,才能確保彼此語意的自由流動。


掌握關鍵對話的技巧



1. 藉由共同目的與互相尊重保持安全感

安全感是讓對話內的語意⾃由流動的基本條件,包含以下兩者:

(1)共同⽬的:尋找彼此對於議題的共同⽬的,作為對話的進場⾨票 

(2)互相尊重:試著找出對方與我們的相似點,讓對話持續進⾏

|使⽤CRIB法達成共同⽬的|

(1)承諾(Commit)尋求共同⽬的:承諾持續對話,直到找出每個⼈都能接受的⽬的,例如:你想在家安靜看書,對方想出門看電影

(2)確認(Recognize)策略背後的⽬的:把對⽅的要求與背後⽬的區分出來,例如:對方要求出門看電影,背後的目的是想離開家門走走

(3)創造(Invent)共同⽬的:必要時,主動創造⼀個共同⽬標,例如:一個可以在家門外的安靜活動

(4)腦⼒激盪(Brainstorm)出新策略:有了共同⽬的,找出解決⽅法,例如:找一個安靜的戶外餐廳

|以對比法補救誤會|

使⽤「是/不是」的句型,例如:我並不是說問題出在你⾝上,我想真的好好談談,才能更加了解彼此。

|適時道歉|

當你犯錯時,犧牲⼀點⾃尊,承認⾃⼰的錯誤。



2. 主宰自己的故事

在我們看到別⼈的⾏為之後,我們會以極快的速度告訴⾃⼰⼀個故事:猜測⾏為的動機、加上判斷,最後我們會根據這則故事以⾃我情緒做出回應。故事控制了我們,控制我們的感覺,進⽽控制我們的⾏為,控制了可能從關鍵對話獲得的結果。

追溯自己的⾏為路徑

(1)觀察自己的⾏為:如果發現⾃⼰正在偏離對話,問⾃⼰是否處於沈默不語或是⾔語暴⼒中?

(2)觸及自己的感覺:找出故事背後的情緒,問是什麼情緒促使⾃⼰這樣的⾏為?

(3)分析自己的故事:尋找故事背後的其他可能,問是什麼故事產⽣了這些情緒?

(4)回歸事實:放棄武斷,問⾃⼰有什麼事實⽀持這個故事?

追溯並瞭解自己的行為路徑後,我們開始試著完整情緒背後的故事。

|說出完整故事|

填補遺漏的細節資訊,建構出完整的故事,引導有益的⾏為: 

(1)我是否假裝沒注意到⾃⼰在問題中的⾓⾊?

(2)為什麼⼀位講理正派的⼈,會做出這樣的⾏為?

(3)我到底要什麼?

(4)如果我真⼼要這些結果,我該怎麼做?



3. STATE法陳述自我的路徑
⾯對棘⼿對話,藉由STATE與對方展開有益對話,直到確認或推翻疑慮。

分享(Share)自己的事實

避開⾏為路徑上最有爭議的「故事」,從事實開始。

|說出(Tell)自己的故事|

解釋⾃⼰是如何得出結論的,但過程中務必留意安全感。

詢問(Ask)對⽅的⾏為路徑

在分享了⾃⼰的看法後,也邀請對⽅分享他們的看法。 

以試探語氣談(Talk)

避免武斷的語氣,以軟化的語氣試探對⽅的故事。

|⿎勵(Encourage)測試|

讓對⽅覺得可以安全地表達不同意⾒,必要時懇求對反駁⾃⼰。



4. 探索對⽅的⾏爲路徑
當對⽅開始沈默不語或⾔語暴⼒,藉由真誠地傾聽,協助對⽅去追朔他們的⾏為路徑。

AMPP

(1)詢問(Ask):從表現出對於對⽅的看法有感興趣開始 

(2)鏡射(Mirror):將⾃⼰的觀察所⾒,反射回去,確認對⽅⽬前感受 

(3)釋義(Paraphrase):藉由聽到的內容,以⾃⼰的話語重新釋義對⽅話語 

(4)推波助瀾(Prime):對⽅依舊沈默不語時,試著做出最佳猜測,說出對⽅可能的想法,⿎勵他們回應

|ABC|

探索完對⽅⾏為路徑後,以ABC開始分享⾃⼰的想法:

(1)同意(Agree):先同意有共同看法之處,⽽非急著指出不認同處 

(2)擴⼤(Build):表⽰共同看法之處後,再提出對⽅可能有所遺露處 

(3)比較(Compare):對於相異處,比較彼此的觀點⽽非指控對⽅



後記

原來,自己的生活也經歷無數「關鍵對話」,光是「晚餐要吃什麼」,一個不留神就可能演變為吵架戲碼,賀爾蒙的推頗助瀾下,頓時另對話變調,當下只想贏得爭論,完全忘了原本對話的目的:好好的吃一頓飯。

對話中,能夠掌握的只有自己,先從改變自我開始 - 察覺對話不再安全,開始言語暴力或沈默不語,暫時退出對話:

開始問自己想要從對話中獲得什麼?彼此好好放鬆的吃個晚餐

接著開始分享自己的想法:找個地方坐下來好好吃頓飯

並邀請對方分享自己的想法:在家自己煮比較健康

共同尋找雙贏的第三選項:找一家以簡單烹調原形食物為主的寬敞餐廳

唯有藉由保持安全感,讓共同的語意自由流通互相尊重,才能達到皆大歡喜的有效溝通

溝通最大的問題,就是誤以為溝通過了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

2022/10/14

【閱讀心得】《看穿假象、理智發聲,從問對問題開始》(Asking the right questions) 批判思考讓我們成為更好的人


作者:朱健豪 醫師


確認以下的圖表,哪裡有問題?
 

數據試圖證明的事,往往不是表⾯上看到的那樣。


本書談什麼?

「雖然我不是數學家,但這聽起來不錯對吧」

相信部分的人應該對此不陌生,前一陣子出現在Youtube的洗腦廣告,說服大眾藉由電商可以發大財。

又或是最近沸沸揚揚的學歷論文爭議,多方爆料資訊,試圖說服我們候選人的學歷造假,進而影響投票的行為。

社群平台與網路媒體,充斥各種光怪陸離的內容,各行各業乃至於你我,藉由社群平台與眾人溝通交流,如果不具備批判思考能力,將陷於飽受不理智溝通與假新聞的陷阱之中,無形之中蒙受重大損失 。

手機與網路,我們面對著海量資訊,絕大部份都隱含說服人的意圖。往往其中的內容都是訴諸情感而非理性,忽略了理由與證據的重要性,比的不是誰的邏輯推理較嚴謹,而是誰的聲音比較大聲。

所幸,我們可以藉由發問,從問對問題開始,協助自己判斷資訊的「含金量」,同時也培養自身的批判思考能力。唯有經過批判思考,我們才能決定是否接受對方所傳遞的觀點。


圖片來源:商業周刊

問對問題才能得到答案
我們必須堅持⽽理性地掌握信念與結論。否則無論遇到何⼈,都會淪為他們的⼼靈奴隸。我們都得仰賴他⼈,前提必須是經過精挑細選。

面對一則新聞、社群媒體上的言論或是廣告,我們可以藉由幾個自問自答,協助我們看穿假象、理智發聲!以下擷取部分問題與大家分享:



1. 論述裡是否有曖昧不明的地方
如果我們接受作者的論述,卻不要求他釐清哪些曖昧不明的措辭,那麼我們根本不了解⾃⼰到底同意了什麼事

|確定關鍵語彙和措辭的位置|
必須先釐清這些詞彙的意義,才能決定是否同意溝通者的結論。

用以確定關鍵詞彙的線索:
(1) 留意越是抽象的字詞或措辭,越有可能出現多種解釋 
(2) 利⽤⾓⾊互換法,抱持和作者相反的立場,如果可以⽤不同的⽅式去詮釋某些語彙或措辭,就可能找到曖昧不明的詞彙


情境脈絡與曖昧不明

作者和說話者很少定義他們使⽤的詞彙,因此,通常得從字詞所處的情境脈絡去推斷。



2. 推理有無謬誤?
謬誤是⼀種推理「詭計」,作者可能⽤來說服你接受他的結論。

一則論述從理由推導到結論的過程中,常常伴隨著推理的謬誤,以下為常見的推理謬誤:

⼈⾝攻擊謬誤

抨擊或污辱⼀個⼈,⽽不是就事論事,直接論及那個⼈提出的理由。

滑坡謬誤

假設同意某項⾏動之後,將引起⼀連串不好的事情發⽣、⼀發不可收拾。

追尋完美解決⽅案謬誤

是⽤某種解決⽅案之後,若部分問題還存在,便認為不該採⾏那個解決⽅案。

訴諸群眾謬誤

利⽤廣⼤群眾共通的情緒,企圖⾃圓其說,誤以為⼤眾喜歡的事都是好的。

訴諸可疑權威謬誤

引⽤權威的話來⽀持某個結論,然⽽該權威對於眼前的議題缺乏專業知識。

訴諸情緒謬誤

運⽤容易引發情緒的⾔語來讓讀者或聽者分⼼,使其忽略相關的理由和證據。普遍受到操弄的情緒包含恐懼、希望、愛國主義、憐憫和同情⼼

稻草⼈謬誤

扭曲對⼿的觀點,使其成為容易攻擊的箭靶,因此,我們抨擊的觀點實際上並不存在。

⼆選⼀謬誤

以為只有兩個選擇存在,實際上選擇可能多於兩個

光彩奪⽬的泛泛之論謬誤

運⽤含糊不清、訴諸情緒的歌功頌德詞彙,引導我們傾向於認可某件事,卻不仔細檢視相關的理由。



3. 證據的價值?:證詞或訴諸權威
打算說服我們的一方,總是會使用他人證詞(如代言人)或訴諸權威的方式迷惑我們,此時我們更應謹慎的檢視對方所提出的證據


|以證詞為證|

我們不該理會個⼈證詞,除非對證詞證據提到的專長、利益、價值、偏⾒要有更深入的認識:

(1)選擇性:發表證詞的⼈,往往都是選擇性注意,總是特別關注能證實他們信念的資訊
(2)個⼈利益:證詞來⾃於可因作證⽽受益的⼈
(3)資訊遺漏:證詞極少提供充分的資訊,作為判斷的基礎
(4)⼈的因素:提出的⼈老實厚道、值得信賴,不由得「想」相信他們

以訴諸權威為證

為什麼我們應該相信這位權威?

(1)就溝通的主題⽽⾔,權威⼈⼠具備多少專長與學識
(2)權威⼈⼠是否關係良好,能透過特殊管道取得相關的事實資料
(3)我們有沒有好理由相信權威⼈⼠不受「扭曲影響」?



4. 證據有多好?:研究報告
現今各種資訊內容,尤其是產品廣告往往喜歡利用研究報告作為理由,說服我們相信廣告方「想要傳遞的內容」。

|有偏差的調查和問卷|

解讀調查與問卷的意義時,要非常⼩⼼謹慎:

(1)由於種種理由,⼈們往往掩飾事實真相,⼝頭表述未必能準確反映真實的態度
(2)調查問題的⽤字遣詞明確與否,影響不同⼈對問題的解讀
(3)調查的⽤字遣詞或情境脈絡是否有偏差。問問題的⽅式改變,可能會對回答問題的⽅式產⽣很⼤的影響

|研究報告的可信度|

當溝通者訴諸研究調查為證據來源,牢記以下各點:

(1)研究報告的品質差異很⼤
(2)研究報告經常互相抵觸
(3)研究報告並沒有證明結論(頂多⽀持結論)
(4)研究⼈員也有期待、價值觀和需求,難免有所偏頗
(5)作者或說話者經常扭曲或簡化研究結論
(6)研究事實會隨著時間⽽改變(甚⾄推翻)
(7)研究報告的⼈為⼲預比重不⼀
(8)研究⼈員也是⼈,很難完全保持客觀(尤其牽扯利益的時候)



5. 是不是有對立成因?
對立成因是⼀種合理卻不同於作者的解讀,能夠⽤來解釋某種結果發⽣的原因。

對立成因普遍存在

找出對立成因讓我們在⾯對因果關係時,可以做出更好的回應。

|「唯⼀成因」或「成因之⼀」|

因果關係過度簡化謬誤:解釋⼀件事時,所⽤的因果關係因素,不⾜以說明事件發⽣的來龍去脈,或者過度強調⼀或多項因素的重要性。

|混淆因果關係與關聯性|

⼈有⼀種與⽣俱來的傾向,對於互有關聯或者「⼀起出現」的事件,能從中「看出」由某些事件造成其他的事件。但是這種思考⽅式往往⼤錯特錯。 

混肴因果謬誤:混淆事件的「因」和「果」,或者未能認清兩件事可能互相影響。

忽視共同成因謬誤:未能認清兩件事之所以有關係,可能是受共同的第三項因素影響。

|混肴「在這之後」和「由於這件事」|

因為⼈有強烈的傾向,相信如果兩件事差不多同⼀時間發⽣,那麼⼀定是先發⽣的事造成後發⽣的事,犯了「後此謬誤」(Post hoc fallacy)。

|解釋個別事件或⾏為|

「基本歸因錯誤」(Fundamental attribution error):我們在解讀別⼈的⾏為時,往往⾼估個⼈傾向相對於情境因素的重要性。我們傾向於認為他⼈⾏為的成因,來⾃於內部(個⼈)多於外部(環境)



6. 統計數字可信嗎?
數據能騙⼈,⽽且頻率很⾼。數據試圖證明的事,往往不是表⾯上看到的那樣。


|混肴平均值|

看到「平均值」⼀詞時,⼀定要問:「選⽤平均數、中位數或者眾數,會有差別嗎?」。此外,確定全距與分布⼀樣重要。

!圖表!

|以遺漏資訊的⽅式⾏騙|

看到統計數字,⼀定要問,還遺漏了哪些相關資訊?:

(1)盡你所能,了解統計數字是怎麼來的
(2)對於內⽂所說的平均值,要設法尋求更精確的定義
(3)利⽤統計數字證實⼀件事,並進⽽證明另⼀件事時,要提⾼警覺
(4)依據結論⾃⼰反推要怎樣的數據,進⽽與作者提出的證據比較
(5)根據統計數字提出你⾃⼰的結論,如果你的結論和作者不符,那其中⼀定有什麼不對勁
(6)特別留意遺漏的數字和百分率,以及遺漏的數字對比



7. 找出任何可能的合理結論?
作者和說話者的論述,經常會把我們受限在二選一的框架,讓我們看不清楚議題的真相。

⼆分思考:考慮多種結論的絆腳⽯

重要的問題,很少能以簡單的「是」或「否」的⼆分法回答。要避免⼆分法思考,可以把結論定性化,將結論放到某個情境脈絡中去討論,也就是視情況⽽定,有條件的「是或否」

|灰⾊思維:兩⾯或多⾯|

灰⾊思維⽬的在替複雜的問題找出「是非」以外的答案。⿊⽩思維只給兩個答案,塑造快⼜令⼈滿意的假象。

「如果」的好處

使⽤「如果」⼦句,得出某個結論時,我們不必假裝⾃⼰對某個論性議題懂得比實際上還多。表⽰對於沒把握的議題,根據特定的主張或假設得出某⼀結論。 

「如果」可以讓我們多⽅考慮結論、擴⼤可能的結果清單,好讓⾃⼰從中選擇意⾒。「如果這樣的狀況下,我認為應該…」。



後記

在閱讀此書之前,一直沒有機會接觸邏輯思辨的相關資訊,從前對於專業外的資訊也鮮少以批判性的思考來解讀,也因此對於一些似是而非的資訊感到困惑,卻又無從突破,無形之中就被牽著鼻子走了。

但在閱讀此書後,有了不一樣的情況。以台灣常見的政治攻防手法來說,某些政治人物常以「訴諸群眾」、「訴諸情緒」甚至「人身攻擊」等推理謬誤操作議題;部分媒體使用「統計數字」與「遺漏資訊的方式」來吸引點閱率;而各種氾濫的廣告以來源不明的「研究報告」、「可疑的專家」或是「網紅證詞」等手段來達到行銷目的。這些都是我們日常所面臨的挑戰,每天數以萬計的資訊,都試著要迷惑我們、欺騙大腦。隨著科技與資訊的發達,將日益惡化嚴重。

面對這樣的威脅,所幸,我們可以藉由簡單的自我提問:理由是什麼?理由到結論的推理正確嗎?數據報告可信嗎?有無其他可能的原因?,唯有如此,我們才能相信對方,進而看穿假象、理智發聲,奪回自身大腦主控權。

提問是跨越假象的康莊大道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

2022/10/10

【口腔顎顏面醫學】拔牙也會致命?讓我們從新聞中探討拔牙迷思


作者:朱健豪 醫師 



“她一次拔4顆智齒全身麻醉身亡…「惡性高熱」多可怕?潛藏遺傳基因,難預防短時間易致死”
“拔智齒竟喪命!24歲妹子「全身麻醉」高燒42度 3hrs後慘死病床上”

以上文字來自幾天前的新聞標題。當初看到這則新聞時並不以為意,直到隔天一對來評估拔智齒的母女,說出她們看完這則新聞後的擔憂,這才讓我深刻意識到,不具備相關醫療知識的民眾,是多麼容易受到新聞內容影響而產生誤解,甚至可能導致延誤治療,因此也催生了這篇文章。

參閱報導內容,此名不幸的患者是為了拔除四顆智齒,接受必要的「全身麻醉」,而產生極為罕見難以預防不易察覺的「惡性高熱」。

有看過台灣電視劇《麻醉風暴》的讀者應該對「惡性高熱」有大概的認識。簡單來說就是一種由於吸入性麻醉藥、肌肉鬆弛劑或高溫等,誘發全身肌肉異常高代謝狀態,最終導致死亡的一種罕見遺傳疾病,好發率約為10萬分之1。

了解這則不幸的新聞後,朱醫師也想藉著這個機會跟大家分享關於拔牙的幾個迷思。



拔牙真的會致命?

會!但非常罕見

其實跟任何手術一樣,牙科手術也是有致死的可能性,只不過可能性微乎其微。一篇來自2017發佈的系統性回顧文獻,回顧了1960-2015年間發表疑似與牙科治療程序後相關死亡案例的文獻,作者估算致死率約一千萬分之一,機率接近於發生空難致死率。



有必要一次拔那麼多顆牙嗎?

是的,在某些情況下!

專業的醫師會經由以下幾點評估,來建議每次拔牙的適當數量:

|待拔牙齒的困難度|

容易拔除的牙齒,可考慮同一時間進行多顆拔除,節省寶貴時間。反之,越難拔除的牙齒,導致較長的治療時間,容易造成病患壓力,此外相對容易產生術後的併發症,故醫師會建議分批拔除。

病患整體健康情況

考量病患的年紀、身體共病(有無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以及服用的藥物,在同樣難度的牙齒拔除下,整體健康良好的病患可考慮同一時間進行多顆拔除。情況越不理想的病患,醫師會建議分批拔牙。

整體治療考量

常見於為了配合後續的癌症治療(化療、電療、保骨針施打),為了避免延長接受癌症的治療,醫師會考慮更密集的拔牙,以利後續的癌症治療及早開始。

其他考量

一些就診不便、或是病患因身心狀況特殊,難以頻繁的來回配合治療下,醫師也會建議同時拔除多顆牙齒。



拔那麼多受得了嗎?

理論上可以!

這也是大家常有的一種謎思:拔太多顆身體會受不了。據朱醫師所知,無論是教科書或是文獻裡,都沒有明確的指出最多一次能拔多少顆牙。以我自身經驗來說,最高紀錄在全身麻醉下拔了22顆,是替一位七十多歲的先生,因為癌症骨轉移後續需盡快施打補骨針。

即便經過醫師評估,病患與家屬對於多顆拔牙依然免不了有些疑慮,以下稍做討論:

|出血|

同時大量的拔牙理論上術後的出血量會稍多,但也只是稍多。一般來說並不至於真的會有失血過多的疑慮。

但當吞咽功能或整體狀況較差的病患(如高齡長者、身心特殊需求者),稍多的出血量可能導致呼吸道阻塞、引發呼吸道併發症甚至致死。

疼痛

理論上來說,在控制得宜的情況下,並不會有拔比較多顆牙齒就會比較痛的現象。傷口疼痛與待拔牙齒的困難度、病患年紀與醫師經驗有較大關係。

|術後的口腔清潔與飲食

確實較多的拔牙傷口會造成術後飲食與清潔的不便,但原則與單顆拔牙類似。



有需要全身麻醉拔牙?

有,而且不罕見
以朱醫師自身臨床經驗來說,每週都會安排幾位患者住院,全身麻醉下接受拔牙手術,算是蠻普遍的現象。而醫師會根據以下幾點,評估是否需要全身麻醉下進行拔牙手術:

|待拔牙齒的位置|

當待拔牙齒位於特殊解剖位置(過深或難以常規方式移除),考量到局部麻醉作用範圍限制、病患可能的不適程度、手術所需時間等問題,必要時全身麻醉下以利手術執行。

|拔牙數目

當有特殊情形需要一次性大量拔牙時(如配合癌症治療需求),藉由全身麻醉下一次性的拔牙手術,兼顧治療次數與手術時間的縮短。

|病患整體狀態

病患出於身或心方面的特殊情況(例如無法配合的幼童或特殊需求者、強烈嘔吐反射等),能讓病患、家屬以及醫師在舒適安全的情況下,完成煎熬的拔牙手術療程。


結語

拔牙手術,屬於一般醫療常規,是口腔治療不可或缺的方式。當除了拔牙外已經無較合適的治療選項,經由適當評估,絕大部分的病人都可以經由拔牙手術獲益。

然而,我們依然需要記得,人體不同於機器,即便再怎樣的謹慎行事,包含拔牙的各種手術依然存在著些許難以避免或預料的併發症。試著與診治的醫師討論治療的利與弊,共創最適合自身的治療方式才是最好之計。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



2022/10/04

【閱讀心得】《點子都是偷來的》(Steal like an artist)好點子,不偷嗎?


作者:朱健豪 醫師



















”創造就是把東西連結起來。如果你問有創造力的人是怎麼做出東西來的他們會有一點罪惡感,因為他們並沒有真正「做」東西,他們只是能「看到」東西。一段時間之後,「怎麼」做就會變得非常明顯。這是因為他們能把自己的經驗和新東西綜合起來。他們擁有比別人更多的經驗,他們對自己的經驗想得更多。“

以上這段文字來自某位已故名人對創意的看法。

這位名人是 - 賈伯斯。

已故的NBA傳奇球星布萊恩(Kobe Bryant)說沒有什麼叫新動作:「這些動作我都是從各個秀成員身上偷學來的。我只是要讓前輩以我為榮。這一切都是為了籃球比賽,不是我而已。」

每當我們看的一個好點子,我們要問自己一個問題,它值得偷嗎?

作者簡介

奧斯汀.克隆(Austin Kleon)兼具作家與畫家的身分,NPR晨報版、PBS新聞時刻、《華爾街日報》以及藝術網站20x200.com都能見到他的作品,曾受邀到各大企業及論壇演講,例如皮克斯(Pixar)、谷歌(Google)、SXSW、TEDx,以及《經濟學人》人類潛能高峰會等等。

他曾經當過圖書館員,設計過網頁,也寫過廣告文案。



本書談什麼?

“Nothing is original.”

天底下無新鮮事,凡事都非憑空而來。「什麼是原創?就是沒被看出來的抄襲」。想要有創意的點子,偷就對了,盡量地偷,但必須有技巧地偷。

書本針對激發創意,提供了10點建議,這10點建議,更是對人生的寶貴箴言,帶領我們以不一樣的角度看待人生。

書本的設計編排簡單有趣,雖然重量輕薄,但內容卻十分扎實!無論對於日常生活、職場乃至於個人興趣,創意把我們推向更不一樣的地方,我們渴望獲得新的好點子,為我們人生增添色彩。



1. 點⼦都是偷來的

|如何(⽤藝術家的眼光)看世界|

找到直得偷學的東⻄,再換下個⽬標 。

|天下無原創|

「什麼是原創?就是沒被⼈看出來的抄襲」。

|Garbage in, garbage out|

囤積狂照單全收,但藝術家精挑細選。

|⾃我教育|

你要對⾃⼰⽣活的世界到好奇:進⾏調查,打破砂鍋問到底,鑽得比別⼈深、才能獨佔鰲頭。

|偷學來的東⻄先收好|

「拿走不屬於你的東⻄,總比任其荒廢來得好」,看到值得偷學的東⻄?筆記就對了。



2. 不要等到了解⾃⼰才開始

從創造中了解⾃⼰

唯有透過創造以及⼯作,我們才能了解⾃⼰。

「假裝症候群」:⼀種無法把個⼈成就內化的⼼理現象。

|Fake it till you make it|

弄假直到成真:
(1)假裝你是個⼤⼈物,直到成功
(2)假裝你在創造什麼,直到你真正做出來為⽌ 
「先當A貨才能變真貨」。

|Start copying|

模仿是⼀種練習,不是抄襲 - 抄襲是要把別⼈的成果佔為⼰有,模仿則是還原⼯程 。「開始模仿你喜愛的東⻄,就是抄、抄、抄、抄。抄到後來你就會找到⾃⼰」。

如果你只模仿⼀作家,那就是抄襲;但是如果模仿很多作家,就是研習。

|模仿不是為了討好|

畫虎不成反類⽝的時候,我們才發現⾃⼰的⽝好在哪裡,也才得以進化。 

去模仿你的偶像,檢查那裡學的不夠像,是什麼原因讓你不⼀樣?那就是你應該放⼤並轉化成為⾃⼰作品的關鍵。


3. 寫你想讀得書

寫你所愛

寫你最喜歡的那種故事,寫你會想讀的故事。每當你對下⼀步要往哪走感到困惑,只要問⾃⼰:「這個故事怎麼 發展比較好?」。

⼤膽去做!做你想看到有⼈做好的⼯作。


4. 雙⼿萬能


離開電腦

「除非你把東⻄印出來,不然你根本摸不到⾃⼰⼿上進⾏的作品」。

「我們不知道創意是哪裡來的,我們只知道,創意不是從電腦來的」我們有太多按下刪除鍵的機會,電腦讓我們每個⼈都成了焦躁的完美主義者,想法還未形成,我們就開始東修⻄改。


5. 空閒計畫和嗜好很重要

|練習⾼效率的忙裡偷閒|

「你在拖延正事的時候做了什麼,可能就是你下半輩⼦應該繼續做的⼯作」。

|Don’t throw any of yourself away|

你不會想拿嗜好賺錢或出名,只是圖個開⼼。

不要拋棄任何⼀部分的⾃⼰。不要擔⼼作品是否連貫,把你所有作品串連起來的就是你。有⼀天,你回⾸今⽇, ⼀切就都會有了意義。



6. 創意是⼀種減法

懂得取捨

在限制中⼯作:若要跨越發揮創意的障礙,就得先⾃我設限。擁有無窮無盡的構思,反⽽令⼈動彈不得。「若⾃認擁有世上所有時間、所有⾦錢、調⾊盤裡所有⾊彩,⼀切⼀應俱全,如此只會扼殺創意」。

「我們欣賞藝術作品⽽產⽣的反應,就是藝術家努⼒想突破的⾃⾝限制」⼈們之所以有趣,不只是因為過往經歷 的事物,更是因為尚未經歷的事物。創意不只是我們選擇添加的事物,更是我們選擇放下的事物。


7. 要耐無聊(只有這樣才能把事情做好)
「⽣活維持常態與規律,⼯作上才有衝刺的動⼒與原創的靈感」


照顧好⾃⼰

發揮創意⼗分費⼒,無法在其他事物虛擲光陰。

|避免負債|

重點並非賺了多少,⽽是能留住多少。

|要有正職⼯作|

正職可維持收入、保持⼈脈、建立規律的⽣活。找個薪資不差的正職,⼯作內容不會讓⼈吐,還能保留⾜夠精⼒在閒於時間創作。

善⽤⾏事曆

學學喜劇演員傑瑞。賽恩菲德(Jerry Seinfeld)「每天寫⼀個笑話,就在⾏事曆畫個⼤叉 ,⽇復⼀⽇,不讓這個長鏈中斷」。

|留下紀錄|

羅列出⾃⼰每天所做的是、正在進⾏的計畫,⽇後裡頭的⼩細節能幫助你記起⼤的細節。



8. 要做好⼈(世界很⼩)

結識朋友,忽略敵⼈

「我只知道⼀條規則:與⼈為善」。

|Stand next to the talent|

「我只和值得效法的⼈們往來」。

「找出現場最優秀的⼈才,若不是⾃⼰,就站在他⾝旁,和他交流切磋,適時地⾃願幫忙」你如果發現⾃⼰是在 場最傑出的⼈,就得趕緊換個地⽅。

|收集讚美信|

留下讚美信,在偶爾需要提振精神時回顧,但切勿沈迷於往⽇榮光裡。


9. 網路無國界,距離帶來靈感

Build your own world

「你未必得離家,坐在桌前傾聽,甚⾄不需傾聽,只需要靜靜等待,也不必等待,只需獨⾃靜⽌,整個世界⾃會 向你敞開」。

|走出家⾨|

「距離與差異是創意的秘⽅,我們回到家,家還是以前的家,但在⼼裡有些事物已經改變」。 在⽇常環境裡,⼤腦會變得安逸,所以你必須顛覆現況,必須在異地⽣活⼀段時間,與⽣活習慣不同的⼈相處。



10. 絕招:做好東⻄就要與⼈分享
「別擔⼼他⼈竊取你的構想,若你的想法確實很棒,你會想盡辦法說服他⼈接受」

|⼀開始,不受注意是好事|

盡⼒享受與善⽤未成名時期: ⼀但人們開始注意自己,尤其他們開始付費購買自己的作品,這種⾃由便永不復返。

|The not-so-secret formula|

成名的過程分為兩個步驟:
(1)「創造佳作」,非常困難,沒有捷徑。每天持續創作,嘗試錯誤後再進步
(2)「與⼈分享」,把作品公開在網路上

⽽網路的使⽤秘訣兩步驟:
(1)Wonder at something
(2)Invite others to wonder with you 要對別⼈不感興趣的事物覺得好奇。



結語

當個聰明的創意小偷:

1.偷學來的東⻄先收好:「拿走不屬於你的東⻄,總比任其荒廢來得好」

2.Fake it till you make it:「先當A貨才能變真貨」

3.寫你所愛:⼤膽去做!做你想看到有⼈做好的⼯作

4.離開電腦:「我們不知道創意是哪裡來的,我們只知道,創意不是從電腦來的」

5.Don’t throw any of yourself away:把你所有作品串連起來的就是你自己

6.創意是⼀種減法:創意不只是我們選擇添加的事物,更是我們選擇放下的事物。

7.要耐無聊:「⽣活維持常態與規律,⼯作上才有衝刺的動⼒與原創的靈感」

8.Stand next to the talent:「我只和值得效法的⼈們往來」

9.走出家⾨:「距離與差異是創意的秘⽅」

10.The not-so-secret formula:成名的過程分為兩個步驟 (1)「創造佳作」(2)「與⼈分享」






後記

本書算是近期讀過最快讀易懂的一本書,但受到的啟發卻是出乎意料。其中最大的啟發來自於Fake it till you make it,弄假直到成真。我們總是過於謹慎,安於現狀,懼怕踏出舒適圈一步;往往卻乏自信,害怕自己無法像他人成功,說服自己不是那種人。實情則是:唯有透過創造以及⼯作,我們才能了解⾃⼰。類似《破框能力》所說的:「先行動後思考」,藉由實際行動,探索更多自我,擺脫舊我框架,外在改變內在,弄假成真。

要有正職⼯作。雖說依台灣的職場現況,無論薪資或環境都是讓人笑著笑著就哭了。斜槓創業正夯,誠如作者所言:找個薪資不差的正職,⼯作內容不會讓⼈吐,還能保留⾜夠精⼒在閒於時間創作。其背後的精神也與《一人公司》不謀而合:我們在職業⽣涯的初期,必須從事⼀份⾃主權、控制權以及彈性都較低的⼯作,才能擁有精通某些事的能⼒。於此同時,受限的下班時間內,精進自己感興趣的領域或專長,呼應作者所說的:若要跨越發揮創意的障礙,就得先⾃我設限。待時機成熟後,再全心投入副業,一如《破框能力》的先加再減:增加新角色與行為,強化外部發展,新工作能獲得足夠回報後,才會減少舊工作。

人生處處都有創意,任由我們取用。拙劣單一的模仿是竊取,而精明多元的重構屬創意。好點子,不偷嗎?

拿走不屬於你的東⻄,總比任其荒廢來得好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