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3/07/29

【閱讀心得】《共好同贏》(Big potential) 5法則提升個人與集體潛能,共同成功與快樂


作者:朱健豪 醫師

 The whole is greater than the sum of its parts. 


從小,許多的制度與觀念,無形中傳達的觀念都不斷提醒著我們,未來的成功取決於個人指標,例如考試成績、專業技能或是各種文憑認證。

然而,就在出了社會後,我們才發現這根本是天大的謊言。人生中的前20年花在批評與讚美個人特質上,但往後的人生中,現實社會的成功卻是跟他人有關。

奉信個人指標,是一種小潛力,只能獲得有限的成就;投身良性共好同贏,屬於大潛力,讓我們獲致無窮成就。


本書談什麼?


我們的社會變得過度關注「個人力量」,而非「在他人幫助下而增強的個人力量」,我們對個人成就的重視已造成嚴重的過勞,我們必須停止個人向前衝的慾望,開始為集體變得更強大而努力。

追求潛能的方法不是獨自衝得更快,而是讓集體一起變得更好。我們越是幫助別人找到他們的光芒,彼此都會更加發光發亮。

當我們致力於幫助別人更加成功時,自己也移除了個人成功的無形上限。要得到真正的快樂,關鍵是在幫助別人變得更快樂的過程中得到喜悅。而要達到自己的最高潛能,關鍵始於幫助別人達到他們的最高潛能



提高彼此潛能上限的5大法則


1. 良好的人際圈
物以類聚,讓身邊圍繞正面的影響。

現代社會過度強調個人成就,讓團隊內的彼此陷入鬥爭,陷入零和遊戲思維,完全忽略了合作的重要性。

為了自己而戰很重要,但為了彼此而戰可以抵達更高的未竟之地。是時候該停止問自己得了多少分,而是該問自己如何替團隊得分?

簡單來說,為了提升潛能,第一步必須建立起專屬自己的人際星系,技巧性的選擇圍繞在自己身邊的人,讓彼此發光發熱:

(1)善用同儕壓力的正向力量:研究指出,我們是自己是最常相處5個人總和的平均。要是我們身邊能充滿正向積極的人,除了提供自身能量,更能協助自己克服困難。

此外,讓自己身旁圍繞著正向樂觀的人,像是替自己打了疫苗,得以抵抗遭遇的負能量,避免受到感染。

(2)透過多樣性來創造平衡:人際關係的多樣性跟物種生態一樣,越多越理想。多樣性的人際關係,可以逼迫我們進一步思考,甚至走出舒適圈,獲得更多不一樣的資訊與意見。

人際關係的多樣性,由支柱、橋樑與擴增器三者類型的人組成。

人際關係的支柱,是那些無條件支持握我們的靠山。

人際關係的橋樑,是能夠連接自己現有人際關係與新的人脈圈,讓自己可以接觸到不一樣的資訊與資源。值得注意的是,我們主觀的把人劃分不同階級,並錯誤的以為只有在位居高位者才值得交往。

人際關係的擴增器,則是能將自己不斷推向舒適圈之外,有著跟自己相異的個性或是技能。藉由擁抱這樣的差異性,讓自己受益,雖然這麼做往往令自己不舒服。

(3)創造互惠關係:成功的領導者總是試著為自己的人脈提供更多,互惠關係可以讓我們更快樂。

必須注意的是,隱藏互惠關係中的一個陷阱,那就是合作超載。我們必須為自己的付出設限,策略性的建立關係,而非陷入取悅每個人的陷阱,讓自己總是為他人疲於奔命,陷入超載的狀態。

我們都需要與人連結,但過程中往往因為負面的狀況,讓自己漸漸地遠離人群,封閉自自我。

你的任務不是去尋找愛,而是去尋找並發現你在自己心中因對抗愛而建構的障礙

尋找關係的正向面,讓自己身旁圍繞著發光發熱的恆星,照亮彼此,一起成長。


2. 拓展領導力

相信無論自己在什麼位置,都能發揮領導力。


為了獲得大潛能,必須捨棄自己加上的枷鎖,相信在每個位置都能發揮影響力,學會如何擴展自身的領導力與擁有權:

(1)看見自己的領導力:擺脫傳統思維,自己無論在什麼位置,都能產生影響力,促成改變。

(2)用熱情影響更多人:組織內的各種規章與潛規則往往造成更多的發展受限,與其硬碰硬,倒不如試著帶著熱情的態度,去激發他人,推動改變。

(3)提供實質獎勵:傳統的團隊管理模式來自於上對下的各種命令,以期望下屬達成要求,屬於權威式的管理,成效不盡理想。試著提供獎勵,以激勵的方式來提升團隊表現。

(4)尋找工作的真義:人會將職業視為工作、事業或使命等三種情形。透過所處的職位,善用自身強項,與人連結,改善他人與彼此生活,找到自己的使命。

轉換跑道,在人生不同的階段實屬必要,但也要小心其中的陷阱。有些人總是想著未來的夢幻工作,不去思考當下職位的真義。對未來抱有夢想並沒有錯,但要是一心不斷地尋找更美好的景色,就永遠看不見眼前的風景有多壯闊。

當我們相信自己有領導力,才能具備足夠的勇氣,放下權力給他人參與其中,而自己才能適時放下重擔,接著在挑起其他更重的擔子。


3. 勇於讚美

打造稱讚與肯定的稜鏡,讓讚美之光向外折射。


讚美他人,是一項良性循環,我們給的越多,創造的成功越多。成功的人事物越多,會發現值得讚美的人事物也越多。

藉由真誠的讚美,照耀在自己星系上的每個人,讓彼此的潛能提升:

(1)停止比較性的讚美:藉由減損他人的比較性讚美,意味著告訴他人,團體的運作是基於只有少數人會成功的零和遊戲。

(2)聚焦在「做對」與「做好」的事:藉由讚美,練習讓我們的大腦關注在人生值得讚美的事情,正面練習。越是讚美人生,人生就越多值得讚美的事。

(3)讚美基層人員:表揚明星球員不是最佳做法,我們的讚美應該轉向支援助攻的球員,團隊的勝利並非專屬明星球員,是屬於整個參與的團隊。持續的將光照耀在基層,光線將向外向上反射,讓整個團隊更為閃亮耀眼。

(4)使讚美民主化:自己讚美他人是一件好事,讓別人跟著自己一起讚美他人則是一件非常好的事。拋開傳統制式化的評分量表,營造讚美民主化的氛圍,讓自發性的肯定與讚美激勵人心。

(5)讓隱藏31%的人現身:一團體內可能有31%屬於正向積極的人,卻又沒有表達出來。無論是正面或負面想法,唯有表達出來才能造成影響。因此,與其花心力改造負面想法,倒不如試著在各種場合下,引導這31%的人表達他們的讚美與肯定,讓正面讚美成為團體內的主流風氣。

(6)別只讚美成果,而要以「讚美獲得成果」:過去需要被讚美,但未來的成就更值得讚美。經由賦予他人某些特質的讚美方式,激發潛能讓未來的成就得以實現。例如我們說「你有很棒的領導力,日後可以帶領團隊蒸蒸日上」,這樣是將讚美與他人的自我定位結合起來,激勵強化他人,在未來成為更好的領導者。


4. 抵禦負能量

負能量難以避免,建立防護罩抵抗負面能量的攻擊。


在職場之中,我們無時無刻都暴露在他人的情緒與行為;日常生活,也接受了來社群媒體的負面與焦慮資訊。

因此,有策略性地抵抗負面能量,才能保衛我們的潛能:

(1)蓋一條護城河:戒除早晨或睡前查看手機的習慣,避開負面新聞影響一天的心情,或是睡眠品質。此外,關掉各種提醒,可以防止我們的專注被打斷。

除了負面新聞與提醒,社群媒體更像是一個24小時的新聞頻道,即便不是負面消息,許多的動態往往可以勾起我們的各種情緒,包含羨慕、嫉妒甚至憤怒。

從現在開始,將網路瀏覽主動權收回,選擇適當的時機瀏覽合適的內容。

(2)搭建一座精神堡壘:試著回想最近發生過的好事,替我們的大腦做好樂觀的準備。這樣的練習有助於正向思考,強化心理,為一天的各種狀況做好準備。

一段對話最開始的評語經常能預測結果。要是我們能保有正向思考,自然也能減少負面對話的發生,保有好心情。

(3)學習心靈合氣道,借力使力:壓力在所難免,當備感壓力時,先試著問自己,這件事為什麼重要?

每個壓力事件,都潛藏自己專注的核心。藉由自我提問,可以讓我們去重新詮釋壓力的註解,進而有機會善用壓力作為能量與動力來源。將壓力視為挑戰,一個可以提升自我與團隊的機會。

壓力無法避免,但藉由建設性的方式,將看似負面的能量,轉化爲自己前行的動能,借力使力。

(4)明白何時要有韌性,何時又該放棄:持續把時間與精力投入在一個糟糕的工作上,等於放棄了發掘更好的工作機會。有時,放棄才能贏得勝利。

深思熟慮後再放棄,不是懦弱,是一種勇氣與智慧的表現,一種積極主動的選擇


5. 創造集體動力

成為能吸引他人前往正能量的磁鐵。


我們要一股力量,幫助我們持續邁向大潛能的目標前行,避免許多的世俗紛擾與人類惰性妨礙前行。

藉由創造集體動力,如同磁體吸引彼此共同前進:

(1)創造意義導覽:例行性的工作與各種挫責,容易讓我們忘了自身任務的意義。此時,藉由頻繁的「意義導覽」,幫助自己與工作的意義再次連結,喚醒工作與生命的意義。

使用視覺敘事的意義導覽,更能讓人跟意義連結。例如藉由回憶相片,呈現團隊的重要時刻,來喚醒每個感動得瞬間。

此外,外人通常比自己更容易看到職涯意義,藉由他人來提醒自己錯過了什麼,讓我們重拾動力。

(2)想像成功的虛擬實境:面對挑戰,負面消極的想像,讓我們把心力耗費在想像逃脫路線,導致沒能規劃成功路線。研究指出,要是能逼真地想像未來,並將它寫下來,這樣的動作將會把我們引導至那個方向。

唯有我們真正看見自己克服種種挑戰,才能努力投入並開創未來。

(3)歡慶勝利:與讚美相同,要是我們能試著慶祝生活之中的大小成功,我們就越能發現意義去豐富自己的人生。隨著人生越有意義,值得慶祝的人事物就越多,也為此創造了另一個良性循環。

藉由慶祝自己的成功,我們也才能有動力去慶祝他人成功,提升彼此的潛能。



後記

我們的社會教導我們最好要成為閃耀的孤星,而不是在眾星雲集的森林裡發亮。

書中最根本核心的概念,在於破除我們傳統對於追求個人成就與成功的迷思。談及成功,可能許多人腦海中的畫面,不外乎自己在自身專業或感興趣的領域上,光鮮亮麗,宛如夜空中的月亮一般,一支獨秀,不可一世。

汲汲營營於這樣的我們,在追求成就的過程中往往發現困難重重,一點也不快樂,誤以為自己毫無潛能,接受了現實;又或是利益薰心,最終鑄下大錯。成功與快樂的原則,是以共好同贏的概念,有意識的從自身行為作為起點,積極主動的去提升他人潛能,無形之中,自己也發生了改變,從中獲得了巨大的力量,不斷地推動我們,邁向成功的終點。

這樣的概念不難理解,就像我們教會他人一項專業或技巧。為了教人,我們必須先了解釐清,而在教授他人的過程中,自己可能又會有新的領悟或困惑,激勵自己更上一層樓,也從中獲得成就與喜悅,最終收穫最大的反而是自己。《從內做起》《與成功有約》等書也強調類似的概念,想要提高潛能、獲得成功,先從自身做起,進而共好同營,提高集體潛能,共同成功與快樂。

我們越努力去幫助周遭的人變得更強,我們自己就越有可能得到保護和支持。

我們在別人的技巧和能力上投資越多,我們在自己身上收穫的紅利也會越多。

讓身邊圍繞著快樂的人不能保證你會快樂,但卻能顯著提高你得到快樂的機會。

這樣時而黑暗又複雜的年代,我們不需要一盞在夜晚閃爍的孤燈;我們需要的是一起閃光,越閃越亮。


想改變世界,要先改變自己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