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3/07/31

【閱讀心得】《情緒恢復:告別玻璃心的韌性練習》7個常見的玻璃心想法


作者:朱健豪 醫師


  Men are disturbed not by things, but by the views which they take of things. 


人生的不同階段,我們總是擁有不同的煩惱,可能來自於自身,也可能來自於他人。這些無數的麻煩,都會對我們造成各種負面情緒。隨著諸多的情緒淹蓋我們,我們逐漸失去韌性,變得玻璃心。

要是可以知道在我們負面情緒的背後,存在著怎麼樣的想法,我們也自然可以學會告別玻璃心,讓自己變得更為堅韌!


本書談什麼?


碰到討厭的事、痛苦的事、難過的事的時候,我們的心有時會陷入低潮,在中途意志消沉,感到沮喪。把那些負面的情緒恢復成正常狀態的力量,就是所謂的「恢復力」。

是恢復力並不是只有一部分人才有的特殊能力,而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能力,只要用正確的「方法」加以鍛鍊,就可以確實變強。

然而,情緒並不是源自於事件本身,而是對那個事件的解讀,使我們產生不同的情緒。解讀,來自於自身思考,也就是想法。

一些常見的思考方式,容易讓我們陷入負面情緒。也唯有認識到這些負面思考,我們才能得以堅韌,告別玻璃心。




削弱恢復力的7個負面想法


1. 擴大解釋否定
要記得,我們往往只會看到自己想要看到的細節。

我們往往因為自身偏見,片面地選擇性「看到」特定人事物的缺點,無形中讓自己陷入負面循環,不斷找尋任何蛛絲馬跡,過度地放大任何微小缺失,進而做出否定。當我們眼中只充滿缺點,自然容不下任何優點進入眼簾。

因此,在人際上,我們該試著把焦點擺在找尋優點上,即便看似微不足道的優點;而在每日生活上,試著睡前回想並感謝令自己快樂、值得感謝的正面事蹟,養成尋找日常美好點的線索,練習正面肯定循環,自然感到幸福美好,增加韌性,負能量來襲時也能有所抵禦。


2. 二分法思考

我們不該用黑白的有色眼鏡去看待充滿色彩的真實世界


傳統教育講究標準答案,讓我們養成對人事物的判斷往往是「好或壞」、「對或錯」等二元化的判斷方式,如同電腦語言0或1的二進位邏輯。

但現實的運作並非如此黑白分明,更何況許多所謂的「判斷」,不過是當下情緒下的產物,完全稱不上精確。

二選一,從來不是一種選擇,更像是一種脅迫,二分法的思考,嚴格說來也不算思考,是一種對於自我的脅迫,自主性與創意的剝奪,令人感到壓力。

這樣令人倍感壓力的二分法思維,也在不知不覺中消減我們自身的恢復力。


3. 「當然」、「應該」、「必需」的思考

你的「常識」,不等於他人的「常識」


我們會產生強烈的負面情緒,往往來自於我們認為「當然、應該、必須」的事情並沒有發生。

也就是說,當各種人事物並沒有依照我們的「常識」運作時,我們容易感到失望、沮喪、甚至憤怒。然而,每個人的「常識」,其實受到了各自的價值觀影響,根據年齡、區域、文化、職業、性別等有著極大落差。這樣的「常識」,與真實世界的常識有所出入,結果自然也會有所不同。

強烈主張這種思想的人,無疑是利用這種想法為藉口,犧牲學習成長的機會,甚至將這種不受歡迎的好意強迫推銷他人。

我們該學會拋開這樣的有色眼鏡,重新虛心看待世界,了解到大多數我們看似不合理的言行舉止,都來自每個獨特的「常識」所驅使,鮮有所謂「應該」的事情。


4. 過於制式化

Be water, my friend。


許多專業人士或是高知識份子,培養過程中往往強調制式化訓練。然而在瞬息萬變的職場與社會,這樣的制式化反而容易成為枷鎖,缺乏靈活彈性,導致創意受限,甚至導向錯誤的方向。

我們必須記得,曾經成功的方法,未必是日後成功的保證;而過去看似錯誤的答案,或許是改善未來的解方。


5. 妄下結論

你無法指出你看不到的地方。


過於樂觀或是悲觀,都容易讓人跳過深思熟慮,直接做出過於直覺、簡單的結論。

當處在被悲傷沮喪的情緒下,我們更傾向得出負面結論,陷入庸人自擾的狀態;而處在快樂的情境下,我們容易得出過於樂觀的結論,甚至樂極生悲。

會有這樣的想法,有很大的原因來自於解決問題或是達成目標的方法太少。因此,可以試著藉由多參加研討會、多方閱讀或是與不同的人聊天討論,藉以增加自己的視野,獲得更多的思考養分。


6. 劣等比較

別拿自己與他人比較,因為這是在侮辱自己。


多虧網路與3C通訊產品的普及,我們比以往都更容易看到他人的優秀。然而無形之中,也導致我們更容易練習「劣等比較」:看到某人優秀之處,產生羨慕甚至嫉妒之情,最後比較發現自身不足之處。

如果心態正確,這樣的比較可能有益。更多的是我們因此灰心喪志,從此一崛不振,抑或是燃起較勁心態,盲目的投入時間精力,回頭才發現失去了更多重要的人事物,得不償失。

冷靜下來,對自己提問,對自己來說,什麼才是最重要,可以讓感到自己滿足、幸福的?而不是藉由社群媒體,去追求他人告訴你的答案。


7. 全盤接受他人的評論

盡信書不如無書。


深受傳統儒家思維影響的我們,合群,是一件重要的觀念。在恐懼或天真的蒙蔽下,我們往往容易深受他人的評論所影響。

來自他人的評論固然有價值,但要是不去思考篩選,囫圇吞棗的全盤接受,輕則無法從中獲取客觀有益的建議,讓自己筋疲力盡,重則可能適得其反,甚至人財兩失。

該如何篩選有益建議,著實不易。但如果我們能試著思考並找尋人生目的,並替人生目的設下各種適當且具體的目標,以此為中心,將他人評論作為參考,適時地修正人生軌道,持續往人生目的邁進。



後記

無疑地,如同每個人,自己身處在一個高壓的環境之中,各種壓力與負面情緒無可避免,想要永保快樂與健康,與其咬牙強顏歡笑,學會情緒恢復,提升韌性,或許是一個明智的方式。

心理學家Albert ellis提出ABC理論,他認為在面對一件事件時(Affairs),不會直接產生情緒(Consequence),應該是經過信念(Belief)的解讀後,才會引發後續隨之而來的情緒。

我們無法阻止事件發生,也無法不讓情緒產生,但我們可以藉由思考的訓練,也就是避開負面思考,練習改為中立或更為正向的思考,進而去影響我們的情緒,鍛鍊自身韌性,告別玻璃心。

總括本書所提的7個負面想法,都可能與「完美主義」脫不了關係,又或者說,一如許多人,都陷入了「定型心態」,相對於「成長心態」,缺乏多元彈性、積極成長的開放心態,這也是《心態致勝》一書強調的核心。

除了少數狀況,「沒有人能傷害你,除非你願意」或許也就是這個道理。當然要做到這樣的境界,絕非易事,如同想要有健康的體態,是需要大量的心力,有紀律的去鍛鍊修成。

對於負面情緒,過往我會試著咬牙吞下去,累積最後爆發的那一刻,一次宣洩,這樣的方式,除了不利於身心健康外,更對自身的成長毫無助益;現在,夜深人靜時,我會試著回想一天之中的負面情緒,並問自己為什麼會感到生氣?會什麼感到沮喪?進而試著從反思之後,釐清自己當下的想法或信念,再將這樣想法與自己人生的願景比較,讓自己有機會用不一樣角度去重新看待事件,避免同樣的情緒再次困擾自己。

唯有探究引發情緒背後的信念,我們才有機會反思,藉由自我對話,探索自我,釐清人生的意義與目的,做出不同以往的選擇。


人生,取決於自己對遭遇的因應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