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3/03/31

【閱讀心得】《一流的人如何駕馭自我》(The passion paradox) (上)3個觀念培養和諧的熱情


作者:朱健豪 醫師


 沒有人願意庸碌一生,但也沒必要追求「完美」

熱情。

這兩個字無論是在學校的畢業典禮、名人給出的建議或是勵志書籍乃至心靈雞湯的文章,早已成為老掉牙的論調了。

大家都知道要找尋並發揚自己的熱情,但,更多時候,熱情如火反而會引火自焚。


本書談什麼?

所有人都要我們發掘熱情所在,卻沒人告訴我們怎麼做,更別提如何與熱情共存。大多數的熱情一開始都是積極正向的作為,但接下來往往會變質。成也熱情,敗也熱情。

聽起來有點矛盾,對吧。

我們所認定的成癮受害與熱情有成之間,經常只是一線之隔。若未主動經營熱情,可能反過來遭遇危害。要是能主動經營熱情,那麼與熱情共存有助於促進健康、幸福與整體生活滿足感。

那麼,那些聞名世界的一流企業家、運動員,他們又是如何培養出適當、和諧的熱情呢



培養和諧熱情的3觀念


1. 按部就班的挖掘與實踐熱情
要記得,幾乎所有遠大熱情的開端,都不過是追隨興趣而已。

許多書籍告訴我們,追求熱情的方式就像某種愛情,所謂的命定相愛:抱持著「契合」的心態尋找專屬的熱情,一開始的感覺對了,變全力以赴的投入熱情之中。

強調契合去追尋熱情並全力投入,伴隨著一些顯而易見的問題。第一,過度強調契合感導致選擇受限,間接無法自由的去探索更多選項。第二,抱持契合心態會侷限我們,無形中尋找能馬上產生快感的活動,也讓我們後續難以克服改變或挑戰。第三,多年大量投入後,才頓時驚覺一點也不契合,「我肯定做不來」症候群便隨之上身,抑或是欺騙自已,沒有比「繼續走下去」更好的路可以選擇了。

我們應當降低標準來追尋熱情。從「完美契合」轉為「有興趣」,保持開放心態,讓自己充分探索各種可能的興趣,再慢慢判斷是否能持續增長熱情。

而影響一個興趣是否能成為我們長久的熱情,可以參考心理學「自我決定論」,人做事的幹勁並非主要仰賴外在成就(金錢、聲明等),主要來自3項人類基本需求:

(1)勝任:藉由努力達成任務,滿足內心的渴望,同時也將進步連結到自身行為

(2)自主:讓自身行為反映出內在核心價值,也就是外在行為與內在信念一致

(3)關聯:人需要與他人或群體產生連結與羈絆,進而產生歸屬感

除了避免抱持契合感找尋熱情,也要避免過度全心全意的投入。這麼做雖有破釜沈舟之勢,但更多時候會導致自己承受過多不必要的壓力,由「想要成功」變為「必須成功」。

就大多數的人而言,最好的方式還是逐步漸進投入:逐步減少保守、穩定一端的比重,慢慢增高衝勁熱情的那一端,讓自己的財務、心理逐步成熟,保有失敗的空間,也較能從錯誤中學習。


2. 避免外在成就與恐懼驅動熱情

你的熱情應該發於內,不該來自於外


現今社會習慣以結果為導向、急功近利,使我們忍不住藉社群媒體來評判自我,誘使目光投向外在成就與結果。當我們的熱情是來自這樣的外在因素驅使下,很容易對我們自身產生負面影響。

我們該試著避免的2種負面熱情:

外在成就:當熱情由外在成就所驅動,我們把滿腔熱血投入行為帶來的「外在成就」,而非行為本身,漸漸變得只是盲目追求成就,淪為失控熱情的奴隸。

我們更習慣將自我認同與外在成就混為一談,渴望他人的賞識與認可,導致自我價值是如此的不穩與脆弱。

恐懼心態:避免失敗或辜負他人也可能是驅動熱情的有害燃料,這樣的恐懼心態會令我們不擇手段的避免失敗,從「積極心態」轉換為「預防心態」。

預防心態會令我們專注在避免損失,但也讓人難以實現自我;積極心態則相反,不再選擇符合他人期盼的做法,而是更願意承擔建設性的風險。

話雖如此,我們內心深處多少還是會害怕讓自己失望,或是受到外在成就鼓舞而欣喜若狂。重點是這些情緒出現時必須有所克制,不要讓它們成為推動熱情的燃料。自己的熱情應該源自內在,即所謂的「和諧的熱情」。


3. 養成專精習慣與和諧熱情共存

做事時最關注成就的人最難成功,而不在乎成就與否且心繫做事過程的人,反而容易成功。


有別於執迷的熱情,和諧的熱情是指致力於某件事並樂在其中,而做這件事本身就是目的,而非是為了達成目的所採取的手段。也就是做這件事本身就是一種享受,不是為了享受回報或避免負面影響。

和諧的熱情可以藉由專精心態的養成產生。與許多技能一樣,專精心態仰賴時間培養。而構成專精心態的要素有以下6點:

(1)內在驅力:簡單來說,專精心態讓我們行事的標準改以自我為基準,不與他人比較,只用過去的自己與當下付出的努力來作為評比標準
。我們從事特定工作,是為了追求專業表現與持續的發展進步,追求一個持續實踐的過程。

可惜的是,社會或是家長還是習慣使用外在訊息來衡量小孩的自我價值。而小孩長大後,將因此信以為真的去找尋成功,卻發現找不到成功後應該伴隨而來的自我價值。

(2)專注過程:過度關注在一個具體但無法操之在己的目標(例如比賽奪冠),反而容易讓我們承受過多且無謂的壓力。專精心態讓我們將注意力從目標達成轉移到奮鬥的過程。

以目標作為方向指引,而非目的。設定實現目標所需的可控步驟,並專注於步驟的完成。

(3)不操心是否能做到最好:專精心態要我們避開完美心態,做事不以成敗為目標,而是將步驟結果作為訊息,了解實質的進步與待改善空間,用於調整自我進程。

甚至以單純「提升自我」為目標,如此一來熱情已不是自己所做的事,而是自己本身。

(4)接納短期失敗,換取長期收益:利用專精心態,打斷自我認知與外在成就的連結,才能將失敗化為成長的有利資訊。

自己如何將失敗的經驗內化,有著深遠的影響。把失敗怪罪自我能力低下或運氣不佳無疑不是最佳選項。唯有思考失敗是否來自於自己有能力改變的因素,才能真正化失敗為成功之母。

(5)培養耐心:在現代科技制約下,我們早已習慣什麼都能立即滿足,耐心儼然成為一種稀缺資源。

缺乏耐心讓熱情變調,變得異常執迷,為了快速取得結果,不擇手段。看看職業運動員服用禁藥或是新創投資公司詐騙的新聞就可以略知一二。

定期反思目標,是否與我們最根本的核心價值一致,是否為了自我提升而努力。尤其是感到乏味、進展停至的階段,定期反思可以避免缺乏耐心放棄或甚至鋌而走險的偏執行為。

(6)心在當下:各種科技產品不斷將我們注意力轉移,忽略許多更為重要的事情。注意力的一大作用,是將目標轉化為外在行為。也就是我們將注意力花費在哪件事,等於宣告這件事對自己很重要,就會把這件事情做好。

但矛盾的是,重要的事未必受人關注;受人關注的才會變成要事

我們都知道時間是寶貴的資源,但如何分配注意力,也就是運用時間,更是關鍵。

培養專精心態,產生和諧的熱情,並與之共生,讓自身獲得最大回報。



後記

那些不成功便成仁的,常常成了烈士。

自己對許多事情也是抱持著非常保守的心態:非常喜歡與非常不喜歡。只願意對一見鐘情的事物投入大量的心力,揮灑熱情。現在回首,無疑錯失了許多探索更為廣泛多元的人生。

回顧我們的社會,熱衷讚許背水一戰而大放異彩者,無形之中也造就了一種錯覺:對於熱情,我們必須全力以赴。這麼做固然有機會成功,但更多時候需要在諸多條件配合下方能達成,也因此造就了許多烈士。

在讓自己不餓死累死的基礎下,我們才有資格談論並追尋屬於自己的熱情。以自己而言,成為主治醫師較為寬裕後,開始能有時間思考並嘗試各種感興趣,但先前礙於現實無法起步的領域或活動。無形之中自己除了會更加珍惜、善用時間,也讓自己在工作中可以更為投入,也可以藉由工作外的活動舒壓,甚至對工作及生活有更不同的想法。

如果說我所擁有的一切構成了我之為『我』,有朝一日一無所有時,『我』又會是什麼?

一如傳統社會價值下孕育的許多人,從求學至今,許多的努力與行為,最深層都源自於外在成就與恐懼,以此為燃料驅使自己,許多的行為與決策,主要仰賴於:其他人對我的期待是什麼。

求學時期,身為第一名的我背負了許多師長的期待升學,一心一意的準備考試,只為了證明我依然還是那個第一名,成績反映出我的聰明才智,更代表著我的價值。而身為醫師,除了背負著患者對治療的期待外,社會不斷地放大強調「醫德」,為此不計代價的回應社會需求,另自己喘不過氣來,各種自我懷疑充斥心中。

我們大都受到他人的期待所驅使,無論是否有意識到這樣的行為。獲取良好文憑、找份好工作、結識個好對象、買一棟大房子、生幾個小孩,問題不在這些行為本身,而在於做這些事情的背後,是否來自於內在的驅使下而完成。

卸下對外在成就的恐懼與依戀,反過來追求自己所做的事情本身。

其他人對自己的認識,恐怕還要比自己更熟悉,也就是說我們根本不了解自己。也難怪乎我們總是活在他人的期待下,光是應付這些外在期待就快筋疲力盡了,更別說尋找到自我熱情。而好不容易找到熱情,也為自己設定了目標,按部就班的執行,也很容易在過程中迷失。

原因在於,我們習慣把手段誤認為目的,也就是做各種事情的目的是什麼?是否與自我的人生目的一致?而要找到目的,前提是要對自我有一定程度的認識。

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會直覺地替自己設目標,為了這個目標要做哪些事,便開始全心投入。後續有可能水到渠成,但更多時候是挫折到懷疑人生,看著他人進步神速,再望著目標與自己的距離,放棄變成了下最合理的選擇。

試著把事情與自我目的連結,把心思專注於做事的當下,每次的行為就是目的,讓自己更好,失敗與挫折,只是通往目的上的必經之路。就像執著於每週二固定發文的我,意識到對自己而言,發文只是為了督促自我藉由閱讀反思,讓自己更好這樣的目的,自然也不會焦慮錯過發文時機。

很可惜的是,相信大部分的人如你我,都沒有人告訴我們要去這麼做,更別說該怎麼做。

想知道自己的人生是否真正走上對的道路,就得親身去探索、接觸引起興趣的事,即使與目前道路及自我建構的形象相牴觸也沒關係。


培養熱情,從認識自我開始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