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3/10/31

《打造第二大腦》(Buildig a secod brain)CODE4步驟打造人生管理系統


作者:朱健豪 醫師




自己經常生活中經常遭遇一個現象:滑手機時看到一篇不錯的文章或資訊,可能來自於社群平台、影音平台或是部落格,順手的就加到書籤、待閱清單或是播放清單。等到某生活上遇到問題,隱約記得在哪看過問題的情境與處理方式,但卻怎麼找也找不到相關資料的存放位置。

甚至有時候往往等到自己好不容易處理完某件專案,才偶然發現自己電腦或手機存放著可以提取並加速完成專案的內容,但礙於沒有良好的知識管理系統因而找不到可用內容,自己默默地「重新發明輪子」。

是時候該改變這現象了。

本書談什麼?


氾濫的資訊常使我們坐立不安,而非賦予我們能力。資訊超載(Information Overload)已變得令人精疲力竭,它耗費掉我們的大腦資源,更讓我們始終處於焦慮狀態,總是掛慮會遺漏訊息而憂心忡忡。儘管我們可取用一切有益於擴展思維的想法,我們的專注力品質卻江河日下。

某些的確和當下休戚相關,而多數則要等到未來某個時間點才會變得有意義,多數時候我們只是「資訊囤積者」(information hoarders),雖然儲存了數不勝數的立意良好的數位內容,最終卻只是徒增焦慮和煩惱。

為了善用珍貴的知識,我們需要一種方法來打包這些資產,好寄送給未來的自己。我們無法僅憑「運用大腦」來儲存所有知識,理當把這個工作外包給智慧型機器。

建立第二大腦,替自己打造專屬的口袋圖書館。





CODE4步驟打造人生管理系統


1. 獲取(Capture)儲存引發共鳴的資訊
只把激發共鳴的資訊保存在你信任且可掌控的地方,並且忽略其餘的資訊。

我們每日經由網路,接觸了非常海量的資訊,深怕遺漏了什麼,卻很少深思這些資訊的未來可用性,導致無形中成了數位囤積者。雜亂無章的囤積各類資訊,只會讓自己耗費了寶貴的時間與精力,而未來的我們更找不到可用的資訊。

我們不該擔心資訊不足而無法行動,而是過多的資訊讓人動彈不得。因此,打造第二大腦的第一步,就是設下獲取資訊的濾網,只讓特定的資訊進入專屬的知識系統網內。

可以藉由幾個問題,來幫助自己篩選出該獲取的資訊:

(1)是否對自己有啟發?

(2)是否派得上用場?

(3)是否與自己息息相關?

(4)是否令自己意想不到?

簡單說來,就是自問這一則資訊是否引起自己的共鳴。一些看似有用但卻無法引起我們強烈共鳴的資訊,代表對我們來說早已是認知內的資訊。既然是我們腦內早已認知的資訊,又何需花心思做出筆記。最該進入我們第二大腦的,是那些能增進自己身心的有益資訊。

獲取資訊的概念,類似GTD(Gettig things done)的捕抓(同樣都是capture),把待辦事項或是資訊,暫時捕捉到收件箱(Inbbox),讓大腦暫時卸載得宜釋出更多記憶體,同時釋放更多專注力。


2. 組織(Organize)著眼可操作性

以資訊的用途去向而非分類來源決定資訊的歸檔位置。


把獲取的資訊放入收件箱後,下一步便是定期清空收件箱,替每個資訊找到專屬的資料夾。

一般我們都習慣將資訊以類別做分類,或是資訊的來源做分類,這麼做的好處顯而易見,但也導致後續資訊尋找的困難,更讓資訊無法互相連結,失去激發創意的潛能。

為了讓獲取的資訊發會最大效果,利用資訊的可操作性來劃分,也就是能發揮功能的地方,而且越快發揮越好,將獲取的資訊以「去向」而非「來源」歸檔。

善用PARA系統來組織資訊,建構第二大腦的核心資訊庫。當我們要把一筆位在收件箱的資訊做歸檔時,逐一的從(1)到(4)評估以決定最好的存放位置:

(1)專案(Project):專案顧名思義是當前的工作,具有時效性,且結束時具備明確的驗收目標,例如今年秋季的周年慶行銷活動。專案有可能是職場上,也可能是專屬自己的私人專案。專案屬於我們優先該完成的任務,因此我們在歸檔任何資訊時,應該先確認這筆資訊對目前任何專案是否有益。

(2)領域(Area):領域不同於專案,沒有明確時效性,是屬於我們個人日常感興趣的領域範疇,無論是否達成目標,都會有我們想維持的結果,例如健康維持、財務維護。雖然不具迫切性,但長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領域擺在資訊歸檔的第二順位。

(3)資源(Resource):顧名思義就是現階段對我們沒幫助,也就是不適用時目前的專案與領域,但可預期未來能為我們創造價值的資訊。許多的資訊大多是屬於此類。

(4)檔案庫(Archive):存放已完成或暫時擱置的事物,待日後遇到類似的任務專案,我們就能直接參考甚至引用已完成的專案檔案,不用從零開始。

從以上可以了解PARA系統與其說是檔案系統,更像是一套生產系統,目的是讓每則資訊盡快找到可發揮的地方。即便短期對我們毫無助益,但藉由這樣的組織,能讓我們在未來資訊的取用上更為便利。此外,隨著我們人生的增長,PARA系統也可以隨著我們做出改變與成長。


3. 萃取(Distill)找出精髓

如果筆記內容過長而使得未來的你卻步,那麼這些筆記將毫無用處。


而當我們把合適保存的資訊,藉由PARA系統做歸檔後,下一步就是要設法萃取這些資訊,找出精華,將資訊去蕪存菁。

在學習新知時,我們會嘗試做筆記,但由於懼怕資訊遺漏,導致做出來的筆記幾乎是原封不動複製整段資訊。 隨著筆記的增長,待日後我們要重新檢視內容時,幾乎要從頭閱讀,失去了當初做筆記的意義。因此,要讓筆記發輝最大價值,必須達到精簡短,讓未來的自己願意買單。

藉由4個步驟,來萃取出資訊中的精華,做出對未來有用的筆記。累進式摘要的4個步驟:

(1)筆記摘錄:摘錄最引起自己共鳴的片段,同時務必保留原文來源以供日後尋找相關細節。

(2)粗體字要點:把先前筆記摘錄的片段以粗體字表示重點。

(3)重中之重:當摘錄的筆記重點繁多或是具備價值時,可以再為筆記加上螢光筆表示重點中的重點。

(4)執行摘要:少數深具價值的筆記,值得我們執行最後一步的摘要。為這則筆記,以自己的口吻寫出摘要,這麼做的好處除了可以加深記憶外,有別於摘錄內容生硬的字詞,自己理解完寫下的摘要,可以讓日後複習時更快進入狀況。

進行摘要時,許多人依然容易掉入做筆記的3個陷阱:

(1)重點過多:整本書都畫上螢光筆時,就沒有所謂的重點。筆記應該是少即是多(less is more),每個精萃完後的內容應該是上個步驟的10-20%。

(2)漫無目的的強調事情:我們經常沒有帶著特定目的去做筆記,導致為了做筆記而做筆記。筆記的目的就是要為我們創造價值,因此做筆記時務必先思考這則筆記對自己用途何在。

(3)把標記重點過度複雜化:避免鑽牛角尖,非得把每個文字進一步作出解釋、分析。筆記應該是一套可以輔助我們生活的系統,試著直覺找出有趣或深具共鳴做出摘要。


4. 表達(Express)秀出你的成果

唯有實際運用才能使資訊成為個人化、具體化和經過驗證的知識。


要讓一則資訊與知識發揮價值,在經過獲取、組織與萃取後,最終必須表達出來,也就是展現結果。時間與精力是每個人最寶貴的貨幣,我們必須投入於創造成果,而非只是盲目地在消費並囤積資訊。

面臨新任務或專案時,可以選擇從零開始,但更好的方式是從第二大腦現有的資料中,找尋可用的相關資訊,要打造一台車,並不意味著必須重新發明輪子,僅需從倉庫中找到現成的輪子來使用。

存在於資料夾中的東西,可能是一個完整的成果,但更多的是中間產物,都是我們花了寶貴時間與專注力所創造而出,不該僅是一次性地被使用。這些中間產物可能是摘錄的筆記、專案的半成品或是暫時未被採納的想法,都可以成為未來其他任務的元素,不斷的被重覆使用。就像是我們玩具盒中的每塊樂高積木,能被我們重覆的拆解與組合,創造出不同的新成品。

這邊要注意的是,我們習慣讓成品接近完整時才展現成果,這麼做會導致失去了許多獲取意見以及改善的空間。資訊永遠不會有完備的一天,我們應該要及早著手創造,產生一些中間產物時隨即展現結果,才能立即獲得回饋並修正,讓最終成果得已更上一層樓。



後記


原來大多數的我們都以不適當的方式使用大腦:單憑大腦就想記住每件事情,然後試著從回憶中腦力激盪,以為創意就會突然蹦了出來。

或許有人會說,生活不需要那麼多的創意也活得下去。但無可否認的是,我們面對的資訊量前所未,同時AI也預期在不久的將來,會取代大量非創意性的工作,如何具備眾人與AI缺乏的創意,就顯得非常重要。

創意不會憑空發生,仰賴的是將各種看似平凡無奇的事物,用不一樣的角度讓彼此連結。要能達到這樣的連結,必須借助一套可靠的系統,存放著自己消化過的資訊,讓大腦得以卸載,騰出專注力,更容易找出事物間不一樣的連結,激發創意。

不同於工業革命的世代,身處資訊革命年代的我們,不再付出大量的勞力,取而代之的是眾多的知識與技能,用於完成職場上的任務,生活上的各面相亦同,嚴格來說每個人都是屬於知識工作者。

其實自己以往吸收新知的方式,都過於自信,想說憑著看過就能記憶在大腦之中。但日後遇到問題,需要學取過的知識來化解問題時,往往都是「好像在哪看過」,到頭來還是得花時間尋找、重新閱讀、理解;又或是剛好有稍微整理,但分散於各個資料夾、平台或APP,光是找到這些資料或知識,已經費勁了大把時間,甚至礙於重點過多,又得再次重新理解。簡單來說,自己就是不斷的消耗寶貴時間與專注力,不斷的去重新「發明輪子」,要是能藉由一套可靠的系統,讓接觸資訊的檔下就妥善處理,無疑可以替自己傑勝無數的時間與專注力。

第二大腦系統,雖然主要目標是打造個人的知識管理庫,但我認為更像是一種人生的管理系統。我們每日生活面臨無數的任務、抉擇與挑戰,這些都需要大量的知識作為後盾。然而我們某天都只有24小時、大腦的專注度有限,因此如何去在有限的時間與專注力下,去獲得大量對自己有益的資訊與知識,是一個急需改善的困境。

打造第二大腦作為可靠的系統,讓我們善用寶貴的時間與專注力,保存對自己是重要的資訊與知識,去除不必要的過多雜訊,並將它們適當的組織歸檔,日後才能反覆使用,讓過往耗費掉的時間,能夠發會最大價值,我們也才更有餘裕去創造新點子。



大腦是用來創造內容而非儲存資訊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

2023/10/27

《被討厭的勇氣》3觀念邁人生自由


作者:朱健豪 醫師




每個人,生命中都渴望著自由,無論是財富的自由、居住的自由、言論的自由等等。

但現實的種種,尤其是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我們為了獲取他人認可、不讓他人失望或甚至懼怕他人討厭自己,漸漸的失去了生活的自由,過著不屬於自己的生活。

那麼,我們該抱持何種觀念,才能找尋屬於自己的人生自由?

本書談什麼?


沒有一個人是住在客觀的世界裡,我們都居住在一個各自賦予其意義的主觀世界,「我們如何看待事物」的這種主觀就是一切,而且是讓人無從逃避的。

所以,問題不在於世界是什麼樣子,在於你是什麼樣子。好像你正透過太陽眼鏡在看這個世界,當然會覺得看到的一切都很昏暗。既然如此,你可以不用感嘆這個世界有多黑暗,只要摘下太陽眼鏡就行了。

人之所以不幸,並不是過去或環境造成的,更不是因為能力不足,只是「勇氣」不夠而已。換句話說,就是缺乏「變得幸福的勇氣」。當我們打算改變生活型態時,這對我們的「勇氣」是一大考驗。是要選擇改變、面對「不安」?還是保持原狀、繼續和「不滿」糾纏不清?


答案,不是由誰來告訴你,應該自己親手去找才對。




3觀念培養被討厭的勇氣


1. 割捨別人的課題
「不讓人討厭」或許是我的課題,但「要不要討厭我」就是別人的課題了。

大多數的人都陷入了追求他人認同的生活觀。過度尋求他人認同、在意他人評價,最終過著屬於他人的人生。我們也經常有意無意的介入、干涉他人生活,某方面來說,也是一種自私、不自由的表現。

追求自由的幸福,以課題分離起點,也是改善人際關係煩惱的第一步,不再介入或背負他人的課題,放下重擔解放自我。

所謂的課題分離,指的是眼前有一問題或情況,我們必須去區分這是屬於誰的課題?根據果由誰來承擔,可以清楚的劃分這是屬於誰的課題,越是關係親密,越該學會課題分離。例如父母大都會心想為了孩子好,希望、甚至逼迫孩子用功唸書,然而用不用功唸書,這是屬於孩子個人的課題。

我們可以將馬牽到河邊,卻不能強迫它喝水。能改變自己的,只有自己。我們必須意識到,每個個體不是為了滿足自己期待而活,如同我們也不該為了滿足他人期待而活。

學會不介入他人課題後,才有心力回歸自己的人生,走向一條自己決定出來的道路,這麽做或許會遭來他人的質疑與批判,但他人要如何看待我們的選擇,這也是他人的課題,與我們想要怎麼做決定無關。

我們總會以為人際關係的關鍵掌握在其他因素,然而課題分離的觀念讓我們清楚知道,別人對我們自身的看法是別人的課題,自己的課題是選擇邁向符合自我價值的天空,抑或是深陷他人認同所錮禁的牢籠。


2. 貢獻他人的社會意識

勇於面對現實,接受隨之而來的痛苦,驅策自己朝目標邁進。


改善人際關係的起點是課題分離,而終點則是以社會意識來作為最終目的地。

所謂社會意識,我們每個個體可以分屬無數不同大小的社會,你、我,構成了最小的社會單位。在社會之中,我們不該把他人視作敵人,嘗試以夥伴的觀點,貢獻自我價值,並從中主動找尋自己的安身立命之處。

那該如何與他人成為夥伴關係?建構人際關係時,我們容易自然地演變為縱向關係,也就是帶有上下層級的人際關係。介入他人課題,就是一種常見的縱向關係,其中隱喻著自認比他人優秀,所以介入他人的課題;然而更值得注意的是,給予他人稱讚,可能也隱藏著縱向關係的觀念:我們在稱讚時,可能是在試圖操控能力比自己差的對象。簡單來說,責罰或讚美,就像挑選鞭子或糖,目的都是為了操控他人。

要是連稱讚都可能構成縱向關係,那該如何有效地建立橫向關係?試著理解每個個體都不同,卻是平等的。以鼓勵、援助的方式,大方真誠地表示感謝、喜悅之情。例如前面提到父母擔憂小孩不用功的課題,課題分離不代表父母什麼都不能做,而是試著意識到小孩並非能力不足,只是缺乏面對課題的勇氣,並從中鼓勵、援助小孩,這才是屬於父母合適的課題。

讚許之詞帶有評價的意味,然而藉由鼓勵、感激,能讓他人看到自身為他人作出的貢獻,也不帶有主從、上下的價值批判觀點,建構對等的橫向關係。


3. 接納自我活在當下

願意極度開放,是因為自己真的擔心可能遺漏最好的選擇。


為了養成社會意識,我們必續與他人建立夥伴關係,也就是必須信任他人,才能付出,真正的為他人貢獻自我價值。然而,要做到這點,對許多人來說會產生一個相當大的阻礙:自我懷疑,擔心自己能力不足。

因此,為了實現社會意識的目標,除了信任他人、貢獻他人,還必須要接納自我。比起肯定自我,接納自我更強調的是接受已發生的現實、無能為力的自己,並再著手努力改善或預防,不是一昧的肯定自己、找藉口欺騙自己。

在接納自己的前提下,就有勇氣接受「平凡」的自己。我們總是把平凡歸類在負面詞彙,那只是因為習慣把平凡與無能劃上等號,平凡不等於能力不足,而是沒有必要誇耀優越性。

體認到這樣的概念,我們才能拋開「人生就是要規劃出遠大的目標」這樣的包袱,人生從來不是一條線,而是無數個剎那構成的點。

當我們擅自決定不做出改變,人生看起來當然像一條線;唯有當我們意識到過去的事與當下無關,未來的事也不是當下該考慮的問題,人生的關鍵在於此時、此刻,才能替人生增添真正的意義。

過程中,一定會有人討厭自己,但那是屬於他人的課題,接納自己、信任他人、貢獻他人來達成社會意識,拿出被他人討厭的勇氣,找到屬於自己的人生自由。



後記

阿德勒心理學的基本概念之一,所有人類的煩惱都必定有他人的介入,也就是所有的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雖然聽起來有點過於武斷,但在反覆思索後,確實深具洞見。

如同許多人一樣,自己的生活也是不斷的尋求認同,另一半對關係的認同、患者對於自身專業能力的認同、晚輩對於教學能力的認同,只要有人的地方,不自覺的就會想從中獲取認同。還記得當初在專科受訓時期,常常需要揣摩如何才能獲得師長們的認同,也常因為他人的流言蜚語感到自卑。我們都渴望被認同,害怕被討厭。

往往是這樣的認同需求,讓每個人背負了許多不必要重擔,壓到自己喘不過氣,把自己搞到精疲力竭,卻是為了過著屬於他人認同的人生,真是諷刺極了。這麼做,最終沒有贏家,更是一種自私的表現,我們只想著別人怎麼看自己,總是以自己為中心,壓根沒想到怎麼做才可以真正幫助到他人、貢獻他人。

我們都渴望自由、衷心希望過著有意義的人生,但來自於人際間的煩腦,讓每個人過著拘束、看不到屬於自己意義的人生。不過,課題分離是一個棒的起始點,雖然實際上執行起來困難重重,但若我們想改變自己的人生,就必須拿出面對改變的勇氣,也必須具備被他人討厭的勇氣。

別人要不要討厭我們,那是他們的課題,自己要不要拿出偎他人討厭、改變現狀的勇氣,這是專屬於自己的課題。

被人討厭,是行使自由的標記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

2023/10/16

《你問對問題了嗎?》(What's your problem?)3步驟處理對的問題


作者:朱健豪 醫師





只要每天一睜開眼睛,就得做出各種大小的抉擇。說穿了,生活就是不斷的遭遇並處理問題。

我們都知道處理問題的重要性,但卻鮮少人反思,這個問題值得處理嗎?問題是真的還是另有其他樣貌?

會不會我們的生活,其實都揮霍在處理錯誤的問題上?


本書談什麼?

為了解決錯誤的問題,已經讓我們浪費多少時間、金錢、精力、甚至生命。

面對困難問題時,先別急著找解決方案。我們該做的是把注意力放到問題本身,不僅要分析問題,更要改變思考問題的方式。

改變看待問題的方式(也就是重組問題框架),可以幫讓我們避免去處理「錯誤」的問題、找到創新的解決方案與做出更好的決定。



3步驟處理對的問題


1. 為問題建立框架
我們現在要解決什麼問題?

著手重組問題框架前,必須先確認目前問題的框架。唯有建立出現有框架,我們才能跳脫框架並重組問題。

生活之中面臨的問題,經常屬於以下3者之1 :

(1)說不清楚、講不明白的痛點:釐清問題出在哪裡前,卻已經明確感受到問題(也就是痛點)的存在。面對這樣的問題,我們容易急著找出解決方案,導致病急亂投醫的現象。

(2)完全不知道要如何實現的目標:知道問題所在,但對於如何實現卻是一片迷茫。在這樣的情況下,必須想出新點子,而不是緊抓著過往的經驗。

(3)有人莫明迷戀特定解決方案:有時我們會對某個想法迷戀不已,「我要做這個!」,但卻沒有證據顯示這樣做能改善現實的任何問題,也就是「先有方案,再找問題」。

實際上要建立現有問題的框架,我們可以先寫下對於問題的陳述、列出問題相關的利害關係人,根據寫下的內容,自問以下幾個問題:

(1)問題的陳述是否為真?
我們怎麼知道問題是真的?事情有沒有可能不是這樣?

(2)問題框架本身是否自我設限?
目前問題框架本身會不會太狹隘?我們是否對於解決方案添加不必要的限制?

(3)問題框架是否預設某種解決方案?
許多人在提問時已預設特定解決方案

(4)問題夠清楚嗎?
許多時候我們容易把目標寫成問題的模樣,卻沒有點出問題所在

(5)目前認定問題出在誰身上?
觀察我、我們、他們等字眼可以看出當事人看待問題的角度

(6)問題陳述是否帶有強烈情感?
帶有強烈情緒字眼的問題陳述,已經偏離了事實與邏輯

(7)是否帶有錯誤的妥協?
只有幾個選項可選,會讓人產生已經全面通盤的考量、更自由的選擇的錯覺,然而事實上還有更多更好的選擇



2. 重組問題框架

對於這個問題,有沒有什麼不同的觀點?


建立問題框架後,我們可以藉著5步驟來重組問題框架:

(1)跳出框架:
我們在建立問題框架的過程中,往往是仰賴潛意識的運作,不會意識到自己難以看到問題的全貌。

我們必須跳脫自己的專業。以免不熟悉的問題都用自己熟悉的方式處理,當錘子已經明顯沒用了,我們就不該繼續釘下去。

檢視更早發生了什麼事。避免把問題的觀察拘限在狹隘的時空中。

尋找隱藏因素。只因兩件事情一起發生,我們就解讀為因果關係,完全忘了還有其他因素的存在。

尋找情境中不明顯的面向,是否有自己忽略的人事物、動機、情緒等


(2)重新思考目標:
面臨問題與困境時,我們會直覺的思考如何突破眼前阻礙,而不是去思考這樣的目標值得追尋嗎?有沒有更好的目標?

看清楚更高層次的目標。我們在追求一個目標時,經常不只有單一目的。也就是必須仔細思考眼前目標,背後隱含不同層次的真實目標。

挑戰目前的邏輯。我們以為,總是能以客觀且具邏輯的方式看待問題,但事實上這些「客觀」都很可能帶著假設,用著不同價值觀的假設看待問題。這需要外人的提醒以打破假設,讓我們更接近事實。

思考有沒有其他方式能達成那些重要目標。思考過後,釐清可能假設與更高層次的目標,試著思考有沒有達成目標的其他方式。

再明顯的目標,也要提出質疑。即便某些看起來再好的目標,我們也該思考放在大局之中是否依然適用。這類明顯不過的目標,最容易把人引入歧途。

子目標也同樣需要檢視。無論怎樣的目標,都必須找出假設並提出質疑,才能確保自己處理正確的問題。

(3)檢視亮點:
所謂亮點,是指存在於問題中的「正向例外」,也就是在某些情況下,問題沒有那麼嚴重或消失的例外,這樣的亮點也可能隱藏著解決方案。

是否曾解決過類問題。試著從平凡但並非特例中尋找亮點,回想過往是否有類似的問題但卻依然感到輕鬆自在,甚至有著特別順利迎刃而解的情境,也可能藏著亮點。

誰是群體中的異數或是還有誰會處理類似問題。認識的人之中有誰處理過或解決過類似的問題。

能否把問題公告周知。把問題公開,離開同溫層獲得集思廣益的機會,能讓問題的亮點會更顯而易見。

(4)照照鏡子:
我們很難看清自己,更別說要去承認在問題中的責任或角色。因此在分析問題時,必須暫時拋開自尊,照照鏡子,檢視自己在問題之中所扮演的角色。

探討自己在其中的貢獻。問題通常不會只來自單一因素,人人都有責。把問題視作一個系統,找出自己在這之中的「貢獻」而非責任,這樣的態度有助於找尋問題點以突破改進,而非著眼於「咎責」。

把問題規模縮小到「我」的層級。我們很習慣把問題拉到很複雜的層級,造成疏離感,讓自己與問題築起一道高牆,這麼做無疑是鼓勵自己逃避問題。試著把問題縮小到個人層級,再大的問題,我們總能試著做些什麼小事。

全面了解自己。對於自己,我們通常是一知半解,熟悉內在認知的自我,但對於外在察覺的自我卻十分陌生,也就是不熟悉他人看我們的樣子,權力越高者這種現象越是明顯。試著獲取組織內部中立人士、甚至外部人士來增加外在自我察覺,找尋另一部分的自己。

(5)以他人觀點思考:
在思考完自身對問題的貢獻後,更要針對在「建立問題框架步驟」時列出的利害關係人,以他們的角度思考。這邊的思考有別於同理心,是以觀點取替的方式,不是只有考慮到當下他人對於問題相關的情感,更包含了他人的背景脈絡與世界觀。

記得真的要去實行。執行觀點取替最常犯的錯是沒有去實行,往往還是以自己的觀點出發思考。

放下自己的情緒。人經常受到情緒而做出不理性的行為,真正實行觀點取替的第一步,是放下自己的情緒,才能有機會去思考他人的觀點。

尋找合理解釋。我們的情緒常是因為被他人看似不合理、愚蠢或粗暴言行所激起。但以觀點取替的角度來說,我們必須積極地找尋每個言行背後的合理解釋,大部分的人都是「心存善念」想要做好事,只是礙於個人相異的世界觀與情境脈絡,才做出我們看似不裡的言行。


3. 前進

問題解決專家會設法證明這個框架有問題。


大費周章的重組問題框架後,許多人就會急切的開始擬定並測試解決方案。然而,要是急著測試解決方案,反而容易把我們帶往另一方向,忽略了問題本身是否合理。重組問題框架後,擬定與測試解決方案前,我們必須測試問題,設法證明目前的問題框架是否有誤。

向利害關係人描述這項問題。驗證問題框架最符合效益成本的方式,就是把問題描述給相關人士聽,目的不是說服他們,而是觀察這樣的問題框架能否引起他們的共鳴,聚焦在他人想解決的問題,而不是自己想出的框架。

尋求外部人士協助。無論再怎麼小心,我們還是很容易帶著預設立場去重組問題框架,而當身處同溫層時,這樣的困境就更難突破。此外,藉由外部人士的意見,也有機會發現雖然問題框架大致正確,卻從中發現其他細節或亮點,讓問題框架能獲得更好的修正。

設計實地測試。驗證問題時,除了要確認問題是否實際,更是要確認問題的重要性、是否值得處理,讓利害關人是真心想要解決這個問題。許多人往往不知道自己的問題、或是想要的是什麼,因此在問題驗證的設計上,要盡可能地讓利害關係人可以吐露真心答案。



後記

自己在遭遇問題時,除非問題看似過於複雜或令人厭惡,都會非常直覺地想要馬上得出解決方案,就像拿到測驗卷立馬套入公式並寫上答案。

然而生活與考試不同,並不從存在著標準答案,但我們依然會因為各自的知識與價值觀的差異,無形中為問題裝上了框架。一但我們自認這就是問題所在,自然也會採取相對的解決方案,往往最後才發現成果不如預期,甚至根本浪費了寶貴時間,處理不重要或根本存在的問題。

作為醫師,如同許多專業工作者,每天的日常就是協助病患處理問題。有時候,患者的感覺到的問題,跟我看到的問題,可能有著極大的出入。身為醫師,有必要告知專業客觀上的發現,但更為重要的,也要試著跳出專業框架、試著以他人的觀點思考,探究患者主觀的問題點,找出更好的問題,達到醫病雙贏。

作為人類,我們具備理性思考的能力。但出於祖先、演化遺留下來的爬蟲腦部分,也容易受到強烈情感的驅使,誤把我們看到的問題信以為真,忘了要先退一步冷靜的邏輯思考。所謂生活中的問題,其實都是一件件事實,只是依據套用濾鏡的不同,導致每個人看到的都不同,也就是問題的框架有所不同。

無論是自己或是他人提出一個問題時,在埋頭鑽研解決方案前,不妨先不退一步,質疑這個問題,嘗試重組問題框架,藉機找出更好的問題,才有機會得出更好的解決方案。


改變看待問題的方式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

2023/10/06

《調校心態》(The high 5 haits)3個突破困境的擊掌精神


作者:朱健豪 醫師



生活總是充滿各種狗屁倒灶的人事物,我們被迫壓抑情緒,無時無刻都顧忌他人眼光,迎合他人,人生似乎變成一齣與自身關的舞台劇。

這樣扭曲的心態,只會讓自己的人生掉入泥澇,越陷越深。

是時候做出改變了。

調整心態,跟自己擊掌!

本書談什麼?


我們如何看待自己,就會如何看待世界。

當我們可以優先讚美自己,幫別人歡呼、加油時,就會更響亮,朋友、同事、家人、鄰居和伴侶,都會感受到自己的力量。不先為自己付出,就不可能真的為別人付出。


基於某些預設的想法,以致我們對自己的看法很負面,跟自己的關係始終惡劣、無法支持自己,所以我們要改變的是這些預設想法。


自我擊掌不是被動的口頭讚美,而是主動的肯定,當我們跟自己擊掌,是在向大腦證明「我是會幫自己加油喝采的人。


鼓勵自己的時候到了,因為我們當之無愧,也因為我們需要。




3個突破困境的擊掌精神


1. 把嫉妒變為優勢
在我們展開行動的那一秒,妒意便消失了

每當在社群平台看到誰又分享了「日常」,總是讓人又愛又恨,既是羨慕對方,又是帶有嫉妒心態,更甚者開始質疑、或酸言酸語。

羨慕或嫉妒是人之常情,但如果放任這樣的情緒恣意增長,無異是放棄了自己,對自己渴望的理想與目標說不,任由嫉妒進駐心理,看不到自己追尋成功的能力。眼見他人達成自己渴望的目標,會讓我們感到痛苦,但大部分的人放任這份痛苦,困住自己,陷入無限的死亡循環。

阻饒自己追尋渴望的高牆,莫過於自己。這個世界可沒有對我們說「這個不能給你」,反而是自己對自己說「這個我辦不到」。不知道怎麼做不到,並不是不去追求渴望的藉口。唯有展開行動、做出改變,才有嫉妒的權利。縱然行動與改變不是成功的保證,這樣的勇氣也足矣榮耀自我!

是時候把嫉妒的痛苦化為自身動力的時刻了!嫉妒與好奇心相同,是專屬自己的導航工具,把我們帶向人生渴望的方向。讓自己羨慕與嫉妒的對象,成為人生中的燈塔,把他們看做盟友。請求他們的協助,或是學習他們的經驗,照亮自己的路徑,待自己達到理想目標時,也別忘了為他人照亮路徑。


2. 讓罪惡感不再是絆腳石

當自己把他人作為第一優先,這樣導致失望、傷心的往往是自己。


群體生活,讓我們為了生存,總是時時刻刻地把他人需求作為優先,討好他人,深怕他人對自己失望,這樣的罪惡感無時無刻都蠢蠢欲動,準備讓自己一刀斃命。

協助達成他人需求是一種美德,但當這樣的需求,必須讓我們背叛自身需求時,就成了一個大問題。害怕讓他人失望的罪惡感侵蝕著我們,影響著生活的一舉一動,無非是為了迎合他人,過著不屬於自己的人生。

然而這樣的罪惡感,本質上與他人無關,與自身的不安有關。我們該學會即便讓他人失望,真正愛我們的依然愛著我們。當自己把他人作為第一優先,這樣導致失望、傷心的往往是自己。

正視自己的需求,並擺在第一優先,向這樣無益的破壞性內疚說再見。當自己又感到罪惡時,練習建設性內疚:停止說抱歉,取而代之的是以謝謝為回應,感謝為了自己需求相挺的人,感謝自己肯定了自己的需求,也替自己擺脫罪惡感,取回了力量。

說謝謝,也意味著自己與生活中的他人一同慶祝,生活又往自己理想的方向跨出了一步。


3. 告別拖延與完美主義

鼓起勇氣去追求夢想,遠遠比實際達成夢想更重要。


對於自身夢想,許多人做過唯一的一件事,就是說出一堆理由來告訴自己無法擁有它。

世上可以簡單分為兩種人,看到阻礙的人與看到機會的人。追求成功與夢想的過程,我們容易產生拖延或是完美主義的心態,眼裡看到的都是各種阻礙,忽略了哪些是自己可以把握住的機會。

而拖延與完美主義的背後,往往代表著我們對於失敗的不安與恐懼,這樣的不安與恐懼,讓自己開始相信生活的各種蛛絲馬跡,都在暗示自己不適合追夢,例如誰誰誰也失敗了、自己已經不年輕了、缺乏某某能力等。

調校心態,鼓起勇氣去追求夢想,遠比實際達成夢想更重要,藉由實際嘗試的行動,哪怕沒有達成目的,這樣的行為足矣榮耀自己的真性情。

試著替自己的目標與夢想,設定一個明確的截止日期,同時紀錄日常生活中的每一徵兆-那些宇宙到處留給自己追求夢想的暗示,這麼做可以強迫大腦開啟天線,主動的去尋任何完成夢想所需的證據與機會。原先看似充滿阻礙的過程,也會變得處處是機會等待自己。



後記

人類大腦預設立場與成長過程的經歷,導致我們許多人的預設想法往往過於負面。過於負面的想法讓人裹足不前,畏懼做出改變與行動,這又加深了生活的困境,漸漸的生活就這樣卡在無限迴圈之中,令人動彈不得。

自己生活之中也經常面臨嫉妒、罪惡感與拖延這3大困境,在養成閱讀習慣、有機會接觸心態的轉變前,總是放任這些情況的增長,讓自己的人生變得窒礙難行,甚至一度令人窒息的邊緣。羨慕嫉妒某些人的生活與成就,相較之下自己期待平淡無奇的未來;總是為了不讓師長或後輩失望,這樣的罪惡感驅使自己,過著不屬於自己渴望的生活;明知道平日刻苦的學習,才能有朝一日獲得一番成就,但卻想盡各種理由試圖合理拖延。

幸好我們大腦的網狀活化系統(Reticular activating system, RAS),可以有效地找尋我們「想要看到」的東西,這也是我們心態置之所以能調校的原因,或是一般常聽到的轉念。總是抱持負面想法,生活看起來處處是危機;而保持著夢面的想法,我們會更容易看到轉機。藉由這樣心態的調校,把我們大腦網狀活化系統的天線轉向正面,尋找生活更多值得讚賞與追尋的良善。

當然,如果只是每次口頭鼓勵「自己很棒」這樣空泛的話語,那跟心靈雞湯無異,因為這樣的話語連自己都不相信。每當有負面念頭閃過腦海時,首先,我們要試著打斷它,告訴自己不能這麼想。接著,用具有意義的正向言語告訴自己,取代負面言語。最後,同時也必須採取與正面言語相符的行動,這樣的目的是在向大腦展現,我是這樣正向的人,經由行動改變思維,思維又推進行動,形成如此的正向循環。

現在,我們該把鎂光燈中心聚焦於自己,唯有先替自己喝采,才能真心的讚美他人,也才值得他人的歡呼。

跟自己擊掌,做自己最強的啦啦隊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