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3/05/07

【閱讀心得】《從內做起》(Developing the leader within you) (下)4堂課昇華內在領導力


作者:朱健豪 醫師


 領導力就是博取人來跟隨你的能力 

我們在日常之中,都是分屬於各種團體的一份子:家庭、班級、社團或公司行號,在這些團體中扮演著不同的角色,管理階層下達指示,部屬接受並執行命令。

可能大家也會有類似經驗,同樣的決策,經由不同的上司傳達或執行,下屬卻可能產生天壤地別的反應。有些上司,我們心甘情願的為其效力;反觀有些上司,光想到就令人作嘔。

很大部分的原因可能來自於領導力的差異,造就了管理者與領導者的不同,管理者使用權勢驅使部屬,而領導者發揮信任帶領跟隨者。


本書談什麼?

許多人卻認為領導力與自己無關。或許,那是因為他們有以下這些先入為主的觀念:

我不是「天生的領導者」,所以我無法領導;


頭銜和資歷自動會使我成為領導者;


工作經歷自動會使我成為領導者;


等到我身居要職,再開始發展自己的領導力。


實情卻是:領導力是潛藏在每個人體內的一項超能力,仰賴後天每日刻意的訓練


沒有人「一開始」就是領導者,但人人都可開發自己的內在領袖!




強化內在領導力進階的4觀念


1. 領導力的加分:態度
生活有10%在於臨到我們的事,90%在於我們對事的反應。

我們無法改變昨天,也無法改變別人就是會有某種行為,更對無法避免的事情無能為力,而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為自己負責:替自己的態度負責。以上或許是作為領導者態度的最佳寫照,尤其是面臨問題時,抱持著全力以赴的心態,替團隊排除障礙以獲取勝利果實。

身為領導者,最該具備的態度正是積極主動。而積極主動的態度可以表現在幾個不同的面向上:

(1)捨棄無助感:遭受損失時,一般人容易產生受害者心態:相信自己別無選擇,只能哀嚎,等待他人做出救贖。領導者會反過來問:自己還能做些什麼?答案掌握在自己手裡,而非總是被動的等待解答降臨

(2)不畏艱難:我真正想要什麼?這需要花多少代價?我是否願意付出代價?我該什麼時候開始付出代價?這是領導者該有的決心與態度。另外,要是無法回答最後一個問題,前三個答案都是空談

(3)禁止抱怨:我們都有感覺不好的時候,但卻不該讓這種感覺阻擋我們。這時候,感激就對了,對任何事表達感激。根據認知失調理論,我們大腦會讓自己盡量維持「言行一致」,強迫自己說出感激,讓我們心生感激;大腦會選擇性的「看見」我們內心相信的東西,學會感激,自然會讓我們發現生活中更多值得感激的事

(4)換個角度:說穿就是具備同理心,「穿一天他們的鞋」。當我們了解別人的觀點,弄懂他們想要做什麼,十之八、九會發現他其實想做正確的事。身為領導者,在發掘他人潛力時,除了問自己「他們能嗎?」,更要問自己「他們願意嗎?」

|從來不失敗的人就是從來不嘗試的人

那麼領導者對於成長抱持何種態度?又是如何面對成功與失敗的呢?

自我是失敗最大的敵人,失敗會引起各種反應:
(1)否認,讓我們無法設法導正的最大原因
(2)追回損失,試圖掩蓋失敗的過程中反而會造成更多損失

成功的代價就是失敗。失敗是成功的一種標誌,代表某些新的、不同的東西被試過了。沒能達到自己想要的,也常是把我們帶到不同、甚至超乎想像的。成敗並非總是黑白分明,比較像是繽紛的色彩,克服失敗,能讓成功顯得五彩繽紛。

唯有當無法從錯誤中學習,那才是真正的失敗。如果我們決心不再犯錯,那這樣很愚蠢;如果因為錯誤而膽怯,這樣會很致命;如果從錯誤中學習,我們會成果豐碩。

藉由錯誤,讓自己學習進而成長,從內心形塑自我,以此為基礎向上建造,活出新的生命。

任何現有系統都會不自覺地圖謀維持現狀,領導者必須時時刻刻挑戰並保持成長,總是問自己:「我會變成什麼?」



2. 領導力的心態:服務他人

如果你幫助人得到他們想要的,他們會幫助你得到你想要的。


傳統的領導,都以為是要帶著他人去完成大事。然而真正的領導,應該是藉由服務他人,讓他人的需求優先被滿足,是所謂的「僕人領導」,領導者的成功是以增加他人的多少價值而定。如此,領導者的價值除了轉移到他人,也同時成為他人效法的模範。

我們可以藉由一些問題,來讓自己成為一名服務他人的領導者:

(1)增加價值的問題「我能為他人做些什麼事以幫助他們?」:把別人的成功定義為自己的成功

(2)每日的問題「每日他人需要我的什麼,且是他們不想開口要求的?」:一般的領導者是他人有什麼需求,可以來開口要求,門總是開著的;更積極的領導者是走出自己的門,在他們開口前主動給他們需要的

(3)改進的問題「我該從哪方面努力,使我能更好地服務他人?」:自己沒有的東西,就無法給別人

(4)評估的問題「我怎麼知道我對他人服務的好?」:問問題讓領導者知道被帶領的人情況如何?他們期待是什麼?眼中的勝利又是什麼?如果自己服務他人時不評估自己的表現,很可能是自己沒有做該做的事

(5)盲點問題「跟我一起工作感覺像什麼?」:領導者的層級越高,越容易只聽到領導者自己想聽的話,而不是應該要聽到的實話。身為領導者應該要有兩點假設。第一,假設自己會有盲點。第二,他人會害怕,不一定會協助自己克服盲點

(6)尊重的問題「我如何以服務來增加他人價值時,自己也增加價值?」:我們在服務他人時失去自己,就能發現自己的生命與喜悅

(7)天賦的問題「我最擅長做什麼以致我能把他人服務得最好?」:自己最擅長什麼,就是自己最該用來服務他人的天賦

(8)榜樣的問題「我如何服務他人使他人受激勵再去服務?」:讓自己謙卑,從自己的位子上走下來服務他人

絕大多數的人都是自私的,我們都需要努地發展僕人之心,服務他人。


3. 領導力的要件:願景

如果你要拉我一把,你需要站在更高之處。


許多一成不變的日常,看似漫無目的,但要是我們能套用願景的濾鏡,就能發現另一個不一樣的世界,混亂也將變成循序漸進。

人無法走到自己看不到的地方,領導者無法帶領他人到自己也看不到的地方,更何況領導者必須看到別人無法看到的地方。

看到什麼,並採取對應的行動,決定了我們是怎麼樣的人:

看不到願景的人,注定是人生的流浪者,漂流於人生的汪洋大海;

看到了願景,卻不去追逐的人,是跟隨者;

看到了願景,採取行動去追隨的人,是成就者;

而看到了願景,除了自己追逐,更協助他人看到並追逐願景,這就是領導者

身為領導者,有責任在名為人生的礦場,盡力去挖掘,尋找與自身存在相關的黃金與鑽石。

現在,我們都知道願景的重要。但另一個問題是:我們只會看到自己預備要看到的。意思是說,作為領導者,要比別人看的更多更遠。如何找到看得比別人多、遠的願景呢?

(1)觀看內心:一個良好的願景要打動別人,勢必要先打動自己。發自內心的願景,才能帶著強而有力的信念,經的起外來的消磨,打動他人

(2)觀看過去:過去的經驗中,無論是失敗或成功,自己學到了什麼,也都必須一一納入願景之中

(3)觀看周圍:對於周圍的他人,我們是否累積了充足的信任?他人會先認同你這個人,然後才會認同你的願景。此外,他人是否做好準備?好的願景只有在人準備好時,才會成為偉大的願景

|願景是將來的一幅圖像,會使人產生熱情|

找出了願景,更重要的是採取行動。偉大的願景,像是一幅壯麗的風景畫,通常必須包含以下的元素:

(1)地平線:人的世界受到限制,領導者藉由指出新的地平線,拓展他們的視線

(2)太陽:每個人都需要擁抱光明,領導者必須畫出光明的未來

(3)山:欺騙他人沒有挑戰是毫不明智的,但領導者會保證帶領眾人一起攻克高山

(4)鳥:老鷹翱翔於山間振奮人心,領導者也需要激勵眾人

(5)花:遠大的願景需要大量的精力與努力,領導者需要讓眾人可以放下腳步,駐足觀賞花朵

(6)路徑:領導者必須提供方向,指出道路邁向願景

(7)自己:領導者作為嚮導與榜樣,協助引領眾人

(8)他人所愛的事物:人們會被自己喜愛的事物吸引,領導者必須善用,作為啟程的動力來源

一個領導者除了具備影響力外,更需要規劃出良好的願景,才能把領導力發揮到極致。


4. 領導力的代價:自律

做你該做的,在你該做的時候做,不論你想不想做。


領導者必須先管理自我,才能領導他人。我們能帶領自己走多遠,才能領導別人走多遠。

習慣可以造就我們,也可以打碎我們。我們總是習慣傾向路挑輕鬆的走,也就是安逸的走下坡,短期看似輕鬆,長遠來說對人生有害。人生中許多有價值的事都是上坡,無法不勞而獲。而養成自律習慣,讓自己改為對上坡的盼望。

生活之中存在著一條鴻溝,介於「聽起來很好」與「做得很好」之間,而自律就是用來跨越條鴻溝的橋樑,讓自己聚焦並前往我們想去的地方。

在挫敗的的當下,情緒的力氣大過於邏輯,以致於我們無法用邏輯望向更長遠的目標思考及行動,養成自律可以協助自己避開情緒的波動,邁向持久的成功。

養成自律習慣的領導者,會在各方面表現的前後一致,而這樣的前後一致會替自己贏得好名聲,讓跟隨者獲得安全感,成為他們的楷模,自然跟上腳步。

好消息是自律可以藉由後天的培養發揮,可以先從自己擅長的地方開始。自己做得好事情,通常會激勵自我與他人,為自律保持燃料。

如果只做自己想做的事,就永遠不可能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



後記

面對生活,我們該抱持著積極主動的態度。事情順利時,我們的態度或許不會顯得格外重要;然而在逆境之中,態度可能就會造成天壤之別。面臨逆境時,受害者性格會在我們不注意時悄悄上身,開始的消極使用各種藉口,畢竟要承認自己無能或是犯了錯,可是會嚴重損害自尊心的。或許,我們都該試著換個心態,每個人永遠都只能決定自己的態度,也必須為自己的態度負責。當不好的事情發生時,我們該問的是:是不是能有我做得更好的地方?當然,對於自己無能為力的事情,就坦然的選擇放下。

每個人都可以偉大,因為都可以服務他人。而這之中最簡單的方式,就是藉由自己擅長的技能,去協助他人,甚至也讓他人學會這項技能。這樣無形之中,除了可以讓自己從教學中學習,經由對方的回饋發現盲點,更能建立彼此的信任,累積影響力,讓彼此的價值都得以提升,甚至激勵對方,以自己為模範的推己及人,讓團體更加成長茁壯。

生活缺乏願景,就如同失了魂的身體,行屍走肉。在生活之中,我們經常覺得空虛迷惘,沒有值得努力的目標,或許是來自於內心缺乏願景。願景看似抽象,但我們可以試著閉起眼,想像20、30年後理想的生活。而當有了一個自身嚮往的畫面,自然就可以回推專屬的短、中與長期目標。有了目標,就有了努力的方向,自然就不在如此空虛迷惘。甚至在我們面臨人生的交叉入口時,以願景作為指南針,自然也就能讓選擇有所憑依。

自律,是即使在不想做事的時候,繼續做該做的事,一種意志力的展現。心態會決定我們的行為,而行為會決定我們的習慣,而習慣會決定我們的成就。習慣的養成仰賴自律。無奈重覆的行為會產生無聊,而挫敗會影響意志,而生活各種事物都會引誘我們鬆懈,他們都是自律的大敵。唯有認知到,生命中有所價值的事物,都是需要以大把心力為代價,唯有努力攀上巔峰,才能獲取絕世美景。自律是有所成就的必要代價。

總括來說,要成為領導者,必須從內做起:我們無法給出自己沒有的東西。養成積極主動的態度、管理事務的優先次序、規劃個人願景,在以自律監督自己,先讓自己成功。自己行有餘力後,以雙贏的角度來處理問題、服務他人的精神提升彼此價值,進而讓團體產生正向改變,累積影響力,促進團體成功,領導力自然隨之而來。


自己沒有的東西,無法給別人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