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3/05/20

【閱讀心得】《金錢心理學》(Dollars and sense) 破除5個不當的花錢心態


作者:朱健豪 醫師


 智者有自知之明,愚者毫不懷疑地打開荷包 

大家都知道花錢消費,購買服務或產品,是每日的必須行為,再平常不過。

但在我們打開荷包付款前,我們可曾想過,為什麼我們會願意付出一個金額,抑或是心不甘情不願的付出血汗錢,在這之中是什麼決定了價格?又是什麼決定了我們心裡認定的價格?

如果說我們是仰賴直覺做出消費決定,那可想而知這並不是一個太理想的舉動。究竟在這背後的心理運作是如何影響我們對於金錢與價格的考量?我們又該如何理性消費?


本書談什麼?

做出糟糕的金錢決策是人類的普遍特徵,我們非常善於搞砸財務。

在理性理想的情況而言,在做財務決策時,我們應該考慮機會成本,應該考慮選擇現在花錢,就是放棄哪些其他選擇。

但由於金錢的複雜性,加上非常多的外部誘因,試圖要我們花更多錢、試圖讓我們不正確地評估產品或服務的真實價值,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懶惰的大腦便會訴諸種種心智捷徑。

許多這類的思考捷徑能夠幫助我們應付金錢的複雜性,卻未必能夠幫助我們以最有益或理性的方式思考金錢的使用方式,而且往往導致我們錯誤的評估。

我們評估價值的方式,經常與價值無關。



價格評估的5個心理謬誤


1. 過度仰賴相對性
打折似乎讓我們變得愚蠢。

當我們難以評估商品價值時,相對性為我們提供一條簡單的路徑,因為我們大腦傾向選擇簡單的決策。

這也是商人慣用的策略,使用「特價」或包裝成「百分比」,造成相對性,來誘使我們的比較心態,進而做出購買決定。

商品特價時,我們不該只是看到省了多少,而是要思考支付這個價格會有哪些機會成本,買了一件原價10000元降價為6000元的外套,不代表我們省了4000元,而是花了6000元。

而當看到價格以百分比呈現時,例如購屋佣金、基金手續費等,我們要小心的換算成實際金額,1000元就是1000元,不管是來自100000元的1%,或是10000的10%。


2. 逃避痛苦

付款變得太容易,以至於我們沒有察覺到自己正在花錢。


我們都愛消費,卻不愛付錢。付錢會產生痛苦,痛苦的程度與付錢的時間點有關。

採用預付模式,這也是許多商人的慣用伎倆,我們感受到的痛苦最少,也因此更願意消費,
最成功的例子莫過於Amazon prime,預先購買會員就可以享購物免運費,買越多賺越多,聽起來是不是很划算?

如果採取當下立即付費模式,我們會意識到金錢的流逝,而產生最大的花錢之痛,進而迫使我們節制。

隨著網路科技越加發達,信用卡與電子支付的普及,讓我們感受不到真正金錢的流失,消費的當下,對我們而言只不過是數字上的減少,便可立即獲取消費的快感,等到下個月收到帳單,也只需扣款繳費。而這樣的距離感,更讓我們難以記得自己花了多少錢、感受不到金錢的實質流失。

而這一切過於便利,讓我們難以察覺自己正在花錢這件事,也難怪研究發現,使用信用卡消費時,人們消費更多、更快做出購買決定。

唯有讓自己察覺付款這件事,我們才能感覺到痛,才能去評估花錢的機會成本。試著使用現金當下付款,增加消費的摩擦力,讓自己理性用錢。


3. 過度相信直覺

我們傾向做容易且熟悉的決定,而這些決定往往受到定錨效應的影響。


當我們在做決策時,會過度倚重自己先前取得的資訊(也就是所謂的錨點)作出決定,即使這些資訊與自己要做的決策毫無關連。

這樣的定錨效應,也會持續地影響我們的消費行為,無論錨點是自己或他人所訂下,甚至只是一組隨機數字。當我們不熟悉一項事物,自然難以定價,此時就更容易受到定錨效應的影響。

因此,我們要小心他人訂出的價格,尤其是次高的價格,因為最高的定價無形之中已經替我們產生了錨點,這會讓次高價顯得很便宜,也是商人的詭計。

更要小心自己訂出的價格,每天購買一杯動輒70、80元的手搖飲料,或是每個月各種影音平台的訂閱,這一切只是因為我們習慣這麼做,無形替自己設下的錨點。然而這樣的花費是否值得?


4. 過度高估自己擁有的事物

一旦我們「擁有」某樣東西,評價就會提高,變得更難捨棄。


我們對一件事物的所有權,會影自己響對此事物的評價,即便評價的方式與實際價值沒有太多關聯。

我們投入越多,擁有越久,就會產生較高的所有權,讓我們只聚焦在於事物的優點,甚至還摻入了感情,也就提高了自己對這件事物的價格,也就是敝帚自珍的現象。

隨著投入的心力增加,我們也就更容易受沉沒成本影響,更不願放棄,而陷入損失規避的效應之中。

商人們也看準了這點,提供免費試用以及訂閱模式,引誘我們踏入陷阱。試用讓我們產生所有權,進而認為這項產品或服務更有價值,變得難以割捨。

因此,我們在做出消費決策時,目光應該投向「未來的價值」與機會成本,而非著眼已經付出但無法回收的過去花費,無論是金錢或時間。


5. 過度關注公平性

別糾結於某樣東西的價格公平與否,只須思考它對我們值不值得。


我們無論在職場或其他場合,在遭遇不公平的對待時,大部分會感到委屈、不甘;而對於消費,也有著類似關於公平性的追求:以公平的價格購買產品或服務。

我們心裡的公平價格,除了會受到前面幾點心理因素所影響外,更多時候我們傾向無意識地把費力程度與價格結合,往往導致我們用了更高的價格,去支付能力較差者費力耗時地完成簡單的工作。

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弔詭現象?其實就是內心公平性在作祟,我們只是看到一項「似乎」不怎麽困難的工作,卻要為此付出大筆金額,著實令人大喊不公。

機靈的商人,當然也不會放過這樣大好的機會,藉由透明化的概念,他們展示產品或服務必須投入多少的步驟與心力,如此才能引誘我們心甘情願的「公平」付費。

因此,身為聰明消費者的我們,該試著放下內心對價值公平性的糾結,去思考這項花費對自己所產生的價值,或是可能產生的機會成本。



後記

縱使面臨外界的許多誘因,到頭來最大的敵人還是自己 - 非理性消費。

自己最常陷入相對性的陷阱,原本只是前往百貨賣場吃個飯,結果到一回到家卻多出好幾袋商品,特價的商品總是令人難以抗拒,信用卡更減少了花錢之痛,等到下個月收到帳單才驚覺原來亂買許多東西。而隨著持有的時間增加,即便不常使用,卻因為敝帚自珍的效應,捨不得釋出,如此的循環發生。

平常購物時,往往選購次高的商品,才意識到自己也被商人定錨影響多年。而更讓自己羞愧的是,偶爾在尖峰時期發現Uber 車資過高,不公平的心態導致自己反覆進出app,並期待較低的車資,最後卻因此趕不上高鐵。

沒想到在思考較為理性的自己,在金錢的心理層面也是如此衝動。小至遊戲中的選擇。大至人生做出抉擇,我們都知道要停下來,想一想。現在,再打開荷包前,也該練習這麼做。

從前,我只是因為東西可以買而花錢;現在, 我會思考購買可以帶來多少快樂;未來,我該思考同樣的這筆錢,還能拿來做什麼?

除了金錢,人生也該倚著同樣的標準審視。任何的花費,與任何的選擇,都伴隨著相對的機會成本,也就是潛在的損失。如果持續盲目地用著直覺、非邏輯的方式作出抉擇,得出不當的價值判斷,人生可能如同戶頭的金錢一樣,消失殆盡。

停下來,想一想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