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3/03/31

【閱讀心得】《一流的人如何駕馭自我》(The passion paradox) (上)3個觀念培養和諧的熱情


作者:朱健豪 醫師


 沒有人願意庸碌一生,但也沒必要追求「完美」

熱情。

這兩個字無論是在學校的畢業典禮、名人給出的建議或是勵志書籍乃至心靈雞湯的文章,早已成為老掉牙的論調了。

大家都知道要找尋並發揚自己的熱情,但,更多時候,熱情如火反而會引火自焚。


本書談什麼?

所有人都要我們發掘熱情所在,卻沒人告訴我們怎麼做,更別提如何與熱情共存。大多數的熱情一開始都是積極正向的作為,但接下來往往會變質。成也熱情,敗也熱情。

聽起來有點矛盾,對吧。

我們所認定的成癮受害與熱情有成之間,經常只是一線之隔。若未主動經營熱情,可能反過來遭遇危害。要是能主動經營熱情,那麼與熱情共存有助於促進健康、幸福與整體生活滿足感。

那麼,那些聞名世界的一流企業家、運動員,他們又是如何培養出適當、和諧的熱情呢



培養和諧熱情的3觀念


1. 按部就班的挖掘與實踐熱情
要記得,幾乎所有遠大熱情的開端,都不過是追隨興趣而已。

許多書籍告訴我們,追求熱情的方式就像某種愛情,所謂的命定相愛:抱持著「契合」的心態尋找專屬的熱情,一開始的感覺對了,變全力以赴的投入熱情之中。

強調契合去追尋熱情並全力投入,伴隨著一些顯而易見的問題。第一,過度強調契合感導致選擇受限,間接無法自由的去探索更多選項。第二,抱持契合心態會侷限我們,無形中尋找能馬上產生快感的活動,也讓我們後續難以克服改變或挑戰。第三,多年大量投入後,才頓時驚覺一點也不契合,「我肯定做不來」症候群便隨之上身,抑或是欺騙自已,沒有比「繼續走下去」更好的路可以選擇了。

我們應當降低標準來追尋熱情。從「完美契合」轉為「有興趣」,保持開放心態,讓自己充分探索各種可能的興趣,再慢慢判斷是否能持續增長熱情。

而影響一個興趣是否能成為我們長久的熱情,可以參考心理學「自我決定論」,人做事的幹勁並非主要仰賴外在成就(金錢、聲明等),主要來自3項人類基本需求:

(1)勝任:藉由努力達成任務,滿足內心的渴望,同時也將進步連結到自身行為

(2)自主:讓自身行為反映出內在核心價值,也就是外在行為與內在信念一致

(3)關聯:人需要與他人或群體產生連結與羈絆,進而產生歸屬感

除了避免抱持契合感找尋熱情,也要避免過度全心全意的投入。這麼做雖有破釜沈舟之勢,但更多時候會導致自己承受過多不必要的壓力,由「想要成功」變為「必須成功」。

就大多數的人而言,最好的方式還是逐步漸進投入:逐步減少保守、穩定一端的比重,慢慢增高衝勁熱情的那一端,讓自己的財務、心理逐步成熟,保有失敗的空間,也較能從錯誤中學習。


2. 避免外在成就與恐懼驅動熱情

你的熱情應該發於內,不該來自於外


現今社會習慣以結果為導向、急功近利,使我們忍不住藉社群媒體來評判自我,誘使目光投向外在成就與結果。當我們的熱情是來自這樣的外在因素驅使下,很容易對我們自身產生負面影響。

我們該試著避免的2種負面熱情:

外在成就:當熱情由外在成就所驅動,我們把滿腔熱血投入行為帶來的「外在成就」,而非行為本身,漸漸變得只是盲目追求成就,淪為失控熱情的奴隸。

我們更習慣將自我認同與外在成就混為一談,渴望他人的賞識與認可,導致自我價值是如此的不穩與脆弱。

恐懼心態:避免失敗或辜負他人也可能是驅動熱情的有害燃料,這樣的恐懼心態會令我們不擇手段的避免失敗,從「積極心態」轉換為「預防心態」。

預防心態會令我們專注在避免損失,但也讓人難以實現自我;積極心態則相反,不再選擇符合他人期盼的做法,而是更願意承擔建設性的風險。

話雖如此,我們內心深處多少還是會害怕讓自己失望,或是受到外在成就鼓舞而欣喜若狂。重點是這些情緒出現時必須有所克制,不要讓它們成為推動熱情的燃料。自己的熱情應該源自內在,即所謂的「和諧的熱情」。


3. 養成專精習慣與和諧熱情共存

做事時最關注成就的人最難成功,而不在乎成就與否且心繫做事過程的人,反而容易成功。


有別於執迷的熱情,和諧的熱情是指致力於某件事並樂在其中,而做這件事本身就是目的,而非是為了達成目的所採取的手段。也就是做這件事本身就是一種享受,不是為了享受回報或避免負面影響。

和諧的熱情可以藉由專精心態的養成產生。與許多技能一樣,專精心態仰賴時間培養。而構成專精心態的要素有以下6點:

(1)內在驅力:簡單來說,專精心態讓我們行事的標準改以自我為基準,不與他人比較,只用過去的自己與當下付出的努力來作為評比標準
。我們從事特定工作,是為了追求專業表現與持續的發展進步,追求一個持續實踐的過程。

可惜的是,社會或是家長還是習慣使用外在訊息來衡量小孩的自我價值。而小孩長大後,將因此信以為真的去找尋成功,卻發現找不到成功後應該伴隨而來的自我價值。

(2)專注過程:過度關注在一個具體但無法操之在己的目標(例如比賽奪冠),反而容易讓我們承受過多且無謂的壓力。專精心態讓我們將注意力從目標達成轉移到奮鬥的過程。

以目標作為方向指引,而非目的。設定實現目標所需的可控步驟,並專注於步驟的完成。

(3)不操心是否能做到最好:專精心態要我們避開完美心態,做事不以成敗為目標,而是將步驟結果作為訊息,了解實質的進步與待改善空間,用於調整自我進程。

甚至以單純「提升自我」為目標,如此一來熱情已不是自己所做的事,而是自己本身。

(4)接納短期失敗,換取長期收益:利用專精心態,打斷自我認知與外在成就的連結,才能將失敗化為成長的有利資訊。

自己如何將失敗的經驗內化,有著深遠的影響。把失敗怪罪自我能力低下或運氣不佳無疑不是最佳選項。唯有思考失敗是否來自於自己有能力改變的因素,才能真正化失敗為成功之母。

(5)培養耐心:在現代科技制約下,我們早已習慣什麼都能立即滿足,耐心儼然成為一種稀缺資源。

缺乏耐心讓熱情變調,變得異常執迷,為了快速取得結果,不擇手段。看看職業運動員服用禁藥或是新創投資公司詐騙的新聞就可以略知一二。

定期反思目標,是否與我們最根本的核心價值一致,是否為了自我提升而努力。尤其是感到乏味、進展停至的階段,定期反思可以避免缺乏耐心放棄或甚至鋌而走險的偏執行為。

(6)心在當下:各種科技產品不斷將我們注意力轉移,忽略許多更為重要的事情。注意力的一大作用,是將目標轉化為外在行為。也就是我們將注意力花費在哪件事,等於宣告這件事對自己很重要,就會把這件事情做好。

但矛盾的是,重要的事未必受人關注;受人關注的才會變成要事

我們都知道時間是寶貴的資源,但如何分配注意力,也就是運用時間,更是關鍵。

培養專精心態,產生和諧的熱情,並與之共生,讓自身獲得最大回報。



後記

那些不成功便成仁的,常常成了烈士。

自己對許多事情也是抱持著非常保守的心態:非常喜歡與非常不喜歡。只願意對一見鐘情的事物投入大量的心力,揮灑熱情。現在回首,無疑錯失了許多探索更為廣泛多元的人生。

回顧我們的社會,熱衷讚許背水一戰而大放異彩者,無形之中也造就了一種錯覺:對於熱情,我們必須全力以赴。這麼做固然有機會成功,但更多時候需要在諸多條件配合下方能達成,也因此造就了許多烈士。

在讓自己不餓死累死的基礎下,我們才有資格談論並追尋屬於自己的熱情。以自己而言,成為主治醫師較為寬裕後,開始能有時間思考並嘗試各種感興趣,但先前礙於現實無法起步的領域或活動。無形之中自己除了會更加珍惜、善用時間,也讓自己在工作中可以更為投入,也可以藉由工作外的活動舒壓,甚至對工作及生活有更不同的想法。

如果說我所擁有的一切構成了我之為『我』,有朝一日一無所有時,『我』又會是什麼?

一如傳統社會價值下孕育的許多人,從求學至今,許多的努力與行為,最深層都源自於外在成就與恐懼,以此為燃料驅使自己,許多的行為與決策,主要仰賴於:其他人對我的期待是什麼。

求學時期,身為第一名的我背負了許多師長的期待升學,一心一意的準備考試,只為了證明我依然還是那個第一名,成績反映出我的聰明才智,更代表著我的價值。而身為醫師,除了背負著患者對治療的期待外,社會不斷地放大強調「醫德」,為此不計代價的回應社會需求,另自己喘不過氣來,各種自我懷疑充斥心中。

我們大都受到他人的期待所驅使,無論是否有意識到這樣的行為。獲取良好文憑、找份好工作、結識個好對象、買一棟大房子、生幾個小孩,問題不在這些行為本身,而在於做這些事情的背後,是否來自於內在的驅使下而完成。

卸下對外在成就的恐懼與依戀,反過來追求自己所做的事情本身。

其他人對自己的認識,恐怕還要比自己更熟悉,也就是說我們根本不了解自己。也難怪乎我們總是活在他人的期待下,光是應付這些外在期待就快筋疲力盡了,更別說尋找到自我熱情。而好不容易找到熱情,也為自己設定了目標,按部就班的執行,也很容易在過程中迷失。

原因在於,我們習慣把手段誤認為目的,也就是做各種事情的目的是什麼?是否與自我的人生目的一致?而要找到目的,前提是要對自我有一定程度的認識。

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會直覺地替自己設目標,為了這個目標要做哪些事,便開始全心投入。後續有可能水到渠成,但更多時候是挫折到懷疑人生,看著他人進步神速,再望著目標與自己的距離,放棄變成了下最合理的選擇。

試著把事情與自我目的連結,把心思專注於做事的當下,每次的行為就是目的,讓自己更好,失敗與挫折,只是通往目的上的必經之路。就像執著於每週二固定發文的我,意識到對自己而言,發文只是為了督促自我藉由閱讀反思,讓自己更好這樣的目的,自然也不會焦慮錯過發文時機。

很可惜的是,相信大部分的人如你我,都沒有人告訴我們要去這麼做,更別說該怎麼做。

想知道自己的人生是否真正走上對的道路,就得親身去探索、接觸引起興趣的事,即使與目前道路及自我建構的形象相牴觸也沒關係。


培養熱情,從認識自我開始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

2023/03/25

【閱讀心得】《彼得原理》(The Peter principle) 3處方治療不適任階級


作者:朱健豪 醫師



 人偶爾會瞥見自己在鏡中的模樣,一時之間認不出鏡中人是誰,
便笑了出來,直到意識到自己在做什麼為止


環顧生活四周,每個環境或組織總不乏不適任之人:混水摸魚的同事、只說不做的主管、離譜至極的民意代表。而這些人,可能會導致一些令人匪夷所思的災難發生。以最近的烏俄戰爭來說,入侵一方的最高領導人,也屬於不適任之人。

那麼,小至你我生活不順遂,大至人類步向滅亡,又該如何去預防?


本書談什麼?

隨著我們閱歷漸增,會發現每個組織裡,都存在著一群不知道如何善盡職責的人。這也是「彼得原理」的核心概念:不管在哪種制度中,每一位員工最後都會升到自己的不適任等級

假以時日,每一個職位最終都會被無法善盡職責的員工所占據。在大多數情況下,決策都是為了符合「讓階級制度存續」的表面目的。換言之,會完成工作的人,都是還沒升到不適任職位的員工


要是「彼得原理」為真,只要時間夠久,包含你我在內的每一個人,都將達到組織內的不適任等級,這一切又該如何預防或治療?



不適任階級治療3處方


1. 預防治療
避免踏上不適任等級。

1.負面思考
有別於常見的正面思考,也就是不去思考向上發展可能的好處,而是反過來思考向上發展可能的壞處,藉此讓我們避開過早踏入不適任等級。

例如思考升遷或許可以為我們加薪、提高地位,但隨之而來的缺點可能包含減少家庭時光、超量的工作、帶領下屬與面對高階主管的壓力等各種負面影響。如此負面考思考極具力量,可以有效預防盲目升遷,導致不適任等級的過早到來。

2.假性不適任
直接拒絕升遷也是一種避免踏上不適任等級的方式,但可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不過間接地拒絕升遷倒是一個好方法,也就是營造出不適任的假象,進而不用被迫升遷。

藉由刻意練習,經常性地做出與升遷實質無貢獻的事務,來營造出自己已經不適任的假象。


2. 緩和治療

為已踏上不適任等級者保持健康快樂。


以往對於處在不適任等級的人,習慣使用「雞肋升遷」來掩飾問題,最後造成「階級退化」的結果。


以教育體系作為範例,在社會價值框架下,學校試著以各種方式讓舊時稱作「不及格」,也就是能力不足的學生,以「雞肋升遷」的方式,晉升到他們不適任的年級,久而久之,導致同樣的階級內,卻不具備往日相對應的階級能力。也就是以往代表能力證明的文憑,都已失去評斷學生能力的價值,唯一能證明的只是這位學生接受過多少年的「教育」。


為了避免「階級退化」的惡化,使用「平行升遷」來取代「雞肋升遷」。將處在不適任階級的學生,移出原本所在階級,類似深入學習班,重新精進學習,以期日後能回到預計的晉升階級。這麼做的好處是,不會影響到其他尚未發生階級不適任的學生,更不會產生階級退化的後果,以保障努力獲得的文憑不會縮水。



3. 安慰劑

控制最終職位症候群的症狀。


達到不適任等級,並產生諸多因不適任而產生各種身心現象,例如對辦公桌、紙張有莫名的執著,或是經常顧影自憐、反復無常等症狀,稱之為最「終職位症候群」。對於這樣的情形,可以使用安慰劑的形式來改善,讓形象看得比工作重要。例如不適任的教育工作者不教學,而是花時間宣揚教育的價值;功力不足的藝術家,開始推廣藝術欣賞。

即便如此,使用安慰劑的人表現可能依然不佳,但至少不會阻礙個領域發揮所長,預防專業領域癱瘓。



後記

彼得原理,一本來自於50年前的經典之作,有些內容固然受限於時空,但依然值得我們省思。
撇開「最終每個人都會踏上不適任等級是否」為真,無可否認的我們人類社會確實充滿著效率低落又心力交瘁的人。

功利主義與科技媒體,讓原本就不斷追逐利益的人類,更加狂熱。在現代的社會價值框架下,我們被迫要積極努力向上,凡事要快又多,盡可能的推向極限,甚至挑戰大自然,或是取代「造物者」。如此背景下,人類社會各種盲目升遷、擴張、開發,為了更大、更好,無所不用其極,鎮日犧牲無數時光,甚至賠上健康,只為了執行各種「手段」。然而,卻遺忘了這些手段,是為了達成怎麼樣的目的,迷失了方向,最終踏上不適應的階級

大多數人都在生活的倉鼠輪上無意識的跑著,努力提高自己的社會地位;人類升級武器而殺戮過多人口;提升能源和產品的產出,同時卻污染環境,並讓我們賴以為生的環境平衡遭到破壞。

作為個人,我們升遷向上只是個手段,目的是為了什麼?更好的和諧生活?抑或是以健康換來的血淚獎盃?
作爲人類,我們不斷開發與創造,在繁榮的背後,最根本的目的為何?

自己的答案又是什麼呢?



與其一昧向上,不如想想如何把現狀做得更好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

2023/03/18

【閱讀心得】《練習的心境》(The practicing mild) 2種心態實踐人生


作者:朱健豪 醫師

書籍圖片來源:方智出版社

 人生說穿了就是一場綿長的練習,
構成日子的其實正是不斷調整身心方向的努力歷程

人生所有值得努力達成的事物,都需要練習。

舉凡藝術表演、運動賽事或其他專業技能,都需要付出心力,鍥而不捨的
練習,以求良好表現。

但持之以恆地練習可不是易事,不可免的伴隨無聊難耐與焦慮挫敗,逐漸的消耗寶貴的意志力。

在名為人生路程中,我們該抱持著何種的心態練習?



本書談什麼?

若能專注在體驗人生歷程,並投入其中,無論是追求個人理想或面對逆境,原本因為執著於目標而產生的壓力和焦慮都會大為減輕,不再緊守著「不達到目標必無法快樂」的執念。

如果能將原本緊抱目標的自己,巧妙轉變為專注於達成目標並在歷程中尋求樂趣,這就像是多了一項新技能。人只要具備這項技能,就等於擁有拓展人生的能量,不然便會被自己散亂且反覆不定的努力、夢想和方向所限制。


這項概念的關鍵就是活在當下,以此清楚覺察自己的內外言行,透過對於自己的察覺就有機會主導個人決定。同樣重要的還有專注於歷程,以目標作為啟程的指南針,專注於內心真正目標的歷程,便能夠時時體會成就感。就算感覺自己在專注歷程時分了心,注意到自己偏離正軌這件事實就意味著本身已經再度回到當下,也代表已經頗有進展地在生活中融入了專注當下的概念。




練習的2種心態


1. 重歷程而非結果
專注於練習歷程中,找到樂趣,避開結果導向產生的批判情緒。

我們習慣先預設一個結果,作為目標開始努力練習,以期完成達標的一天。

而這麼做的缺點顯而易見:練習過程中,我們變得眼裡只有目標

眼裡只有目標結果時,我們會誤以為達成目標將獲得快樂與成就,同時將練習前進的歷程視為無可避免的麻煩事。此外,心繫於結果,會讓原本各種練習過程中無可避免的挫敗,形成巨大阻礙,產生過多的壓力與焦慮,無形中讓自己離目標感覺更為遙遠,沮喪難耐。

但如果可以學會專注於歷程,也就是練習的當下,就可以免於過多不必要的焦慮與自我批判。專注於歷程的重點在於,練習時我們只是單純的學習,聚精會神地執行、客觀觀察自我、分析執行結果並調整下一步。

而目標,只是偶爾供我們確認大方向的一個指標罷了。過度重視目標本身,只會不斷提醒自己離目標還有多遠,自己依然一事無成。


2. 避開完美迷思

不切實際的完美標準其實不過是種習慣,只要我們加以努力,也能夠建立起活在當下的新習慣。


各種理想與完美典範,固然激勵人心。但在社群媒體的影響下,功利主義導向的社會,讓我們無形中容易將這些理想與典範,作為自我評分的標準。站在鏡子前,我們看著自己,拿出評分單,比照一張社會給我們的典範,替自己打分是否合格。

這樣扭曲的觀點,忽略了一個重要的事實:某個理想或完美,也只是在特定情境下的最佳狀態。也就是說,這只是一個短暫的理想狀態,而不該是一種標準,更不該拿來作為評分依據。

所以,我們該認知到,所謂的完美永遠是個處在前頭的目標,因為當下的經歷和觀點會隨之改變。因此,練習時,聚精會神於當下,就像一朵花,從萌芽、生根、開花到結果,每一刻都是美好的當下

而當我們學會改變練習時抱持的觀點,學會專注於當下,了解沒有所謂的完美時,也才能察覺自我,克服因為沒能專注當下的不耐煩,養成耐心。每次的練習,沒有所謂的失敗,有的只是發現方法是否奏效



後記

人處在當下便能體驗生活真實的發展,而非透過預設的濾鏡看未來,也不是用分析的濾鏡逗留於過去。多數人真正投入此時此刻的時間極少,不是心繫於尚未發生(而且可能根本不會發生)的事,就是任憑過去的事件占據腦海,等於為不切實際的過去和未來浪費體悟真實當下的機會。

在外科領域中,手術的精進仰賴大量的臨床練習累積經驗。而自己在實際進行手術的當下,也算是一種練習。然而過程中,難免會瞬間閃過過往失敗的情形,抑或是未來可能遇到更為困難棘手的狀況,進而影響當下的表現,無形中也忽略在過程中自己執行上整個細節,也導致後續的自我檢討變得難以執行,這或許就是作者強調投入當下的重要性。

除了手術,其實生活上的許多面向,我們也都傾向以結果作為評價或目標,再加上社群媒體讓我們隨時可見他人的成功,更加地讓我們迫不急待地想要達成「他人」人為的標準,無形中壓力與焦慮便壓誇我們,甚至直接放棄掙扎、躺平。

我們該記得,唯有專注當下,排除過往與未來的雜念,跳脫他人強加的標準,自然能發會耐心,定義自己的人生,不斷練習,不斷成長。所有持久且意義深遠的事物都需要時間和培養,也只有親自努力才可能有所收穫。

人生沒有所謂終極目標,生活本身即是目標



專注於當下,每一刻都完美的當下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

2023/03/10

【閱讀心得】《大器可以晚成》(Late bloomers) 3原則解放年齡焦慮,找到自己的成功步調


作者:朱健豪 醫師



 你可能成績全拿A,卻當掉了人生

一名出生於南非的男孩,使用家用電腦編寫出遊戲軟體並售出,當時他只有12歲。成年後與他人成立Zip2軟體公司,並在4年後出售,獲得2200美元,年僅29歲。最後這位天才少年致力於航太通訊與電動車等相關新創事業,這位男孩就是眾所皆知的Elon Reeve Musk。

其他廣為人知的例子包含Bill Gates、Mark Elliot Zuckerberg。

網路通訊普及,在社群媒體的推波助瀾下,我們對於英雄出少年的文化變得過於偏執。二十多歲的年輕人成天拿自己的外表、錢財、地位和成就等外在條件,跟無法企及的完美標準做比較。

我們從著重內在目標轉為著重外在目標。內在目標關乎自己這個人的發展,例如鍛鍊你所選的技能或建立強烈的自我認同。相較之下,外在目標關乎物質獲取和身分地位,例如高分、高收入和好臉蛋。

稱許年輕有為者並沒有錯,他們的成就值得認可,只是我們的文化對及早成功的痴迷已經對多數人有害了。



本書談什麼?

社會過度關注年輕有為,貶低大器晚成,獎勵少數人,卻漠視多數人。社會就像是條效率極高的輸送帶,把多數人輸送到「技不如人」的垃圾桶。

對步調與做法各異的眾人來說,像是在傳達一個訊息:如果你沒有很年輕就闖出名號、改變產業或賺進百萬美元,你的人生路無疑是走錯了。也因此造就了一大批焦慮的家長與青年,被迫咬緊牙關設法滿足父母或社會的期望,那樣錯誤的道路只會讓他們心力交瘁,甚至引發憂鬱症或其他疾病。


然而,我們都忘了一個簡單卻重要的事實,在任何年紀、任何人生階段,我們都有辦法發光發熱,大器其實可以晚成。大器晚成的人正是以自己的計畫、憑自己的方法,找出自己至高的命運,大器晚成的人必須跳下輸送帶,另尋一條新路。




給大器晚成者的3建議


1. 學會放棄
為了正確的理由放棄,可能會換來極大的成功

現代社會與文化都告訴我們堅持是成功的不二法門,而放棄是一種懦弱失敗的表現,即便我們走在一個不合適的人生道路上,咬牙苦撐。


堅持是一種美德,但是用在錯誤的地方,只會讓我們寶貴的韌性或意志力白白浪費。大器晚成者經常為了迎合社會、家人期望,把數量不多的韌性與意志力消耗殆盡,自然難以去跟隨自己的熱忱,尋找其他可能讓自己發光發熱。


根深蒂固的沈沒成本謬誤,讓我們更容易難以說出放棄,深怕說了放棄,先前付出的時間與金錢等成本便就此石沈大海。


但如果以機會成本考量,放棄能讓我們釋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轉換到更為合適的跑道,獲得更好更不一樣的機會,活出不一樣的自己。


學會放棄的第一步,是意識到放棄不代表軟弱或怠惰,而是一種誠實面對自己的方式。放棄是一種定義自我的方式,盲目地堅持只會讓自我凋零死去。



2. 善用自我懷疑

我們需要學會看見自我懷疑真正的樣子:它不多不少,就只是資訊


每個人心中都會有一股自我懷疑的聲音伺機而動,而大多數的大器晚成者使用不理想的方式來回應這股聲音。可能是用「明天幻想」:時機對了,到時候努力一點,我就會成功;或是「強化他人」,把他人成功歸功於先天聰明才智,而卻貶低自我天賦;又或是「刻板印象威脅」,認定自己永遠沒辦法擅長某事,並藉此逃避。

以上回應自我懷疑的不健康心態,都只會令人更難以了解到自身價值。較為健康的方式,不是去壓抑或放大自我懷疑,而是該解放自我懷疑的價值,利用合理的自我懷疑,重新評估並擁抱自我,提升表現。

理想的自我懷疑,建立在高度的「自我效能」。如何提升自我效能?可以藉由以下3種方式:

(1)自我對話:藉由與自己的對話,能讓自己拉開與現實的距離,藉此反思,以第二或第三人稱的觀點,有助於讓自己跳脫情緒,以較為客觀的角度看待

(2)重設認知框架:面對難題時,大器晚成者容易套用負面框架,導致還沒動手就先失敗一半了。經由認知框架的重新架設,用正面取代負面框架,並把面對的難題連結到更遠大的目標。這麼做的用意在於改變對難題的看法,以更正向的方式去詮釋,以期找出更好的因應之道

(3)自我疼惜:大器晚成者習慣以廉價、有害的方式來建立自信,例如貶低他人,來達到自我感覺良好。而自我疼惜則是鼓勵自我以更客觀的角度,接受自我批評與缺點。把自己想像成好朋友,當好朋友犯錯時,我們會如何對待他們般的對待自己

經由上述3種方式,以合理、正向、自信的態度擬定計劃,提升自我效能,與自我懷疑化敵為友。


3. 轉換環境

我們需要將自己連根拔起,移植到另一個花盆,這種移植如同個人再造。


大器晚成者在追求改變或成長的時候,除了來自內部自我的阻力,更可能來自所處團體組織的外部阻力。更可怕的是,我們還可能以為這樣的世界就代表著一切,沒有其他可能。

後天環境對每個人影響重大,而當環境限制我們的成長,甚至有害,這時候就該改變甚至轉換環境,把自己連根拔起,移植到合適的新花盆。無論先前的經歷與遭遇,那都不是根深蒂固的自己,改變行為與環境,讓自己揮別過往。

少數人像浦公英,到處都能盛開。而大器晚成者,則像嬌貴的蘭花,需要特定的花盆,才能精彩的綻放。藉由換盆,也就是轉換環境,告別他人定義的人生,寫下專屬自我的意義。不會有完美的花盆,也不會有停止成長的一天,我們也因此不斷成長學習,迎接逐漸綻放的自我,以及下一個花盆。



後記


在台灣,眾多的青年似乎都被灌輸了一套類似的人生劇本:年幼時學習各種才藝、雙語環境,搶破頭的搶學區,求學階段為了分數不擇手段,大好的青春在學校與補習班度過,而這一切只是為了一組分數,而這組分數決定了文憑,也決定了接下來的人生,而再將這套劇本傳用給我們的下一代。

我們的文化灌輸了這麼一套價值觀,強迫我們嵌入這樣的框架內,按照固定的表準進度,邁向標準的「成功」。這麼做無疑忽略了每個人的成長步調,更忽略了每個人所具備的特質,導致許多人花了大半時間與心力,到頭來只是逆著自己的本質走,成為一個不像自己的自己。

求學階段,身邊的同學一位比一位強大,準備大考對他們來說再也輕鬆不過,困難與挫折似乎不存在他們的字典裡,但反觀自己,完全是處在光譜的另一端。臨床工作的現在,經由社群媒體,無論是眾多年少有為的陌生人、抑或是同業好友,都讓自己備感焦慮:看看別人,反觀自己到了這個年紀,依然沒有太大的成就。

幸好,大器可以晚成。除了少數的「天才」,年紀輕輕就展現出過人的成就,大多數人如你我,都屬於大器晚成。成功的個人特質包含:好奇心、同理心、韌性、沈著、洞見與智慧。而這些特質,都是仰賴後天,經由時間與經驗慢慢淬煉出來的精華

我們都該跳下社會這條輸送帶,擺脫社會對於「成功」的模板,認知到我們都是不一樣的個體,有著不一樣的步調、具備各種特質,以正確理由放棄,保留意志力;善用自我懷疑提供的資訊,提升自我效能;轉換環境,找到適合自己的花盆。用著屬於自己的步調,耐心地找到專屬的道路,替自己重新定義成功,發光發熱。這一路上,不在於打算證明什麼,而是要去發現什麼。

一味追捧年輕的天才、崇尚及早成功,會害我們看不到這個簡單的事實。

大器可以晚成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