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12/16

【閱讀心得】《駕馭金錢》(Money:Know more, make more, give more) 成為有錢人是你的權利,也是一種選擇


作者:朱健豪 醫師



書籍圖片來源:商周出版

本書談什麼?

“倘若你出身貧窮,並非你的錯。但如果你死於貧窮,就是你的錯。”

比爾 蓋茲

 

許多人得花上三分之一的人生努力工作,從事自己厭惡的職業,只能勉強地餬口度日,只是賤賣自己的靈魂,被迫接納一種不能滿足內心深處期望與未來可能的生活方式。


根據給美國密西根大學研究指出,人們對金錢的3種常見觀點:
(1)人最擔憂的事物:金錢
(2)最讓人快樂的事物:金錢
(3)讓人不快樂的事物:金錢

關於金錢,有一條很簡單的法則:
不理解且不珍惜⾦錢者,他們的⾦錢會流向最理解且懂得珍惜的⼈

身處房價所得比舉世無雙的台灣,許多人被囚禁在名為房子的牢籠。為了償還高額房貸,辛苦的打拼一輩子。我們都需要錢,來支付我們生活所需,但⼤多數⼈⽤更多的時間擔憂⾦錢,⽽不是夢想⾦錢,幻想⾦錢的時間,多過於實際去思考怎麼賺錢

⼤多數的⼈沒辦法發財,並非因為他們能⼒不⾜。這⼀切只是因為他們尚未成功,或者說,他們只是還不知道要怎麼成功。這些⼈還不知要如何將⾃⼰擁有的無形資產轉化為現⾦,也不明⽩要怎麼⽤有形財富來實現⾃⼰內⼼的最⾼⽬標與願景。 

有錢人與我們的差距,不只是錢。



最常⾒的⾦錢迷思



1. ⾦錢無法使人快樂?

⾦錢與快樂是彼此獨立的觀念。倘若將⾦錢視為獨立的事物,不考量⾦錢提供的其他效益,它確實無法使人快樂

但為什麼我們不能同時擁有⾦錢⽽且非常快樂呢?⾦錢可以創造快樂,因為只要付錢就可以讓我們更輕鬆頻繁地從事使自己快樂的活動。⽣命最美好的事物都是免費的,例如愛情、與⼩孩相處的時光。⾦錢是⼀種載體,讓我們得到更多⽣命中的免費事物,⽽它們被稱為是最美好的事物。



2. 有錢⼈只會變得更有錢?

有錢⼈替窮⼈⽣產商品,⽽窮⼈則負責消費。關鍵的問題在於,我們想要成為⽣產者還是消費者?我們想要繼續爭辯貧富差距的是非對錯,還是專注於提供服務、解決、成長和奉獻,並且享受⾃⼰應得的公平利潤



貧窮&富裕的⾦錢觀

⼤多數⼈⽤更多的時間擔憂⾦錢,⽽不是夢想⾦錢,⽽他們幻想⾦錢的時間,多過於實際去思考怎麼賺錢

如果我們採納「貧窮⼼智」,很有可能永遠貧困;倘若我們只是暫時⼀無所有,那麼還是能夠改變⼈⽣,翻轉⾦錢逆勢。

1. ⾦錢是萬惡淵藪 V.S. ⾦錢是萬善起源

⾦錢只是服務⼈性的單純載體。我們決定選擇何種⾦錢觀,⾦錢就會發揮相對應的作⽤


2. 你必須⽤錢創造更多⾦錢 V.S. 你只需要觀念、能量以及提供服務,就能創造更多⾦錢

想要開創所有的財富,都不必仰賴巨⼤的起⼿資本,⽽是需要願景和⾏動。只要願景清澈,啟發他⼈相信, 就可以找到⾜夠的資⾦。


3. 你必須努⼒⼯作才能賺錢 V.S. 你必須讓⾦錢替你⼯作

許多⽀領⾼薪的⼈,他們的⼯作時數少,每⼩時的報酬很⾼,努⼒且聰明的⼯作才是正確的說法。

投資能夠讓自己節省時間的資產,⽽不是浪費時間交換⾦錢。⽤別⼈的時間發揮槓桿效果,不要付出⾃⼰全部的⼈⽣


4. 我沒有時間賺錢 V.S. 我沒時間處理低價值⼯作

只要我們不再主張⾃⼰沒有時間,開始妥善管理時間和優先順序,專注在賺錢的領域,或者灌溉與⾃⼰最⾼價值有關的領域,藉此產⽣⾦錢效益,就能夠從時間中解放,得到更多⾦錢。

必須把時間⽤於⾼價值⼯作,否則別⼈就會讓我們進⾏他們的⾼價值⼯作;必須⾃⼰制訂計畫,否則就會成為其他⼈計畫的⼀環。

富裕⼈⼠非常嚴謹且充滿戰略地運⽤時間。他們不⾒得聰明過⼈或者天賦異稟,只是更清楚時間和優先性的價值


5. 我⽀付帳單和⽣活費⽤之後,就沒有錢了 V.S. 我會先投資⾃⼰,再⽤剩下的錢, ⽀付帳單和⽣活費⽤

我們必須逆轉這個惡性循環,開始學習「先投資⾃⼰」。如果願意「先投資⾃⼰」,會強迫⾃⼰適應剩餘的⾦錢,⽇常⽣活⽀出也會相對減少 :嘗試每個月領到薪水後,先挪出一部分的薪資到「絕對不能挪⽤的儲蓄」。


6. 別⼈會批評我,認為我因⾦錢⽽變質 V.S. 無論如何,別⼈都會批評我

事實是他們批評的不是「你」,⽽是受到⽣活經驗、信念、態度和價值的影響。他們其實是藉由你,批評⾃⼰。只要我們不再渴望讓所有⼈都喜歡自己(或討厭自己)的片⾯幻想,就可以找回所有浪費的時間和能量,不必滿⾜別⼈的期待,坦率地做⾃⼰。

我們應該欣然接納批判和⽀持。只要有⽀持,就會有批判


駕馭金錢的策略



1. 80/20法則

⼤多數的⼯作只能創造低價值,必須消除或減少80%的低價值⼯作。找出關鍵少數──⽤20%的付出,創造80%的結果。

考慮到所花費的時間,缺乏效率的低價值收入,創造價值只有⾼效率高價值收入的1/16。倘若你不讓⽣命處理最重要的⽬標, 時間就會被低價值的瑣碎⼯作占據。



2. 銷售就是服務他⼈、解決問題和造福社會


在乎⼈類

銷售就是服務他⼈,讓買家在公平交易的條件下,獲得⾃⼰想要的價值。賺錢只是銷售⾏為的⾃然結果。 

專⼼增加服務社會和解決問題的規模。不要害怕,處理問題就能提升價值。自己的收入創作價值增加,⾃我價值也會增加,收入、服務和規模也會⾃然提升。

|在乎⾃⼰|

如果只專注服務他⼈,忘了珍惜⾃⼰,那只會造成成本增加,利潤下降,也無法維持銷售和服務。 允許⾃⼰提出公平的⾼價格,就會找到重視服務價值的⾼品質客⼾。

在乎⾦錢

擺脫所有的罪惡感、羞恥⼼,以及害怕被⼈批評愛錢的恐懼。

⾦錢只是這個世界處理公平價值交易的機制。學習如何投資,理解⾦錢管理系統,讓⾦錢照顧自己的⽣活。 



3. 價格和價值

定價過低,會讓我們無法吸引⾼消費⽔準的客⼾

產品價格或服務費⽤會吸引擁有消費能⼒的客⼾。

我們的價格正確,可以區隔沒有能⼒⽀付或者不願⽀付的客⼾,能夠替自己節省時間,杜絕只看不買、浪費時間或者想半價購買的⼈,也可以吸引能夠輕鬆購買產品或服務的客⼾。他們喜歡我們的產品,珍惜我們的價值,也更有眼光。他們的社交網絡更好,可以將我們推薦給朋友。

個⼈財務天花板

改變「⾦錢非常稀有」的⼼態,迎接富⾜的觀念,才能移除個⼈的財務天花板。世上的⾦錢豐富有餘,我們也應該有錢

沒有任何利基領域、平價化市場、經濟景氣循環或⼩氣的客⼾可以定義我們的價值或者財務發展。

|可以實現⽣活⽬標的價格|

符合公平交易的賺錢,可以增加個⼈⾃尊⼼,因為我們付出時間和努⼒,獲得合適的報酬。我們的價格和價值逐漸提升。自己的愉快感激會反應在產品和服務,客⼾的愉快感激則會呈現在更多銷售和推薦⼝碑。

好客⼾讓我們賺更多錢,提供更多服務,創造理想的成長循環,增加⾦錢流動速度,繼續提升價格和價值。



慈善、理想和貢獻

「你擁有的⼀切無法決定你的⼈⽣;
你付出的⼀切,才能決定你的⼈⽣」

發揮資本和財富地位的良善價值

財富和偉⼤的理想結合,經由智者之⼿,可以建構⽂化和任何形式的⼤師作品。如果我們真⼼想要實現理想,宇宙就會與我們合作,讓自己找到合適的⼈,⽀持我們的慈善事業。我們將成為他們的商業合作夥伴,發揮「啟蒙後的⾃利」的⾦錢價值。

什麼是啟蒙後的⾃利(Enlightened Self-Interest): 啟蒙後的⾃利是⼀種倫理哲學,主張⼀個⼈只要努⼒追求他⼈的利益(包括團體或所屬族群的利益),最後就會實現⾃⼰的利益。

偉⼤的⼈創造偉⼤的財富,並且給予偉⼤的財富。



後記

從小,我的父母都避諱在孩子面前談論金錢,只要好好念書找份好工作,自然就會有錢。而在台灣的學校教育中,也無任何相關的學程,讓我養成金錢的概念。直到而立之年後,開接觸投資理財,即使在閱讀了20-30本書後,依然從本書吸收到滿滿的金錢觀念,恨不得早一點有人教會我這些道理,早日成為有錢人,當然,永遠不嫌晚!

早先,我對於金錢有著不健康的概念:有錢人都是貪婪投機之輩,宛如社會的吸血鬼,將世人血汗錢吸乾迨盡。與年輕時的作者一樣,對於金錢與有錢人,有著狹隘不健全的偏見。

「成為有錢人是你的權利,也是一種選擇」

多麽震撼人心的一句話!每個人都應該以追求金錢為目標,當然,以健康的方式追求。

過往,自己總是覺得錢夠用就好。現在回過頭看,總覺得天真甚至鄉愿。如同書本原名 - Money:Know more, make more, give more,金錢是一種載體,藉由了解金錢獲得健全的財務與人生觀,提供他人價值以獲取更多金錢,同時也回報給社會更多的價值與金錢,最終我們得以解放時間,抽離庸庸碌碌的低價值工作,擁抱生命的各種美好:親情、愛情、友情。

沒有任何人在出生時就注定必須放棄夢想,只為了餬口度日、支付帳單費用。沒有任何人的人生使命只是浪費空氣和公共資源。

承認自己值得擁有更多金錢,應該獲得公平的利潤,並且不會因此變成壞人。每個人生來都帶著服務人類的獨特使命,替人類的演化盡一份心力。只是許多人還沒找到自己的目標罷了。


對錢了解更多、賺更多錢、付出更多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