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FU

2022/11/14

【閱讀心得】《如何改變一個人》(The catalyst) 破除改變他人旅程上的5個路障


作者:朱健豪 醫師



書籍圖片來源:時報出版社

本書談什麼?

「老古板的父母、叛逆的青少年兒女、剛愎自用的上司、屢勸不聽的下屬,乃至於無可救藥的朋友」每個人的生活中總是會有一些,我們想說服對方改變,卻又窒礙難行的窘境。

傳統上來說,我們都以為,只要試著搭配理由、數據,再加上一些情感,以對方著想的出發點前進,就能成功的改變一個人。但現實是殘酷的,這樣會有用才怪。

The catalyst,指的是化學反應中的催化劑,用來促進原本自然界不容易產生反應的化學物質,近一進的催生反應。作者利用此概念,我們想要說服一個人改變時,不是問什麼可以讓對方改變,應該從更基本的地方著手:為什麼對方還沒改變?是什麼阻擋著他改變?



破除5個改變的阻礙

而阻擋一個人改變的5個常見障礙有:抗拒心理、敝帚自珍效應、距離、不確定性與佐證。當我們開車爬坡時感到無力時,這時候可能會試著更加地踩緊油門,但或許我們只是忘了放開手剎車,而不是更多的馬力或油門力道。改變一個也是這樣,找出人改變過程中的阻礙,並破除它們。



1. 抗拒⼼理
⼈的⼼中天⽣有「反說服雷達」,保護⾃⼰不被他⼈左右。⼀旦偵測到被說服的情形,就會採取反制措施,出現拒絕被說服的反應。

藉由以下方法來克服抗拒心理

|提供選單|
只有⼀個建議時,⼈們會思考那個建議哪裡有問題;有數個建議時,他們會開始想哪⼀個比較好。從尋找提案的漏洞,變成思考哪個對⾃⼰最有利

循循善誘

不強迫對方選擇,而是協助他們⾃⾏找出答案:

(1) 問題會轉換聽眾扮演的⾓⾊,不再忙著反駁,想出所有他們不認同某個說法的理由。他們的⼼思被另⼀件事占據:找出問題的答案

(2) 更重要的是發問可以促成接受。⼈們極可能不想聽別⼈的話,想照⾃⼰的意思做;⽽此時問題的答案可不是隨隨便便的答案,⽽是他們⾃⼰的答案。問題會促使聽眾按結論去做。不論怎麼答,他們的⾏為要符合⾃⼰給出的答案

凸顯差距

⼈類會尋求內在的⼀致性,態度、理念、⾏為要能⼀致。態度與⾏為互相衝突時,⼈們會感到不安。為了減少那種⼼虛的感受,科學上的專有名詞是「認知失調」(Cognitive dissonance)⼈們會採取步驟讓事情回歸正軌。例如提醒你早睡的長輩,

從理解著⼿

⼈們會改變的前提是把話聽進去,是信任跟⾃⼰對話的⼈。積極的聆聽,了解對⽅,建立信任,促成改變,以此推動讓對⽅抵達我們想要的地⽅。



2. 敝帚⾃珍效應
⼈們做某件事或持有某樣東⻄的時間愈長,那些事、那些東⻄在他們⼼中的價值就愈⾼。這也是人們守舊、拒絕改變的原因 - 原本的最好。

讓不採取⾏動的成本現形

利用心裡學「損失規避」的現象,比起強調「新」比「舊」優秀多少,或是採取⾏動可以帶來哪些益處,催化劑選擇反其道⽽⾏,改強調不採取行動將使⼈們損失多少東⻄。

破釜沉⾈

與其思考是否舊不如新,不如拿掉「不⾏動」這個選項,破釜沉⾈能促使⼈們放下過往,開始思考哪⼀個新事物值得追求。



3. 距離
⼈們會拿「原有的觀點」比較「接收到的資訊」。如果內容相近(也就是落在他們的接受區),資訊將帶來預期中的效果,⼈們朝理想⽅向改變看法;反之,落在拒絕區的訊息將失敗,不但缺乏說服的功能,通常還引發反效果,⼈們朝反⽅向前進,更加堅信原先的看法確實沒錯。


|找出有爭取空間的中間派|

聰明的選戰不會試圖改變每⼀個⼈的看法,⽽會鎖定對事實與辯論抱持開放態度的中間選⺠。尚未做出決定的這群選⺠,對候選⼈、事件或議題搖擺不定,接受區較⼤,或是與候選⼈的立場有較多的重疊之處。

不對每⼀個⼈都提出相同的主張。催化劑在瞄準⼈們時,⽤的是與⽬標最切⾝相關的訊息。處理⼈們有強烈感受的議題時,先從找到中間派著⼿。從這些⼈所處的位置來看,他們⼀開始就沒離得太遠,轉換陣營的可能性更⼤。

從「⼩忙」問起

答應幫相關的⼩忙會讓⼈朝正確⽅向移動。換句話說,最終的請求原本落在太遠的地⽅,如今則位於接受區內。提出⼩⼩的要求只是第⼀步,重點是循序漸進。把⼤要求拆分成更可能做到的⼩要求,讓對方逐步的往改變的方向前行。

改變場上位置,找出共通點

找出已經有共識的⾯向,把那個⾯向當成轉向的⽀點。不從引發爭議的議題談起,也不從⼈們離很遠的位置著⼿,⽽是找出彼此之間距離較近的⾯向:雙⽅都同意、 沒⼆話、⼀個沒有分歧的點。



4. 不確定性
改變幾乎永遠都會帶來某種程度的不確定性。不確定性甚⾄比某些確知的負⾯結果還糟。不確定性會降低「換個⽅式做事」的價值,導致⼈們改變的可能性下降。

|免費+增值|

「免費增值」讓⼈們⾃由選擇是否要從免費版變付費版。要不要升級,何時要升級,交由⽤⼾決定。

|降低前期成本|

率先減少體驗某樣事物所需的時間、⾦錢或⼒氣。如同各大電商免運讓顧客不必負擔試穿成本。試駕與租⽤讓⼈有機會體驗後再買。種種做法都是在降低不確定性,讓⼈們更可能採取⾏動。

讓⼈們有機會認識你

畢竟⼈們如果不知道有某樣東⻄,或是不認為⾃⼰會喜歡,不太可能跑去嘗試。試著從各種管道「強迫」人們認識你來降低不確定性。

後悔也沒關係

購買前不確定是否喜歡商品,也讓人充滿不確定性。與嚴格的退貨政策相比,寬鬆的退貨政策增加的不只是退貨量,銷售量與⼝碑也會跟著成長,⽽增加的部分⾜以抵銷額外的退貨成本。



5. 佐證
試著改變⼈們的⼼意,有點像是努⼒抬起翹翹板的另⼀頭。你需要放上多少重量、多少證據,要看你試著舉起的東⻄有多重 - 改變有多大

多元

多少⼈做了同樣的事,並非唯⼀的影響因⼦;重點是多⼀個⼈這麼做的時候,是否提供了額外的資訊。如果數個來源提供的資訊過於重複,通常會被歸在同⼀類,被視為單⼀來源。也就是說,情況棘手時,需要各方的佐證才有機會改變一個人。

|密集|

如果兩個⼈在不同時間講不同的話,很容易被當成兩個不相關的插曲,或歸類為起因不同的兩回事。密集的提供證據可以有效增加改變的機率。

|視改變所需的證據數量|

當改變的⾨檻⾼、需要⼤量的證據以推動改變時,先集中資源於同⼀族群或區域。反過來說,改變的門檻低,這時可以分散資源來推動改變。



後記

我們在推動改變的時候,經常地把重點放在我們自身,過度關注於我們期待的改變,忽略了改變中最重要的一環 - 也就是受眾本身。如同看診時,總是一心想著病患照著自己的建議,改變生活型態、按時服藥、接受手術治療等,卻忽略了患者本身,對於這些改變的阻礙有哪些,過分著重「治療本身」、遺忘了「患者本人」。

日後告誡自我,試著客觀的提供可行治療選項、問答誘導(避免抗拒心理),同時告知後續不採取治療的後果(降低敝帚自珍),試著找出醫病雙方都同意的地方(減少距離),充分告之治療計畫及補救計畫(減少不確定性),最後提供大量的類似治療案例(提供佐證),互信了解下,推動改變,造就雙贏。


改變,從理解對方開始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