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健豪 醫師
“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
上面一段文字,想必不熟悉孫子兵法的人,也大概多少聽過。然而後半的文字可能就比較鮮為人知:
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
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這整段文字延伸之意為:瞭解對方,也瞭解自己,卻還是戰敗的人,就必須要更加嚴格地重新問自己:「我真的瞭解對方嗎?真的瞭解自己嗎?」
這樣來自於2500年的智慧,在現今依然適用。不禁令人好奇,一本來自古代的兵法書,於現代社會上,能發揮多少價值呢?
本書談什麼?
《孫子兵法》本身是重視「不要輸」更甚於「獲勝」的兵法,如果說最後能夠笑著存活下來的人是勝者的話,那麼沒有輸的人就獲勝了。
現代的社會,與《孫子兵法》寫作當時的春秋時代一樣,都正邁入激烈動盪的亂世中。《孫子兵法》對於徹底看穿人員要如何行動、應該要有何種組織、要如何才能存活下來等,這些人類本質及本性的強大洞察力,有非常多值得參考之處。
在看不見未來的動盪亂世中,並沒有「這樣做的話就能夠獲勝」如此簡單的成功法則。讓我們穩健踏實地來實踐跨越了漫長的2500年,一直被拿來學習、閱讀的《孫子兵法》,並且不要輸地堅決存活到最後吧。
5智慧讓自己立於不敗
1. 為了不要輸,就要做好萬全的準備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故經之以五事,校之以計,而索其情|
把人生視為一場長期的戰役,我們每天面臨著大大小小的抉擇,每個抉擇如同一場戰爭,我們都試著要獲勝。
尤其在面臨人生重大抉擇時,我們該以如臨大敵的心態,充分收集資訊,探究相關人士的想法,擬定各種計畫並反覆沙盤推演,確定有高度勝算後再確實的執行。
|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將,五曰法|
藉由五事,協助自己深思熟慮,作為判斷的基準,擬定合適的計畫,作出合適的抉擇:
(1)道:個人使命感,工作的目的?人生的目的?
(2)天:目前所處環境的趨勢
(3)地:自己與潛在競爭對手的地位
(4)將:把自己視為領導者,是否具備智、信、仁、勇、嚴等特質
(5)法:自己每天的規律習慣,用以提升自我
此外,更要從中思考,對自己而言,「勝利」的定義為何,才能為此謀略而戰!
|多算勝,少算不勝,而況無算乎!吾以此觀之,勝負見矣|
為了獲勝,或者不要輸,再多的事前準備都不為過,秉持著攸關生死存亡的心態審慎以對。事實上,勝負在開戰前早已決定。開戰前的勝算少,實際往往會落入敗陣的情形;更別說都沒有人任何勝算的情況下便貿然行動。
也就是說,設法想像可能的情況,反覆的準備,直到能順利的想像勝利為止!
2. 停止魯莽地持續進攻,善用對手資源
|其用戰也貴勝|
作戰的主要目的是為了獲勝。然而並非每場戰鬥都能以勝利作結。
當我們面臨極為強大的對手時,與其魯莽進攻,採取不會輸的作戰方式才是一種明智的選擇。
如果我們試著把目光放在最終長遠的勝利,這麽一來我們會更謹慎地看待每場戰鬥,甚至必要時避開戰鬥,保存戰力。
|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
為了長遠的勝利,有時善用對手的資源也是必要策略之一。暫時放下自尊心,抑制情緒,認真並中立的了解對手的優點,虛心地加以學習甚至改進,讓對手的強大化為己用。
|是謂勝敵而益強|
更進一步者,看似競爭關係的對手, 非得互相打個你死我活。換個角度思考,要是能彼此聯手,互相整合資源,將能發揮出更驚人的力量,為彼此獲得勝利,達成雙方各自單打獨鬥所不能的偉大成就。
3. 聰明的不要輸,為自己贏得盟友
|凡用兵之法,全國為上,破國次之|
在追求勝利的過程中,採取極端手段,甚至窮追猛打並非最明智的抉擇,可能遭來怨恨,因而樹立更多無謂的敵人。試著盡可能地降低傷害,光明磊落的獲取勝利。
|必以全爭於天下,故兵不頓,而利可全,此謀攻之法也|
在理想的情況下,進一步思考在雙方損害最小的情況下,善用謀略巧妙地讓雙方都能獲益,同時也讓自身戰力得以保存,甚至從中獲得淺在盟友。
|小敵之堅,大敵之擒也|
不輕言放棄,堅持不懈地努力,固然是一種美德。然而在面臨極為強大的對手,依然堅持奮戰,無異飛蛾撲火。
為自己的勝利而戰很重要,但知道什麼時候暫時撤退更為重要。要「不要輸」,並不是只有贏,更有智慧的方式,是要如何不要輸,也就是不打會輸的仗。
一時撤退看起來似乎是一種挫敗,但以長期戰役的角度而言,適時的撤退讓自己離不會輸更靠近。
4. 人生不在贏了多少,而是能不敗到最後
|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千里而會戰|
人生如同作戰,要是能事先得知征戰的地點與日期,便能預先規劃策略,想像作戰場景,擬訂出合適的作戰計劃。
為人生奮鬥時,我們該著眼未來的20、30年,想定自己的願景,並制定出長期計畫,有紀律的實踐,發揮聚沙成塔的力量。
即使路途遙遠、曲折顛頗,但只要以長期、明確的方向去計畫人生目標,會令自己更容易克服短期挫敗,專注於長遠的成功。
|非利不動,非得不用,非危不戰|
然而在這漫長的過程中,我們容易迷失了,忘了採取戰爭只是一種手段,忘了自己為何而戰、為了什麼工作、忘了生活的最終目的。
務必在每次行動前,再三提醒自己,採取的行動終究是一種手段,背後是為了什麼目的?為了達成這樣的目的,是否有更合適的方法?藉此釐清手段與目的的差別。
|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
除了迷失外,我們更容易受到各種情緒反應,進而影響自身做出不明智的決定。
如果放任感情用事,如同一國之君輕率發動戰事,輕則勞民傷財,重責國破家亡,不可不慎。
身為自身的主人,務必避免在短暫出現的情緒下,做出重大且影響長遠的決定。
5. 抱著積極主動的心態,培養自己成為不敗將軍
|令素行者,與眾相得也|
一個組織團體,為了管理運作,會訂定出許多的規章制度、目標理念等,但往往最終淪為口號,在緊要關頭時,無法貫徹理念,發揮彼此互助合作的精神。
看似理想的各種理念,要是平時沒有確實的在組織內傳達流通,並由領導者親自實踐,自然難以滲透到組織內部,達成共識。
要建立這樣的關係,仰賴領導者平日,點點滴滴建立起的信賴感。唯有跟隨者對領導者有信賴感,他們才能真心跟隨並貫徹組織的理念目標。
|兵有走者,有弛者,有陷者,有崩者,有亂者,有北者。凡此六者,非天之災,將之過也|
如同將軍指揮作戰,軍隊陷入敗逃時,主要歸咎於將軍造成的人禍;而團隊陷入敗仗時,領導者也要積極主動的負起責任。
或許,有時過錯不全然在於自己,而評價由他人,但身為領導者必須勇於接受挫敗與批評,適當地虛心接受並努力改進。
|故進不求名,退不避罪,唯民是保,而利合於主,國之寶也|
身為領導者,更要謹記忠言逆耳的告誡。團隊內有人經常逆風發言,甚至針鋒相對,這樣的人,如同帶隊臨陣指揮的將軍,為了整個團隊的利益提出異議,從大局的角度思考而抗命拒戰。優秀的領導者應該感到高興,把這樣的人才視為珍寶,並虛心接受指教。
後記
把生活視為戰爭,對於大部分的人而言,似乎過於嚴肅。但如果我們把自身視為一個小國家,積極的治理運作,那麼將《孫子兵法》的道理運用在生活之中,自然也再合理不過。
功利主義掛帥的社會,我們被灌輸凡事都要贏,從小比分數比獎牌,出了社會比頭銜比薪水,無非就是要爭個輸贏。為了贏,付出了無數的代價,甚至不惜整個人生,這樣做,真的值得嗎?
《孫子兵法》告訴我們,與其百戰百勝,如何不要輸,才是更為明智的抉擇。藉由思考不會輸,才能跳脫非黑即白的勝負思維。一心想著贏,我們會讓勝利蒙蔽雙眼,看不見更多的可能性。
為了不會輸,必須準備再準備,讓自己看到更多可能,避開無謂的鬥爭,讓勝利取之有道,甚至邁向雙贏,替自己贏得裡子更贏得面子。
然而,我們也需面對現實,人非聖賢,總有失足誤判的時候。唯有體認到人生是一場漫長的馬拉松,領先了,別過於輕敵大意,終點還在看不見的那端;落後了,也別氣餒,堅定的跑下去,不到最後一刻不輕言放棄。跌倒了,適時休息,整備心情重新出發;對其他跑者釋出善意的雙手,我們日後也將會獲得同等的善意。最終,這些不敗的策略,終將把我們推向終點線,立於不敗之地。
然而在這之中,更重要的是, 思考自己專屬的「勝利」為何,為自己的勝利下定義,才能讓自己不要輸!
立於不敗之地,人生就不會輸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