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健豪 醫師
“ If all you have is a hammer, everything looks like a nail ”
1977年,一位2歲的男童開始拿著高度到脖子的球桿,一路將球推向遠方。1984年便拿下首座冠軍,那年他才8歲。成年前,這位“神童”早已多次囊括高球冠軍。在1997年後登上世界第一並連續佔據長達650週,創下高爾夫球的史上紀錄,Eldrick "Tiger" Woods。
類似這樣的神童範例,是媒體試著告訴我們、也是我們深信不疑的成功方程式:盡早投入專業,贏在起跑點,堅忍不拔的反覆練習。
諷刺的是,隨著現代社會越來越多元,我們心中對於成功的途徑依然異常的狹隘。儘早、效率、堅持與鑽研,看似正面的元素,但卻扭曲了我們對成功的看法,甚至讓世人深受其害。
另一位傳奇球星,從小爸媽鼓勵他接觸各種運動,想得到的運動都嘗試過,效率低落。在青少年時期,等到他對網球產生濃厚興趣時,早已落後他的同儕多年,也就是「輸在起跑點」。多年之後,他依然主宰網壇,見見Roger Federer。
誰說成功只有一條路徑!
本書談什麼?
如今世界愈趨錯綜複雜,愈趨競爭激烈,所以我們統統得更加專業化才行,而且得盡早起步。根據這個如今眾所周知的「定律」,無論在何種領域,專業能力只來自長期的高度專業化訓練。
而這類對過度專業化的提倡,有時變成一種龐大的行銷機器,成功推波助瀾。資歷優秀的專家可能變得眼光狹隘,經驗反成阻礙,卻還日趨自滿,這著實危險。
當科技把世界變成環環相扣的複雜系統,人人只能管窺一隅,有些領域無疑需要老虎伍茲這樣及早起步的人,這樣專心致志的人,但我們也需要更多費德勒:立足寬廣,經驗多元,觀點多樣,足以跨能致勝的人才。
破除阻礙成功的4迷思
1. 立竿見影的學習,反而欲速則不達
考出高分不等於進步。
現今的學校教育、職場的繼續教育,乃至人生的學習,過於強調分數、評量等制式化方式,以求立竿見影之效,卻忽略了學習最根本的目的。
學習根本目的本應著眼於長期的自我成長,但在功利主義掛帥下,導致社會過於強調短期的測驗或表現結果,分數彷彿唯一圭臬。縱然強調立竿見影的制式化教育,可以讓我們立即看見進步,但更多時候這樣的學習效果,更可能只是曇花一現,欲速則不達。
如果我們能避開當下進步的假象,避免盲目追求分數,思考學習最終的目,追求知識的實踐運用,改用有益的考驗來換得長遠的學習效果與未來的進步,採用開放式的交錯訓練學習,一反傳統的封閉式重覆練習,才能融會貫通,讓知識真的為我們所用,以因應未來的新問題。
2. 毅力與堅持,有時讓我們陷入僵局
為了堅持而堅持,反而會成為阻礙。
我們都深知毅力與堅持的重要性,但也可能深受其害。
現代社會這條極具效率的輸送帶,馬不停蹄的把每個人推向專業這條窄路。在這過程中,我們往往來不及反應,便開始邁向專業之路,然後,就要我們堅持下去,努力鑽研,成為專家中的專家,持之以恆。
如果我們喜愛、熱衷自己的專業,那毅力自然成為我們最強大的盟友,但問題是,現今的教育體系與社會框架,沒能讓我們有太多機會去探索自我喜好,趕鴨子上架,踏入了一個專業窄門,咬牙堅持下去,這時候毅力就成了問題,我們變得為了堅持而堅持。
知道何時該退出,比知道如堅持更重要。我們可能對喜好、興趣一無所知,但可以藉由多方嘗試,快速獲得資訊,再決定堅持或退出。如此反覆地找到自己合適的人生方向。
乍看之下是種糟糕的生活方式:不知道自己何去何從、缺乏長遠計畫、生活毫無目標。但缺乏探索與嘗試,我們又怎能知道喜好?
退出或放棄,並不是無法堅持,更多時候是我們經由多方嘗試與探索,對自身有了更多的認識與想法,進而做出的明智抉擇。
3. 贏在起跑點是一種死板目標
人生就是一條自我探尋的曲折道路。
隨著人生閱歷增加,生理與心理都為之改變,我們更為成熟、謹慎,更知道自己喜歡與不喜歡什麼。因此,我們的職涯與人生目標也應當跟著改變。
現實中,我們被迫成長。在還沒足夠地探索自我、缺乏時間去尋找契合度的情況下,立即倉促地踏入專業領域。等同是武斷地去揣測一個人的專業領域契合度,一個「尚未存在」的人,這麽做無疑是故步自封。
作出長遠計畫固然重要,但成功人士往往是在探索期結束後,才確立他們的遠大計劃。我們時間有限,無法充分體驗各種情境,導致過往經驗不足,在這樣的前提下,難以制定理想的人生計劃。
傳統的「規劃實踐」理論,告訴我們先打造長遠計畫,接著努力行駛於軌道,邁向目標。這樣的模板也是媒體最愛歌頌的神童故事,「先思考後行動」。
而「試驗學習」理論正好相反。我們是透過生活之中來認識自己,透過實踐認識自己,而不是藉由理論。如同《破匡能力》作者所言,「先行動後思考」。
新的自我與工作身份不會一夕形成,與其打造好高騖遠的計畫,不如嘗試快速的實踐,並從中獲得經驗,然後再接著下個嘗試。
一個人非得嘗試才知道自己有何能耐。
4. 越專業,越容易墨守成規
太過仰賴熟悉工具,因而造成慘烈悲劇。
現代社會高度分化的專家們,或許掉入了「過度學習行為」的坑洞內:反覆做同樣的事(或是工具)來因應同樣的挑戰,形成習慣,甚至忘了這些行為或工具只是特定情況下才適合使用的。
面對不熟悉的難題,專家難以放下他們熟悉的工具,越是經驗老道,越難放下熟悉的工具:放下工具,等於要專家忘記自己是專家的身分。看看美國多起森林大火的罹難消防員就能略知一二,他們到逃生到罹難前,依然緊抓著工具不放,平常賴以為生的工具,關鍵時刻卻成了奪命累贅。
專家不擅長做出調整,以應對不熟悉的難題,反倒是把不熟悉的情況設法扭轉成熟悉的舒適圈。即便習慣的決策方式令自己感到困惑,他們依然緊守著習慣的方式。
放下收悉的工具不代表忘掉自己,而是代表一個適當的調整適應、靈活應對。為了面對不熟悉的挑戰,沒什工具是不能放下、調整用途的。
除了個人,組織更容易遭受專業的垂直思考所苦。為了維持團體運作,系統性的流程與規範有其必要性,但過於僵化的垂直思考體系,不利應對非尋常的挑戰。講究階級的團隊會因指揮系統受益,但也受害於單向溝通管道導致問題被掩蓋。
加入更多的彈性,非正式的個人主義,鼓勵每個人提出異議,促成跨領域溝通,達成集體與個人主義的平衡,才是健全的團隊文化。不採用單一工具,而是著手打造完整的工具盒,並適時彈性挑選工具,攻克棘手問題。
後記
初次閱讀本書時,內心最根本的信念受到挑戰。對於成功,自己也曾是如此的深信不疑,儘早贏在起跑點,取得高分及良好文憑,投入大量心力於專業,堅持到底。
媒體大肆追捧宣揚神童的現象,扭曲了大眾對於成功的理解,或許是因為它提供了一條邁向成功的簡便道路,降低了不確定性,並提高了效率。我們變得更為偏執、瘋狂,盲目的畫出終點線,要每個人儘早起跑,埋頭咬牙向前飛奔,並理所當然的衝過終點線,登上頒獎台接受喝采。
高度分工的現代社會,隔行如隔山早已不足以形容,同行內的專業分工細緻到讓人難以置信的地步。我們都試著在各自的壕溝深掘,卻忘了抬頭看看隔壁壕溝內的人在做些什麼。
我們忘了人生的目的。擴展個人與職業之路需要時間,還時常得放棄贏在起跑點這件事,卻相當值得。
我們忘了學習的目的,學習本身最好慢一點,知識才能扎根,雖然會在衡量立即學習成效的考試上表現不佳。
作為一名訓練有素的專科醫師,我該在追求專業之餘提防框架,以框架外的角度檢視,彈性解決問題。
作為一名潛在的父母與前輩,我該放下對於分數與文憑的扭曲心態,鼓勵兒女與後輩勇於探索自我。
作為一名有志的社會中堅份子,我該積極的追求廣泛的學識與多元的觀點,以促進社會公眾利益。
作為一名生活的實踐家,我該抱持著實驗心態,多方嘗試探索,不為堅持而堅持,找到生命的意義。
生命從來不會是一條百米賽跑,漫長、蜿蜒曲折,也正因為這些曲折的經驗,替未來的我們帶來力量。我們該比較的是今日與昨日的自己,而非那些社群媒體上的某某某。起步慢並不意味著落後,每個人行走的速度大不相同,可能也不清楚未來的確切方向,但只要我們願意不停學習並隨時調整,甚至在有所需要時,放棄先前的目標並改變方向,畢竟,專屬自己的未竟之地沒有公式可以依循,重大突破和謬誤一開始看起來都很雷同。
贏在起跑點被過度高估,追求早期專業化,只是一種生活手段,取巧讓我們省去試驗的時間。然而,人生就是一個不斷假設並探索的旅程,經由充分的反覆試驗認識自己,藉由過程朔造自我,延後踏入專業的時間,找到專屬的生命之路。
人生就是個實驗
以上資訊如果對你有幫助的話,歡迎分享給你的親朋好友們或留言告訴我。